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以来,人口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战略问题,越来越密切地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问题在孟加拉国显得尤其突出。孟加拉国面积约55,600平方英里,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一千分之一;1979年人口估计达8,664万,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十分之一,居世界第八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1,558人,两倍于日本,三倍于印度,五倍于法国,六倍于中国,二十三倍于美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孟加拉国面积相当于我国的山东省,但其人口却多出50%。孟加拉国不仅人口密度高,增长速度也相当快。据估计,孟加拉国目前人口  相似文献   

2.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面积在300万平方公里上下,尚不及我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超出6.8亿(1980年),为次于我国的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平方公里近230人,人口密度比中国高一倍多,印度和我国农村人口皆占总人口80%上下,是世界上两大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农村和农业状况如何,是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生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极大多数。无论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农村在印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管理农村就成为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潘查亚特制度是印度管理农村的一种制度。它是同印度的乡村自治联系在一起的,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这种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因篇幅限制,只对印度独立后农村实施的潘查亚  相似文献   

4.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在不到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9,600万人口。人口继续以每年2.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本世纪末,总人口将达到1亿3,200万至1亿4,200万。目前总劳动力为3,27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4.1%,其中2,521万以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生产活动为生活来源。据1981年人口普查,孟加拉国经济活动人口估计为2,360多万,它包括雇主、雇员、自营职业者和不取报酬的家庭帮手,其中1,445万从事农业,大约100万从事工业。其余815万人中,大约260万从事商业,552万从事其他职业。据估计,城市失业率达30%以上,农村地区失业更加严重,达40%左右。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都注意发展本国农村经济。究竟走什么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都有自己的一些做法。孟加拉国的做法是,通过基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乌帕齐拉体制”,以集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把这场改革看做是一场革命,他说:“乌帕齐拉体制”不单纯是中央分散行政管理权,也不只是一种理想或信念,而更重要的是支持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地方的管理和发展事业,直接参加制定和执行改善地方社会经济的规划。他还说,这一革命,不但在孟加拉国是首创的,而且在整个印度次大陆、甚至第三世界国家中也是独特的。本文拟就孟加拉国最近几年通过改革建立起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尽管亚洲人的生育率已有所下降,但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每个十年中,仍将分别增长4亿5,000万人,这样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增加一定的压力,实际上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是联合国所属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与社会委员会为9月24日在科伦坡召开的第三次亚太区人口会议所准备的研究报告的结论。由亚太经社会做的研究表明:印度在今后两个十年中,预计将分别增长1亿3,600万人和1亿4,000万人;中国增加的人口可能和这些数字极为接近;其他7个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伊朗、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在每个十年中预计一共将增加1,000多万。这个测算是以这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将在八十年代下降1.6%、九十年代下降1.4%为基础的。亚太经社会秘书处声称,人口迅速增长和贫穷是互相促进的。参加会议的“国际劳动组织”引用它所收集的各种问题和人口情报说明:各国政府机构在执行人口政策工作中是软弱无力的,建议各国政府要组织  相似文献   

7.
印度同中国一样,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据198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全国拥有人口6.8381亿,其中农村人口占76.3%;同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1%。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1965年为47%,1983年为36%。独立四十年来,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采取过多种措施,如土地改革、合作运动、乡村发展计划、农业发展新战略、农村发展的一体化计划,等等。本文试图对印度乡村发展计划作个扼要的介绍和评述,并探讨乡村发展计划对印度农村的资产主义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是 4个南亚国家 ,本文试图去考察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南亚国家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经济增长来说 ,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的 ,然而 ,高速经济增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通货膨胀。因此 ,上述国家将处于两难境地。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领域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这场争论起源于 2 0世纪 5 0年代 ,并在结构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 (monetarists)之间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结构主义者认为 ,…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近 1 0亿人口中有 74%生活在农村。印度农村的特点是耕地有限 ,人口的文化程度低 ,卫生、保健和饮用水设施不足。在印度独立后的52年里 ,农村的情况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许多村庄没有基本的服务。在印度的 60万个村庄中 ,40 %没有像样的公路 ;1 8万个村庄在方圆一公里内没有一所小学 ;45万个村庄的饮用水成问题。此外 ,农村住房紧张 ,没有充分的保健、教育和就业机会。除了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外 ,农村社会还常常由于种姓、宗教偏见和其他分歧而发生纠纷。尽管如此 ,许多人仍然愿意留在农村。其原因是农村没有城市中的拥挤、空气污…  相似文献   

10.
四十年代末当印度和中国先后走向民族独立和革命胜利时,两国经济都处于千疮百痍和困难重重的境地。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五十年代初,两国都属于落后的农业国。1952年农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827亿元中占56.9%,在全国总人口57,482万中农村人口占87.54%。1950—51年度农业在印度国内净产值883.3亿卢比约占59%,在全国总人口约3.6亿中农村人口占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产品约占35%。因此,印度农产品的销售、分配、价格、储存和出口等问题是十分复杂的。本文只是就这些问题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印度农产销售农产品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最通常的做法是把农产品卖给本村的放债人兼商人。这种商人有时是自己购买,有时为大商人或临近市镇的商号代购。据1951年印度农村信贷调查委员会报告,在全印度约有  相似文献   

12.
世界性石油危机对南亚国家的影响很大。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提价后,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就曾把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列为受冲击最大的国家。如今南亚国家又受到石油价格暴涨和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双重挤压,能源危机日益加深。一、石油危机对南亚国家的冲击南亚国家严重依赖进口石油。南亚国家的石油消耗量在其商用能源消耗中占很大比重。印度1979年的石油消耗量为3,000万吨,占商用能源的一半左右。巴基斯坦1978—79年度的石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中期 ,印度农村就业不足和贫困化问题已十分突出。尽管独立初期的十几年里 ,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缓解农村劳动力的过剩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 ,然而 ,这些机会越来越显得不足。一方面 ,随着印度的发展战略转向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 ,工业增长的就业贡献日益减少 ;另一方面农业经济普遍停滞 ,粮食短缺不仅制约工业的发展 ,进而使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机会十分有限 ,而且还制约着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的增加 ;再加上人口增长不受控制 ,劳动力队伍日益膨胀。不过在当时 ,粮食的严重短缺更是印度政府迫在眉睫的难题。在国际、国内形…  相似文献   

14.
孟加拉国人向印度移民有着历史、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他们的大量涌入让印度非常担忧,认为它给印度的政治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为了防范和打击孟加拉国非法移民,印度采取了包括遣返、修建隔离网、筑造边界公路、增设边界哨所、实施"多用途身份证"在内的一系列措施。由于孟加拉国拒不承认非法移民问题,两国经常为此发生外交纠纷。非法移民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两国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孟加拉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粮食问题却长期没有解决,年年进口大量粮食。历届政府都把取得粮食自给自足作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农业的基本目标,但至今收效甚微。长期缺粮的直接原因是人口过分稠密,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孟加拉国面积约144,000平  相似文献   

16.
印度自独立后 ,历届政府都把消除贫困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纲领。几十年过去了 ,印度的贫困问题依然令人担忧。据印度计划委员会的统计 ,1 973— 1 974年度 ,印度贫困人口总计 3.2亿 ,占人口总数的 5 4.9%。其中 ,农村贫困人口 2 .6 1 3亿 ,占农村人口总数的 5 6 .4%。到了 1 993—1 994年度 ,印度总的贫困人口仍然有 3.2亿 ,其中农村贫困人口保持在 2 .44亿。尽管印度政府每年都制定各种消除贫困的计划 ,向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落后阶层提供各种福利和援助 ,但贫困人口总数并没有大幅度减少。虽然贫困人口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百分比由 5 0 %以上…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一提到印度,往往想起佛教。的确,佛教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它在历史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社会文化影响很大,但佛教并非是印度的唯一宗教,更不是当今印度的主要宗教。现在印度,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印度教等,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还是后者,即印度教,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占印度全国人口的82%以上,而且它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流传。  相似文献   

18.
引言农业目前仍是印度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在国民收入中占40%,在全国男劳动力总数中有63%从事农业。令人鼓舞的是,同1901年至1945年期间不到1%的增长率相比,印度农业自1950—51年以来平均年递增率达到2.7%。这个在三十年的长时期中不平凡的增长成绩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相比都是毫无愧色的。然而应该指出,直到现在尽管这种生产的增长是相当可观的,但仍远不能满足印度经济的需要。这是因为在1951—1981期间人口年增长率达到2.15%的水平,而二十世纪前半期这个增长率只有0.83%。其结果是印度对粮食的需求以空前未有的速度不断增加。估计到这种空前的人口增长率、收入(增长)对粮食需求的高度弹性以及工业对农业原料需求的迅速增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后半叶的人口趋势具有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特征。过去30年全球人口的增长数字超过了本世纪初世界人口的总数,而80%以上的增长是在发展中国家。从一个国家的范围来看,人口的迅速增长会导致不断恶化的就业前景,促使城市大规模扩大,粮食供应的巨大压力,加重环境污染,增加“绝对贫困者”的人数,并有更多的可能出现极权政府。1960—1980年这20年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作年龄(15岁至64岁)的人口增加了7.3亿,达到18.6亿。1980—2000年的20年中,其总数还将增加11.5亿。这些人在穷国等待着他们的是失业。农业也很难扩大就业。土地面积和人口的比率已处于很低的水平。1953—1971年,印度农业户的数量增加了66%,而耕地面积却只增加了2%。  相似文献   

20.
南亚是世界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占世界总人口的20%,但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2%。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在1961—80年的20年中,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每年只有3.5%,孟加拉国不到4%,尼泊尔最低,仅为2.6%。只有巴基斯坦较高,约5.5%。其次为斯里兰卡,在4.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