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它内在本质的要求。而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就要把握住它发展的特点,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坚持为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殿堂中发展哲学。现在提出“坚持”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似乎还未完全解决。有些同志在讨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时,常常使用“变革”的字眼。诸如“哲学  相似文献   

2.
首先,谈谈“哲学现代化”的名实问题。对于“哲学现代化”的口号,目前国内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观肯定地认为需要搞哲学现代化,并认为这个口号是科学的。这主要有两个理由。一个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些理论观点已经过时,应该抛弃,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现代化。另一个是,要概括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新成就、新成果,借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也须提现代化。还有一个没有公开表露而实际上又是存在的理由,即认为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党中央一再发出号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这句话,恰到好处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旦我们真正掌握了这个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等于掌握了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时代的深刻变化,西方有些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曾经是真理,是“上一个世纪下半叶的真理”,而现在已成为“过时”,“失效”的真理。他们宣称自己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依据科学的新成果,创造用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新的  相似文献   

5.
周志诚同志对美学研究有素,知识面广,社会经验亦丰富。本书写来,既富于理论性,亦富于知识性和趣味性。而千里来龙,归结到生活美学的讲谈。本书有几个显著特点: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贯串全书;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不空谈理论。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当然也包括文艺学和美学在内,都需要仰仗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因为它是自然界和社会界的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概括。任何科学研究,离开了它的指导,就不易进行。周志诚同志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就牢牢掌握着它,对美学的各种问题,用它来分析研究。近年来,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把文艺学和美学同它对立起来,摆脱它孤立地去研究文艺学和美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根据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对实践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规定。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客观的活动”;列宁把实践称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认为实践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环节”和“交错点”。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把实践的含义科学地表述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指出实践就是“做或行动”,是“人类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喋喋不休地宣扬什么“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已经不能解决当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对此,我们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要旗帜鲜明地给予深入批驳,以廓清理论是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数同志认为,我们的哲学落后了,落后于自己的时代,落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发表了不少文章,出版了一些专著。在这些文章和专著中,把现代科学中的新名词、新概念大量地引进哲学,甚至把科学中的原理也引进了哲学。这到底是有益于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还是有害于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呢?另外,我们也看到或听到有一部分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条原理过时了,那条原理过时了等等。他们的根据是现代科学不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种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拥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与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科学是这样说的,哲学也只能这样说。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想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十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篡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因而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至今流毒尚未彻底肃清。今天,要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就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本文结合哲学教学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读了1988年第3期《内蒙古社会科学》发表的乌杰同志的《系统辩证论》一文后很受启发。这篇文章能使人感到,发展玛克思主义哲学在今天已不仅是“理有固然”的问题,而已经成了一种“势所必至”的现实。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在理论上、观念上或口头上已不成任何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结合发展了的科学、进步着的时代和新型的社会实践,具体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系统辩证论》没有“发展、发展”的空喊,更没有“陈旧、过时”的间单否定。而是从文章一开始就具体地说明了“新的哲学的产生是我们时代的必然”。作者  相似文献   

11.
陈金美 《江汉论坛》2005,4(8):61-64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创理论,恩格斯哲学、列宁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它们既具有“个性”特征,又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相一致。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批判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和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改革理论体系、关注时代性问题、加强“文本”研究、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但必须坚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有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路,我们就能实现“返本”与“开新”的统一,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近几年来,哲学界不少同志对此提出了异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重新进行了探讨。但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在逻辑结构上反映宇宙总体及其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的哲学体系,除了要认真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外,更主要的是要认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逻辑,使逻辑再现历史,把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统一起来。马克思指出:“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科学不仅要描绘出空中楼阁,而且它要在打下大厦的基础之前建造起大厦的各层”。如果说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座理论大厦,那么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就是这座理论大厦的各层。而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枢纽和焦点。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才谈得上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 邓小平同志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这是他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基础。他特别注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在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就指出:“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1页)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倡全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中收入的四十七篇论著,虽然没有专门谈论哲学问题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统一的问题,体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思维规律和存在规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充分表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内容,在列宁哲学思想中占有轴心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特点之一。它不仅涉及到作为科学的哲学的某一个局部问题,而且对于揭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结构,建立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家都认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是统一的。但如何统一,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同志拘泥于列宁关于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论断,认为三者是等同的。这种“等同论”是不值一驳的。如果把三者完全等同起来,说成是一个东西,那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统一也就无从谈起了。大多数人是反对这种“等同论”的,但其中有些同志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三者的统一理解为三门科学的统一或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这种观点认为,辩证法适应于三个领域;认识论属于主观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部分,又把认识论分为研究感性认  相似文献   

15.
怀特海说,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脚。他说出了一种思想的事实:我们今天的哲学绝对无法如科学那样不断超越古人,而只能是不断超越“问题”,或者说,任何一种哲学都绝对不会过时,过时的只会是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但遗憾的是,哲学与问题往往在我们手里被撕裂了:今天的学界,要么热衷于问题的新奇而忘记了思想本身,要么是以考古学家的态度,一头扎进故纸堆,最终还是生于典籍死于典籍,徒留嗟叹。要把思想与问题结合起来,着实是件难事。作为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永不会过时的。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们以天才的…  相似文献   

16.
过去,我们在批判和反驳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时,总是偏重于强调我们的时代没有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但是,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并没有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会过时,更没有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不会过时。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会过时和不可超越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超越又是与创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后者,也就必然没有前者。  相似文献   

17.
要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精神的关系。从历史大时代与小时代、时代精神与时代主题的关系来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逐步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现时代精神,作为这一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内容来看,大科学、大实践也是现时代精神,它们的形成和出现既深刻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内在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催生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特点来看,全球化同样也是现时代精神,它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也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大力强化人类意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一百多年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一往无前地发展着。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我们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它永远是引导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解放斗争的指路明灯。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崇高威望和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当前,有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种种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我们针对这些认识问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逐步解决这些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从哲学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新的发展。“三个代表”既以唯物史观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又为唯物史观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理论空间。一、唯物史观是“三个代表”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要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自觉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因为“三个代表”的关键在于能否“代表”,而能否“代表”的关键又在于是否真正自觉地树立了唯物…  相似文献   

20.
有的同志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对立统一模式是“力学时代”的“力的哲学”,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应当抛弃对立统一模式,建立起“真正的”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信息的哲学”。说要阐述面目一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完全赞同。但是,把对立统一模式归属于要抛弃的“力的哲学”,本人却未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