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学习依然是秘书向前、向远、向深处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相似文献   

2.
高层言论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相似文献   

3.
吹风     
《领导文萃》2013,(17):133-133
习近平: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是由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和奋斗目标组成的理论体系,旨在解释和说明执政者执政的合法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  相似文献   

5.
对精神懈怠现象的深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敏锐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鲜明地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中,精神懈怠的危险被放在了第一位,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精神懈怠问题的严  相似文献   

6.
胡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种危险”的告诫十分中肯、让人警醒,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的忧患意识。军队党员干部应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学习实践,密切官兵关系,加强党性修养,在推动部队全面建设中,时刻警惕和防止“四种危险”。  相似文献   

7.
社论社评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让党群干群关系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不仅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2013年6月19日《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社论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8.
党的纪律是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行为的行为规范体系,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严明党的纪律的重大现实意义,自觉学习党的纪律,带头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落实党的纪律,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敬畏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心理基础。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树立敬畏观念,对于抵制各种诱惑,克服"四风"侵蚀,始终保持良好形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目前各地“十二五”规划已陆续启动,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系,是“十二五”思维和战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张天峰 《决策探索》2014,(14):45-47
2010年9月,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敬畏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心理基础。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树立敬畏观念,对于抵制各种诱惑,克服"四风"侵蚀,始终保持良好形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建构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的“借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给予了郑重而积极的关切,并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能力不足的危险。笔者并不打算对既有文献作系统评价,只拟对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的借力机制做一个初步的探讨,以期有助于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领导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建立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陈学平 《经营管理者》2013,(14):326-326
本文就加强党的建设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同时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要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基层,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党委办公室系统秘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途径,更是秘书在党委办公室系统的立身之本.当前,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对党委秘书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要科学处理好六大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组织工作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要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6.
宋耀生 《决策探索》2008,(12):28-29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组织工作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要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7.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通过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及时有效地解决很多新课题、应对很多新考验,对组织工作社会化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伦理构建是当前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行政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出发,借鉴西方伦理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当前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从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尝试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途径,以期为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是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它是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该在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体制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物质保障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尤其是广大的基层党员干部抓好学习,努力提高学习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本文以江山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现状,并就基层单位如何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