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民族语言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形式,而且是一个民族历史智慧的积累,是包容一个民族长期创造性活动的一切成果的文化结晶体.回民语言作为回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分支,其语言在回族文化史上呈现出的鲜明特征及丰富内涵,为回民语言文化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拟就回民谣言及其文化属性作一番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一、回族先民谣言的多元文化训基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共有回族人口8602978人,国市在我国2000多个县、200多个市中,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分布最广…  相似文献   

2.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苗族就生息繁衍在祖国土地之上,为开发我国长江中游和广大西南山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的苗族现有四百四十多万人(包括最近两年新增的恢复苗族的人在内)。其中:居住在贵州省的最多,有二百三十多万人,分布在全省的七十多个县中,而以黔东南苗族侗族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回族是最分散的少数民族。从大兴安岭到帕米尔高原,从内蒙古草原到天涯海角都有回民居住,八百多万回族居民散市在全国2000多个县、200多个市里,全国98%的地方都有回族分布,可谓“回回民族遍毕夏”。全国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新疆焉省回族自治县以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在有些县、市中…  相似文献   

4.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仅辽宁回族就有23万多人,大多数分布在全省各大中城市和县镇,其余的则居住在农村。由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和多从事小本经营,所在地往往以清真寺为中心环寺聚居,或集中在商业繁华的闹市区,在城市自成区域,在农村自成村落,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前,回族人民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两类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中出现的、汉语方言中少见的双焦点辅音,并简述这两类双焦点辅音的发音特点、分布状况和成因。  相似文献   

6.
壮族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壮族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根据一九七七年统计,全国壮族共有一千二百多万人。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一千一百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分布在云南省文山等州(县)的有八十二万多人;分布在广东省连山县等地的有三万五千多人;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有一万多人;散居在湖南省江华县的有四千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国内出版的研究东干族的三部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族 (中亚回族人 )是 10 0多年前我国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 ,由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被迫迁移到中亚地区的回族后裔。他们被俄罗斯人及中亚各族人称为“东干” ,在前苏联时期民族划界、民族识别时 ,被划定为“东干” (Dungan)族 ,但他们一直自称为“回族”、“回民”、“老回回”、“中原人”。他们迄今保留着自己的母语———汉语陕西话、汉语甘肃话和本民族固有的传统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及其他习俗。现在他们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共和国 ,约有 10万人。他们在保持特色的同时 ,善于与当地文化氛围相…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太平天国革命和云南回民起义的影响下,爆发了西北回民大起义。这次起义首先是由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4月,陕西华州吹竹事件而引起。回民申冤反被“辱之”,官府“凡争讼斗欧,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由此造成了回汉积怨、械斗、互相残杀,地主团练更是肆意“妄杀无辜回民,或数十人,或数百人不等,并将庐舍一律焚毁”迫使回民为求生存,拿起武器自卫,与统治阶级进行  相似文献   

9.
卑南人是台湾高山族支系之一,人口大约是六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台东县卑南乡与台东市,共分八社,所以又叫做“八社蕃”。这八社按文化上的差别又分两个社群;一个是知本社群,包括知本、射马干、吕家、大巴六九、阿里摆与初鹿六个社。在文化上受排湾人及鲁凯人的影响较多;另一个卑南社群,包括卑南与槟榔两社,文化上受阿美人的影响较多。  相似文献   

10.
1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属于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区。根据《方言》1986年第3期《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稿)》一文的意见,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乌鲁木齐汉民汉语属于北方方言区的兰银官话。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的词汇根源于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受影响于维吾尔语和其他汉语方言。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大同小异,它们彼此之间更是同多异少。和普通话比较,乌鲁木齐的这两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闽、粤、赣、浙、皖五省的部分山区,居住着一个叫畲族的少数民族。他们早在七世纪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从明代起陆续迁移到闽东、浙南等地。全国的畲族约有二十五万人(据1974年统计),以福建、浙江两省居多。福建约有十三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福安专区的几个县内。浙江约有十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温州、金华两个专区的十几个县内。一般说来,畲族以务农为主,村屯不大,星散在汉族之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宁夏兰银官话区回民话[r]韵母及儿化韵的地域分布及其差异性,并对其历时演变进行初步探讨。“儿”类字(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在宁夏北部回民话调查点中多读[r]韵,个别调查点已失去卷舌特征读[a]或[]。有[r]韵的回民话则有“儿”后缀,但“儿”后缀的构词能力各地差异较大。在“儿”后缀构词能力较强的回民话中有系统的儿化韵;在只有少量“儿”缀词的回民话中只有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儿化韵。但各地回民话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的读音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类似儿化的卷舌音节,即使在[r]韵母及儿化韵已消失的回民话调查点中也是如此。从历史音变来看,明中叶以来的460年间,宁夏北部“儿”后缀和儿化韵渐至消亡,其消亡速度,回民话要滞后于汉民话;其消亡过程,回民话内部也将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电建一公司已离退休的职工1100人。散居全国17省区128县246村镇。离退休人数之多,分布之广,在全省电力系统也是少有的。近年来,公司离退办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开展并不断深化服务,受到全公司离退干部和职工的称赞。多次受到公司与省委老干部局表彰。电建一公司离退办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与服务制度的同时,又推出了以“细、广、深、新”为基本内容的“四性”全程服务活动。所谓“四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宁夏兰银官话区回民话[(e)r]韵母及儿化韵的地域分布及其差异性,并对其历时演变进行初步探讨."儿"类字(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在宁夏北部回民话调查点中多读[(e)r]韵,个别调查点已失去卷舌特征读[a]或[( )].有[( e)r]韵的回民话则有"儿"后缀,但"儿"后缀的构词能力各地差异较大.在"儿"后缀构词能力较强的回民话中有系统的儿化韵;在只有少量"儿"缀词的回民话中只有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儿化韵.但各地回民话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的读音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类似儿化的卷舌音节,即使在[(e)r]韵母及儿化韵已消失的回民话调查点中也是如此.从历史音变来看,明中叶以来的460年间,宁夏北部"儿"后缀和儿化韵渐至消亡,其消亡速度,回民话要滞后于汉民话;其消亡过程,回民话内部也将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5.
傈僳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傈僳族约有60多万人口,国内有50多万人,其中有一半左右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省的丽江、保山、迪庆、德宏、楚雄、大理和昆明等各地、州、市,以及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西昌等地。迁居国外的傈僳族有8万余人,有5万多人分布在缅甸境内,有3万多人分布在泰国境内。  相似文献   

16.
发生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云南、西北回民起义是清末各种社会矛盾和族群冲突的重大事件,前后持续20余年,波及西南、西北许多省份,回汉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事件引起当时在华西方人的关注,其中一些人在发生地或亲历、目睹了起义过程,或进行了社会调查与访谈。他们留下的记述,成为探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文献,补充了中文史籍的局限,为考察清末回民起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     
布依族人口据一九八一年统计,共一百七十二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专区、安顺专区和贵阳市。这些地区共有一百六十一万四千多人。此外,贵州省的遵义专区、毕节专区、六盘水特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四川、云南省也有分布。四川省的布依族有三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东、宁南、木里等县。  相似文献   

18.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兄弟民族,现有三百八十多万人。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七个省区。明朝在上述省区都曾建立过土司制度,有些地区的土司一直延续到清末明初,时经数百年,对苗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有相当的影响。对土司制度的研究也是研究苗族历史的重要问题之一。苗族分布地区广,各个苗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又具有其不同特点。湘西苗族地区除筸子坪长官司廖彪、吴毕郎等长官是苗族外,永顺宣慰司和保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宁夏兰银官话区回民话[(e)r]韵母及儿化韵的地域分布及其差异性,并对其历时演变进行初步探讨."儿"类字(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在宁夏北部回民话调查点中多读[(e)r]韵,个别调查点已失去卷舌特征读[a]或[( )].有[( e)r]韵的回民话则有"儿"后缀,但"儿"后缀的构词能力各地差异较大.在"儿"后缀构词能力较强的回民话中有系统的儿化韵;在只有少量"儿"缀词的回民话中只有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儿化韵.但各地回民话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的读音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类似儿化的卷舌音节,即使在[(e)r]韵母及儿化韵已消失的回民话调查点中也是如此.从历史音变来看,明中叶以来的460年间,宁夏北部"儿"后缀和儿化韵渐至消亡,其消亡速度,回民话要滞后于汉民话;其消亡过程,回民话内部也将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20.
宋代杭州,佛教繁荣,寺院众多,因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状况、交通条件诸因素的共同影响,寺院分布呈现出总体密集,不同区域略有差异的特点。城内因面积所限,绝对数量相对较少;城外西湖和州城南北两端数量较多,府城东郊次之,西湖西岸最少。城内外寺院分布较之辖县明显稠密,诸县除临安县略多,昌化县略少外,总体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