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在航空运输领域,越来越多的航空企业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产品销售等活动。本文选取国内四大航空公司的新浪微博数据,在用户链接、微博内容性质、用户参与度和微博整合功能4方面进行分析,为探索航空公司对社交媒体的运用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张新  马良  张戈 《管理科学》2018,31(2):71-82
 员工是否可以使用社交媒体是困扰企业管理者多年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担心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从而禁止他们使用社交媒体;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可以拓展员工的知识,企业管理者希望他们能够使用社交媒体提高工作绩效。        为进一步明确社交媒体使用的效果,基于表征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利用274份企业员工调查问卷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将社交媒体使用划分为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检验二者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创新型绩效和常规型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工作满意度对他们的创新型绩效和常规型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对创新型绩效的影响更大;员工工作满意度在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男性员工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更容易对工作满意;女性员工在工作满意后,更容易提升常规型绩效,而在工作满意度影响员工创新型绩效的过程中,男女员工不存在显著差异;职位类型调节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以及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与普通员工相比,管理者使用社交媒体后更容易产生工作满意并提高工作绩效。        研究结论为不同目的的社交媒体使用如何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绩效提供了微观知识基础,进一步丰富了社交媒体在企业内部使用及其影响的边界条件,深化了对于在企业内部使用社交媒体的理论认识,有助于对社交媒体使用、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绩效三者之间关系形成更完整的认识,并对企业是否应该禁用社交媒体给出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3.
当微博等社交媒体崛起之后,营销行业与客户的互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信很多决策者与我一样,对社交数据在这两方面的应用特别感兴趣,即: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传播,从而引导市场并建立营销渠道?如何从社交媒体领域获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现有及潜在客户?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它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社交网络等。社交媒体是一种能够赋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对于推动档案资源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档案馆已将社交媒体有效地应用于档案工作,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同时也激发了公众对档案工作的参与及合作,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的扩散和传播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虽然政府和媒体机构一直致力于打击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但现实取得的辟谣效果并不理想,其关键原因在于辟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远远落后于谣言,造成“传谣易、辟谣难”的现实窘境。抗击“信息疫情”不仅需要依靠权威来源发布有效的辟谣信息,更需要广大社交媒体用户积极参与辟谣信息的分享和传播。因此,探究阻碍辟谣信息分享的关键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和技术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以个体规范为中介变量,以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为调节变量,构建调节中介模型,探讨中和技术对辟谣信息分享意愿的抑制过程以及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在此过程中的缓解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来自514名社交媒体用户的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和技术显著削弱社交媒体用户分享辟谣信息的意愿;(2)个体规范在中和技术与辟谣信息分享意愿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对中和技术与个...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在企业经营中运用广泛,探索社交媒体嵌入对创业型领导者动态能力的影响机制,有利于创业型领导者更加高效地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对福建省334位农民创业者的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交媒体嵌入和动态能力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社群嵌入和网络媒体嵌入对创业型领导者动态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和社会资本在社交媒体嵌入和创业型领导者的动态能力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为此,创业型领导者应重视社交媒体的积极影响,利用社交媒体加强学习、积累社会资本,提高自身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吉伟 《经理人》2014,(5):78-80
根据新浪微博的社交性质,众筹模式和余额宝模式比较适合新浪金融。目前组织众筹活动基本都要靠社交媒体或者社交应用来传播,新浪微博具有优势,而余额宝模式已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标配,也为新浪微博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8.
龚灿 《领导文萃》2016,(5):78-81
正自巴拉克·奥巴马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率先使用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并借此成功上位后,各国政治家们都领会到了社交媒体的超凡影响力。社交媒体成为政治活动新的传播介质,也因为政治而逐渐成为主流媒体。美国博雅公关公司发布的2015年世界领导人推特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3月,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有166个国家及政府在推特上开设账号,172位国家元首和政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析师开通微博这一现象,探究社交媒体能否有助于提高分析师信息传播效率.主要结果表明:首先,与未开通微博的分析师相比,分析师在开通微博后,其信息传播效率显著提升,而分析师停止在微博发布消息后,提升效应随之消失;其次,分析师微博的关注度越高,信息传播效率越高.进一步发现,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效应仅适用于明星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说明微博信息的供求双方主要是明星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总之,本研究为探讨分析师社交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线社交媒体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播信息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洞察公众对新闻的情绪反应可以帮助公共卫生部门制定有效的风险沟通策略。本研究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在线社交媒体新闻进行内容分类,并识别公众评论所表达的情绪,提出了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在线社交媒体公众情绪挖掘方法。具体而言,本文以新冠疫情为案例,以微博平台为数据载体,分析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官方媒体微博账号中有关疫情的新闻,识别出了8类内容,包括官方新闻发布、国内疫情进展、情感支持、新冠肺炎诊疗信息等。本文基于普拉切克(Plutchik)情绪框架,通过众包问卷和情绪词典构建了用户评论情绪的判别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新闻内容在疫情生命周期各阶段(发作期、遏制期、恢复期)对公众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强调特定类型的风险信息可以调节公众情绪、提高公众风险意识,为风险沟通策略分析提供了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社交媒体中的广泛讨论与互动,为上市公司之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社交媒体联结关系,本研究考察了社交媒体联结对公司股价溢出效应的影响.利用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A股上市公司监管处罚作为外生冲击,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被监管处罚后,短期内受处罚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同时与该公司存在社交媒体联结关系的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也显著为负.排除竞争性解释和使用工具变量方法都证明社交媒体联结强度与股价溢出效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进一步分析也表明个人投资者负面情绪的传染效应是其中的重要影响机制.本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数字经济时代社交媒体重要价值的认识,为加强中国资本市场风险管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中企业舆情的形成与传播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了深远影响。当前关于企业舆情传播的研究主要以在线社交网络为传播媒介展开,鲜有研究考虑舆情在传统线下网络与在线社交网络的同时传播。此外,通过识别社交网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权威节点以实现信息传播规模最大化是当前信息传播控制策略的主要思路,而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针对最小化负面舆情传播范围的控制策略相对较少。         基于此,探索双层社交网络上的企业舆情传播规律和控制策略。考虑到线上、线下活动的相互依赖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传播动力学等方法,构建双层社交网络上的舆情传播模型;对传播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并将仿真结果与单层社交网络进行对比;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提出以减缓未知者向已知者转化为目的和以加速传播者向免疫者转化为目的的两类企业舆情传播的控制策略,并利用仿真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双层社交网络中,舆情的传播同时具备线上网络和线下网络中的传播特征;②双层社交网络层间的耦合连接模式对舆情的传播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同配连接最利于舆情的传播,而异配连接最不利于舆情的扩散;③企业的第1类和第2类舆情控制策略对舆情传播的抑制效果具有阶段性,即两类控制策略在舆情传播初期边际效用最大,资源投入越多,舆情传播的抑制效果越明显;而在传播后期,控制策略的边际效用趋近于0,无法实现预期效果。         现代企业在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除利用正面舆情树立企业形象外,也应时刻关注负面舆情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为有效地规避负面舆情传播对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可通过在社交网络中投入资源,如实施广告宣传、经济赔偿等价值共创策略来抑制舆情的传播,但需要注意控制策略及实施控制时间点的选择。研究结论为企业正确应对网络舆情、保持竞争优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后真相"一词入选英国《牛津词典》年度词汇,引起广泛关注。在西方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下降的情况下,受众很难以个人能力辨别各种观点的真假,反而比较容易接受社交媒体圈子中散播的情绪和偏见,从而做出与事实差距较大的主观判断。社交媒体海量传播的"后真相",助推"黑天鹅"式的事件和人物频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健康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学者和医疗健康从业人员越来越关注健康信息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在Facebook、Twitter和WhatsApp等众多社交媒体平台中,微信朋友圈因其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特性而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健康信息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健康信息接收者在朋友圈子中的传播意愿。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微信(特别是朋友圈)中电子健康信息的哪些特点促使用户对其进行传播。        聚焦依托医疗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以信息传播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从传播者内在动机的视角,研究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传播电子健康信息的行为的影响机制。梳理信息传播和人际交流的相关研究,从信息内容的社会特征、情绪特征、功能特征3个维度中选取7个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和模型。进一步,选取医疗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健康信息,采用大规模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通过R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以验证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的社会特征(有趣性、新颖性、正确性)、情绪特征(令人惊叹性、积极性、富含情绪性)和功能特征(有用性)均对电子健康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具有显著积极的影响,对电子健康信息的传播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富含情绪性、有用性和有趣性。        研究结论为电子健康服务平台的运营策略提供一定的实践建议,运营者在撰写健康类文章时应当提高话题和内容的有趣性和新颖性,保证信息的正确性,注重通过情绪的渲染使信息内容富有感染力,尤其积极情绪和令人惊叹的情绪,并突出对用户的实用价值。通过以上方式,可使受众乐于阅读并转发健康信息,提高电子健康服务平台的用户参与度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5.
正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它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社交网络等。社交媒体是一种能够赋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对于推动档案资源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档案馆已将社交媒体有效地应用于档案工作,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档案信息服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社交媒体招聘也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应对这一新的形势,企业又快又好地招到所需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招聘人员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了社交媒体招聘的特征与优势,阐述了社交媒体招聘的策略及注意事项,为招聘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敏 《领导之友》2012,(4):63-6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社交类网站、视频类网站及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革。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颠覆了以往的舆论传播格局,造成传统把关人机制的弱化,  相似文献   

18.
刘莉莉 《决策探索》2014,(18):86-86
如今在美国各大城市,包括警察局、消防局、公园管理局、突发事件管理办公室在内,不少政府机构都成立了社交媒体部门、设立了新媒体专员,探索如何创造性地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会管理,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和互动。纽约市政府新媒体主管杰西卡·辛格尔顿说,社交媒体可以提供一个高速、高效和有趣的方式,促进政府与市民的联系,同时也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顾名思义就是属于自己的媒体。微博、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工具等媒介的快速兴起,将社会信息传播推向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人从传统媒体的"受众"转变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当事人",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这给企业公关带来了新的挑战。要科学应对自媒体时代的企业公关,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危机公关应对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背景下,社交媒体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占据主导,尤其是微信、微博及各直播平台的涌现,加速了网红经济的更迭。大学生作为网红消费的主要群体,其消费心理深受网红经济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展开具体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