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春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26-28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就是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作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写文章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2.
陈汉祥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6-38
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从题材到结构到语言大同小异。有时候,尽管老师在写前做了大量的辅导,可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那是我们的学生缺乏生活基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林卫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17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也就是说,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如何使学生能在习作中敞开心扉,抒发真情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张开心灵的眼睛,在七彩的生活中体验、感悟其美丽与多彩,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其精彩与丰富,不断充实自己写作的素材库;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叩击学生美丽的心扉, 相似文献
4.
谭玉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5-2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大都认为作文时“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文到底写什么?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无所作为的玩意,不是无中生有的把戏,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谈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了的事情。”南宋教育家朱熹又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精典的语句都道出了作文的真谛。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淙淙流淌在学生的笔端呢? 相似文献
5.
李绍亭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90-91
"张扬写作个性,吐露心扉真情",一直是作文教学追求的一个境界。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习作氛围,让学生有事想说,有话敢说,大胆而自由的表达呢? 相似文献
6.
所谓“生活作文”,指的是教师通过研究并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生动地反映生活,使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作文教学方法。我校以校本课程《生活与作文》的编写、实施为主要载体,结合每学期的体验教育、艺术周、科技周、读书周等活动,将“生活作文”理念渗进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追求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追求生活与作文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王红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87-88
作文是一个大课题,在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能力中,写的能力最难,它要求学生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更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将历史与生活结合起来,是推动作文教学的重要出路。作文教学中巧妙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历史人物、事件有着不可低估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思想感悟、技巧能力。而课外作文则在对学生生活领域面的拓宽,思维上的延伸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必然带来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王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提起写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显然是学生在脑海中缺乏可供习作的素材,也就是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个“材源”应来自于生活。所以说,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这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徐艳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7-28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的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生活犹如泉水,源泉丰盈永不枯竭,没有生活,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相似文献
10.
王夫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8-29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学生作文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生动活泼、自然有趣、情韵十足的。学生学识、生活积累、思想情感贫乏造成不会写作,认为写作是苦差事。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这样,我们就要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命题——写作——上交——批阅——发还的作文教学程序,代之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董有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22-23
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看似单调而平淡,周而复始地重复同样的日程,实则天真烂漫,内容丰富,色彩斑斓。如果你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很多触发灵感的契机:饮食起居、邻里交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大院清晨、夕阳西下……这些材料都可入文,却被同学们忽略了。结果他们作文或是生涩而呆板,或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2.
吕广连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2):111-112
题材雷同、内容老套,脱离儿童现实生活,是目前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应该提倡让学生的作文回归他们真实的生活,让学生的作文写自己的生活,抒发真实感情;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老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幼稚的想法,肯定充满童真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李成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2-63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必须来源于生活,只有充分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作文才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才能准确描摹。把握特征,才能合情合理,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4.
李玉香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1-32
陶行之先生曾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写作的源头是社会生活,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没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是写不出东西的。”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阅读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生活积累。因此,学生作文出现了内容脱离实际,胡编乱造或生搬硬套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5.
潘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34
现在社会上对语文教学进行批判的矛头多数直指作文教学。大部分学生也对作文望而生畏,把作文看成是沉重的负担。无奈中写出来的东西枯燥无味、虚假做作,毫无意义。笔者是一位在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面对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深感责任的重大。也有志于在作文教学改革上作一些探索。我认为学生作文能如此,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作文与社会生活远相分离。殊不知文章的本质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思考、感悟和表达。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所以说要搞活作文教学,就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生活,认识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抒写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刘伟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1-9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的通常做法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这表现在……批改时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他们看见错的就改,认为多余的就删,认为不足的就补上,甚至整段地重写,可是,很少考虑学生为什么错,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7.
杨焕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一、对现状的思考
目前学生高考作文出现的贫血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词句越来越华丽,情感越来越淡薄。感情真挚的文章少,说假话空话的文章多;有创造力的文章少,模仿套用的文章多。问学生,学生则说见到作文题无话可说,只好搜罗脑子里积累的片断,按照老师教的框架生拉硬扯,东拼西凑,像填八股文一样填完。这种状态下,当然写不出情感真挚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8.
作文多指的是学生的写作.它应该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我手写我心.将自己的所看、所感、所说、所想表达出来。作文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学是各个教学阶段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一提起作文,同学们就感到头痛,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作文生活导向。正因为如此,学生的生活阅历太浅,生活积淀太少,素材不丰富,从而导致学生害怕作文,不敢作文,不善于作文等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郑慧琴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02-103
学生作文,不惟不自知其缺点,亦不尽自知其优点,而教学之最终目的.则在学生能自知英文之优缺点.自知则能辨认所作之文何处必须修改,何处确然说对。如是则不待依赖他人,而能心中有数,自为修改。教师积年累月.为学生批改作文,固在使学生终于能自改也。——《叶圣陶书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