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玉  夏仕 《管理科学文摘》2011,(17):110-111
笔者在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完善大学生就业的政府对策、学校对策以及大学生的自身努力,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国家用人体制改革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首当其冲的便是女大学生,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最终提出如何从国家政策、高校知道、女大学生个人三个层面建立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工作中接触到的大学生就业违约的案例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违约对于用人单位、学校和本文的负面影响,剖析了大学生违约的原因并试着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吴彪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192-193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目前越来越严峻,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造成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许多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提出要通过改进社会保障机制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熊永忠  李灵  杨霄 《科学咨询》2008,(20):24-24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的人们问题.本文从文科大学生调查结果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阐述了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限制招生规模、优化人才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的人们问题。本文从文科大学生调查结果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阐述了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限制招生规模、优化人才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岳蓓 《管理科学文摘》2010,(32):228-229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趋于大众化及金融风波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使非毕业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本文对非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通过其自身的调节和高校的配合来缓解此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而言,农村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农村籍的大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本文主要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求职成本、社会公平等这些因素都是制约农村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况源 《科学咨询》2008,(19):96-96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各种不良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几种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少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陷入了心理误区,就业心理问题愈显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择业,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同时把眼光放得更宽阔一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形成正确的就业预期,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做出了提高就业能力的个人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不同 学历层次就业差别较大,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既有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原因,也有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需要综合国家、社会、高校等多方面的情况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作为现代社会的天之骄子,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寻求对策,通过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几方面的共同努力,找到一条促进大学生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李星 《管理科学文摘》2009,(16):120-120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由来已久,除女性自身的生理原因外,丈化、经济等因素也是其存在的根源。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女大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大,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并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威胁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应对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价值的得到社会的认可,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余宙 《管理与财富》2009,(4):130-131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要正视自己所学专业,公务员不是唯一的出路,也不一定是铁饭碗,掌握一定的技能、特长才是最重要的,调整就业心态,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才能融入到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星 《管理科学文摘》2009,(16):290-291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由来已久,除女性自身的生理原因外,文化、经济等因素也是其存在的根源。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女大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大,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目趋严重,并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威胁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应对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价值的得到社会的认可,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本研究拟立足保定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状况,研究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探索建立科学、完善和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