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备受关注。以河北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大学生消极就业心理的因素。借助AMO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学校、家庭及个人因素可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均可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其中个人因素和学校因素负荷量较高,说明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与自身和学校方面息息相关,家庭因素通过影响个人因素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基于研究结果,从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摘 要:基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开展的网上教学现状,应用SPSS22.0和AMOS24.0构建在线教学满意度模型,从教学质量、自学质量和环境质量三个方面探究大学生在线教学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涵盖了教师素养、教学水平、线上教学技能、学生感知、学习自主性、线上学习潜能、网络资源和后台保障8个变量,共27个观测项目,结合调研结果提出改进大学生在线教学满意度的对策,为高校提升在线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供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不均衡更为引人关注。文章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区域流向比、我国各地区城镇单位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变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以进一步揭示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问题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头号”难题,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是解决农村人才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北省442名大学生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影响因素,并得到结论,农村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态度及返乡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有显著影响。最后从政府、学校两个层面对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自我效能感,培养大学生返乡创业价值观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用户满意视角,对图书数据库用户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图书数据库用户满意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了各个因素对数据库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图书数据库发展过程中,图书质量、系统质量、服务水平、品牌形象对用户满意度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科学定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准确评估其影响因素,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主、客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主观维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涉及大学生的个人素养情况;客观维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涉及就业目标达成情况。文章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三个方面。由此可以从坚持“五育并举”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积极拓展家校共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扎实做好大学生生涯教育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着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上海市大学生就业流向在区域上很不均衡,而且在流向区域内就业单位的分布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以2011上海市大学生的就业数据为样本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因素,选用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在上海市就业对毕业生就业薪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市生源毕业生流入量远远大于流出量,非本地生源在上海就业的毕业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及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较高的薪资收入是高校毕业生流向上海市就业的重要原因。分析结果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特点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能够最快地缓解上海市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8.
现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大多忽视了指标体系中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和层级差异。结构方程建模能够过滤误差、同时考察不同层级变量间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找出变量间存在的内在结构关系,在分析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种变量间多种关系方面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应用SEM时除了要注意选取恰当指标、构建合适模型以外,还应注意对样本容量、缺失数据的处理和信度效度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学、行为科学的角度,将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用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研究,通过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特殊性与其受教育环境、素质拓展意识倾向相结合,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研究,从而认识学生素质拓展意识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中医药大学232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①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来自7个方面,分别是:供需矛盾、求职竞争激烈的压力;时工作功利性要求的压力;对工作一般性要求的压力;专业素质欠缺的压力;综合素质欠缺的压力;职业定位模糊的压力和缺少家庭帮助的压力。②大学毕业生感知到的就业压力处于轻度与中度之间,除供需矛盾、求职竞争激烈的压力在中度以上之外,其余各因素的压力水平均低于中度。③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压力的各因素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中医学民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于中医学公办专业和·心理学专业。④来自乡镇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的各个因素上的得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差异显著。建议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关系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诉诸法律的纠纷越来越多。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所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以及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关系进行探讨,有益于用法律手段来规范用人和就业行为。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高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与低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在个人基本条件、就业能力、就业准备行为等三方面的主要差异,结果显示高低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在这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章进而对高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的群体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及 1999年以来的首批扩招生开始大量涌入社会 ,就业的压力已重重地落在每一个毕业生和从事毕业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的身上 ,因而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克服择业过程中的一些认识误区。正确地把握就业和择业中的动态和趋势就显得意义重大 ,这同时也是当前对毕业生们进行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校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与对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培养科研能力:实施素质拓展,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就业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和建设就业基地;重视与用人单位和校友的沟通联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调研。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职业选择.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所形成的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自主择业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如何给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好就业心态,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树立合乎适宜的就业观,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必须认真思考和妥善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由精英层面走向大众层面的观点入手,阐述了树立四个方面的市场化就业观,探讨了构建“大基地———大市场———大就业”格局的市场化就业方法对学校应做的工作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急剧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实现就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求职困境。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立法的不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不力,行政手段软弱无力以及高校毕业生法律素养不高,法学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等都是产生求职困境的因素。要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需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立法,不断加大劳动监察执法的力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非常重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树立全程化的观点,就业指导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各有侧重;做好全程化就业指导应当具备一些必备条件,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教育、人事及分配体制和高校扩招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