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今世界正处于文明转向的新时期,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相呼应,生态文明产生并引起整个人类的重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要求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相契合,渗透到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促使法学理论研究新的认识与思考,积极推动法学基础理论的变革与重构.这种生态整体现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思想折射到法学领域,导致了法律生态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不可分,而法律作为确定经济活动中权利义务的工具和规制手段,其本身也蕴含了人类的伦理观.文章试图以环境伦理观的演进为脉络,以环境伦理观、经济、法律三者之间的联系为路径,理清法律生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律变革与发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全球化进程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以史无前例的态势推进,不过最终的效果如何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就中国而言,要想在这一进程中使本国法律的变革与发展能合乎时代的要求,关键还在于处理好法律全球化与多元化、法律全球化与西方化、法律全球化与本土化、法律全球化与传统法律文化、法律移植与自我创制以及法律的独特性与协调性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实施宪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法律保障.当前我国的宪政建设应着力于宪政文化建设、完善宪法规范、加强宪法实施的监督等方面.只有使宪政实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有利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主、客二分”范式中的传统法律关系可以采“主体、行为二要素说”。“主客一体”范式中的生态法律关系既注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注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生态关系,可采“生态三要素说”,即主体、客体(物)、行为。传统法律关系是在法的调整起因和机制层面上思考问题的结果。生态法律关系是在法的调整作用和功能层面上思考问题的结果。由于思考问题的层面不同,两者并不矛盾。生态法律关系是传统法律关系的发展和补充,两者可以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6.
摘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本质上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彻底变革,法治是这场变革的根本保障。中国法治要有效发挥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作用,就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实现自身价值理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小康社会的理想逐渐成为可实现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使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产生变革:价值追求从物质生活型向精神生活型转变;休闲消费方式从节约、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生活样态从封闭、庸俗、单调型向开放、文明、丰富型转变。这种变革带来的必然是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生命质量的全方位释放,内动力来自人们对富裕生活的渴望与人本价值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背景对新农村体育的作用、机遇、存在问题等进行探讨,并针对目前农村体育建设中出现的政府管理职能弱化、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氛围低迷等问题,提出要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建设农村特色体育文化、培育主体力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的祖先把追求"小康"、"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邓小平借用"小康"这个概念,在现代化大潮中,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0.
法律生态化关于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在立法倾向上以预防优先的观点对于目前我国律师惩戒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我国现行"律师协会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下,通过借鉴国外律师惩戒制度的先进经验,健全和完善一个统一高效、公正公平的惩戒制度,极具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个重要法治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肇发于总体小康社会的现实社会前提之上。物质生产极速发展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社会生产状况是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得以生发的重要土壤,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问题认识的深化也为其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美学社会基础的扩大使得公民的生态审美权利意识加强,人民旺盛的生态审美需求也刺激着生态文艺作品与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持续繁荣。美学讨论的去政治化与东西方美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凸显了当代中国构建自主美学话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以美学话语呼应了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与生态问题,展现了中国当代美学深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学理传统,彰显出美学始终屹立于时代思想制高点的历史站位。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大旗的指引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重要战略思想支撑,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持续深化拓展,已然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立足社会现实的本土化美学话语。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态经济怎样发展,山区小康建设如何振兴,这无疑是新的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实践业已证明,在面广人多且条件落后的山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可行且有效之路。从农村整体协调与生态经济发展、贯彻以人为本与山区小康建设、落实科技兴农与推广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福建北部山区的南平市开展联合攻关的进展,以及示范推广的成效,提出了山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建设西部地区小康社会,生态保护与环境立法要先行。面对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有针对性地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规定具体的防范与治理措施,对于处理好西部地区公民的环境权、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之间的关系,建设小康社会及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建设与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生态环境建设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对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必须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加强法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革落后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5.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和不懈追求,生态文明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的人类文明,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在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尤其要强调生态和谐,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生态和谐需要环境法治作保障,环境法治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面小康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关心的大事。本文在阐述了对全面小康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全面小康的分配制度的原因,探讨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法治社会的发源地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里孕育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及民众文化等因素在东西方以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催生了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 ,道德的性质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发生了对位偏差 ,道德地位在德治主义传统文化的视野里也相对降低。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 ,要正视这种变化 ,并立足于法治 ,才能有效地开展德治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各国刑事司法合作日益紧密的当下,如何将逃亡国外的贪官污吏引渡回国、实现正义审判,是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笔者关注国际法律制度与国内刑法的衔接,以近年引渡实况为背景,从引渡困境切入,探讨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刑法改革之路,以期通过自身革新实现国际追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进行财政制度变革,需要从民主、民生的角度进行。一个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财政制度应该满足三个要求:在利益分割过程中贯彻公平原则、在社会决策过程中实行民主原则以及公共资源在国家各项职能间的配置达到最优。我国现行的财政制度是不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我们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改革现行的财政制度,由现行财政制度向公共财政制度的转变时需注意现有利益结构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