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过热经济”是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在一定时期里的资源与技术所允许的界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个社会经济的产量增加,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1)劳动供给增长率(这里把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略去不论);(2)资本存量增长率;(3)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与资本)的生产率,这种生产率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速度。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里社会使用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所能生产出的两种产品最大量的组合,如果两种产品的产量在生产可  相似文献   

2.
经济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及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布局 ”.“‘’‘””“””’二’.’·‘’······……《世界经济》战后日本基础结构资本存量及其国际此较····一《世界经济》经济增长与工资结构—1955年日本工资实志分析 ‘’‘”’“’.””“··················……《世界经济》日本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要点··················……《日本问题》关于战后日本的投资管理,·························一《日本问题》日本国倩的市锡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诗经·国风》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当时现实表示强烈不满的诗作。这种诗作,既有“劳者”对剥削的抗议,也有“穷者”对处境的披示,等等。笔者曾在一些文章中,分析了“劳者”之作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被编于《诗经》的意图。本文想对“穷者”之叹的诗作,进行一些剖解。在我看,《秦风·权舆》、《陈风·衡门》、《曹风·  相似文献   

4.
杨雅丽 《唐都学刊》2002,18(4):106-109
郑玄、孔颖达等训诂大师皆将《礼记·礼器》篇名及篇首“礼器”之语诠释为“礼能使人成器”。这种解释与孔子“君子不器”的哲学命题相悖 ;孔子和儒家认为人乃“天地之心” ,礼是人治国、修身之器 ,故“礼器”不得解释为“礼能使人成器” ;儒家坚信一个真正的君子不能仅有一器之用 ,而应该成为博学通才。“礼器”当为古汉语判断句式 ,意思是“礼是器具” ,可以理解为“礼是人修身之器”。  相似文献   

5.
政法党建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反对资 产阶级人权观张志君(1·1)论改革与发展‘.赵扬(1.56)党政机关引入竞争机制的深入思考 赵洪富(1一61)无产阶级政权必须置于人民的监督之 下张龙亮(2·20)论爱国主义及其教育徐柏祥马清国(2·24)思想政治工作障碍之浅谈马颐亭(2·30)规范执法活动促进廉政建设宁乃茹(2·96)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性质和特点杨忠文(2·102)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自议 薄慧茹马国利(2·105)论邓小平的现代意识理论 陈志良杨耕郭建宁(3·l) “趋同论”评析李明生(3.7)试论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领导陈希旦(3·2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6.
若干年来,人口学家们常常用“人口爆炸”一词来形容某些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急剧增长及其危险后果,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的确,人口的急剧增长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天字第一号社会和经济问题,它不仅导致发展资金和粮食短缺、资源滥用、环境污染和人类本身素质的下降,而且造成失业人数增加、犯罪率上升,对社会稳定与安全构成潜在的危险。人口是劳动力的来源,又是物质产品的消费者。在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超过该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实力、教育和其他服务设施以及创造就业能力的水力,就可能在经济、社会生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引起危机、停滞和倒退。协调人口增长速度与这些因素的关系,使之保持和稳定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是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各有关国家政府所关心  相似文献   

7.
哲学·推裸煞·;、:,:、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甘学视角.“·····一 ··············一·衡“·‘如吟朴拟掷伟喀丈92;1)论理性创造·…币‘张在橄;李泽普丈92.1)论鲁迅的家庭教育思想““”陈瑞琳(9 2 .2)矛盾思维与立法实践…”一王干才(9 2.4)政治拳‘,、经济学试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间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王圣学(92.1)论“和平演变扣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二‘.”‘’二‘二“·······……李水莲(9 2.2)政治陷井:鼓吹在中国实行多党制 —兼驳“政治多元化”··..........…… …  相似文献   

8.
“9·1 1”事件对以美国安全观为主导的传统国际安全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给国际安全的内涵带来重大调整 ,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对“9·1 1”事件引发的国际安全危机做出重新解构 ,“9·1 1”事件引起的美国国际安全战略的大变动引发了国际安全格局的大变动 ,这种国际安全格局大变动的主要作用点是大国关系。同时“9·1 1”事件后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与中国所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又是需要认真加以思考的。  相似文献   

9.
法律文化是人类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经历了“礼治·判例法”、“法治·成文法”、“礼法合治·混合法”三个主要阶段,其糟粕是“亲亲”、“尊尊”的差异性精神和“重狱轻讼”的专制主义色彩,但也包括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无神论精神,“人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混合法”样式以及日臻纯熟的法律艺术等精华部分。为促进我国当今的法律文化建设,应当在努力清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同时,科学地借鉴“混合法”样式。这样,有助于开创我国新时期法律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不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训》如果说荒诞就是所谓“不合情理”、“不合逻辑”,那么与其说荒诞是一种客观现象,毋宁说它是一种主体感觉,因为客观现象本身是无所谓“情理”、“逻辑”、“荒诞”的,所有这些都只能发生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11.
哲学·伦理学文学试析文化的认识价值............……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浅议道德氛围秦红增王银娥(91·l)·....·……李水莲(91.1)关于剧本创作的几点想法…赋体文学起源论辨······……崔林涛(91·1)李希运(91.1)论郁达夫的孤独···……,··……颜敏(9 1.1)苦难中的品格—聂给弩杂文漫议 ,.·”一陈卫斌寇辛沈永强(91.2)”··“”·“·“·”·”··”“一姜振昌(91.1)朱熹《小学》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拾粹一部具有独特个性的小说史论著 “····,·”·“··”一李越司晓宏(91.2)—赵俊贤《中国当代小说史稿》试论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东晋人的《列子·杨朱篇》,建构了我国思想史上绝无仅有的以感性享乐为主旨的人生哲学系统,直接与正统的人生哲学发生了冲突,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检讨。本文不揣冒昧,试图对《列子·杨朱篇》的人生哲学,尤其伦理思想作出公正的评判。一、“恣口之饮”、“肆情之色”《列子·杨朱篇》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欢乐,“尽一生之饮,穷当年之  相似文献   

13.
《探求》2004,(6)
·专稿·电视理论专题片《潮涌珠江》解说词…………(2·69)鲜活的实践与创新的理论…………曾庆榴等(3·74)谈谈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苏志佳(6·4)·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技术创新战略…李三虎(1·4)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与发展……杨丹娜(1·11)·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李君如(2·4)基层党组织传统角色定位的历史条件分析…………………吴鹏(2·12)“三个代表”与民本经济………………楚艳静(2·15)“三个…  相似文献   

14.
匈牙利社会舆论对匈农业政策,尤其是自留地和所谓“第二经济”存在不同看法,匈牙利《真实》月刊1982年第1期刊登了基什比斯塔·伊斯特万作的调查,反映了各种观点。一位国务秘书说:“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生产结构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收缩自留地经济,而是使它与大企业相结合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素蓉 《社会》2001,(3):35
现状1970年前 ,同居被称为“姘居”或者“同住” ,且在联邦各州中均属非法。但为什么在美国同居现象30年来不断增多 ,却仍然是家庭道德中一个隐蔽的话题?许多社会学家已对此展开研究。路特吉斯大学国家婚姻课题组的两位合作者大卫·彼佩诺和芭芭拉·丹佛·怀特海德认为 :“不像离婚或非婚生育 ,同居的倾向事实上并没有激起公众的非议或者批评。”密切根大学的社会学家帕梅拉·L·斯莫克则发现 :与1965年的10 %相比 ,现在尽管有超过半数之多的新婚夫妇曾在婚前同居 ,大多数美国人仍没有意识到同居现象的扩大及其意义(他最近实…  相似文献   

16.
编者随笔     
《社会》2001,(5)
编完一期文稿 ,心情总是格外的轻松 ,更何况接踵而至的“五·一”长假正带着它盎然的春意向我们走来 ,它召唤着人们到春天的大自然里去彻底放松身心 ,在恬淡与自由的心境中 ,去享受休闲之乐与悠闲之趣……假期的日渐增多 ,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短。试想 ,当社会生产水平普遍低下 ,人们即使“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也只能勉强生存的时候 ,是很难奢望有什么闲暇用来悠闲的 ,这正像鲁迅先生说的“至少是不必十分挣扎谋生” ,才会有“悠闲的余裕”。如今 ,无论是每周的双休日 ,还是“五·一”、“国庆…  相似文献   

17.
经济理论(1一16)(1 .24)(1 .34)(1一51)(2 .5)(2 .16)(3一15)(3 .46)(4一13)(4 .22)(4 .30)(4一47)民翔华汪关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陈招顺中国社会消费品流通波动增长:概观与评价···············……何平德定、完善和发展企业承包制的探索············……徐家树管和平双重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作为司法裁判的二元目标,是法律的规则性、规则的理性与限度之张力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司法语境中,社会主义法治是“两个效果有机统一”政策的构成性前提,也是其实践的规定性组成部分.遮蔽于道德理由的规则之治,是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社会治理模式,但也有其限度和局限,这是“两个效果有机统一”的践行性前提.相应地,落实“法律效果”就是最大化规则之治的优点与功能,以维系秩序与保障权利;关切“社会效果”则是基于规则适用结果与最优道德判断的不一致性,要求适度返回法律背后的道德理由,平衡法律适用的社会效用.法律效果在法治国家司法中处于优先地位,对社会效果的考量,须设定各种制度与方法约束.唯此才能使司法裁判做到“规范上封闭和认知上开放”,真正实现“两个效果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尚武主题最初发端于《诗》、《骚》。较早如《诗·大雅》中的《皇矣》、《大明》两篇,描绘周文玉伐崇伐密及武王牧野歼殷之战,展示了周开国之祖的威武气派;《小雅·采薇》写将士“一月三捷”抗击(犭严)狁入侵的壮举;《秦风·无衣》尚武色彩更浓,“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展现了秦地兵士与西戎作战时的高昂士气。《楚辞·九歌》中的《国殇》是屈原的尚武之作,悼楚阵亡将士,勇武悲壮。《左传》中亦有十分出色的战争描写。此时尚武主题散见于各类作品中,尚未形成自己的模式。古代中国确实文武相连。春秋时期,对贵族子弟的培养仍是要求他们掌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和御便是武技。那时的文人往往文武茉通,并非一般人眼中那些手无缚鸡之  相似文献   

20.
昭穆制度习见于古代文献。若指墓葬,便如《周礼·春官·家人》所云:“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若指宗庙,便如《礼记·王制》所言:“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若指祭扫,便如《礼记·祭统》所说:“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太庙,则群昭群穆成在而不失其伦。”要之,所谓昭穆制度,系指古人祖先墓葬的次序、宗庙的顺序和祭祖中族人位置的排列均须分为“父昭子穆”两列,父子异辈异行,祖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