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饮食为生存之根本,但对人类来说,却又不仅仅局限于满足人类生理方面的需要,还能满足精神及维护社会秩序之需求。云南新平花腰傣的饮食除提供基本的生存活动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能量外,还有交流信息、彰显社会地位、强化社会人群的民族认同感、表达情感、化解社会矛盾等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应用生态人类学理论和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以田野调查采集的族群植物凭证标本(voucher)为材料,对新平花腰傣传统食用野菜进行了挖掘整理。花腰傣食用野菜种类丰富,共72种(归属44科,59属),按食用的部位,可将其分为花类、茎叶类、果实类、块茎(根)类和竹笋类野菜。采用自由列举的方法,排序了当地人喜爱的10种野菜和经常食用的10种野菜。探讨了花腰傣对野菜的处理方法与植物毒性的认识关系。在与山地民族野菜采集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花腰傣的野菜采集兼有山地刀耕火种和坝子稻作民族的采集特征,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花腰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稻作文化"的服饰文化。花腰傣妇女服饰不仅体现了服饰保暖御寒、遮羞、美化的基本实用功能,也折射出"花腰傣"这一特殊群体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认识,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多元性、象征性、原生性等文化现象,以及和谐、融合、符号、传承等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4.
“花腰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稻作文化”的服饰文化.花腰傣妇女服饰不仅体现了服饰保暖御寒、遮羞、美化的基本实用功能,也折射出“花腰傣”这一特殊群体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认识,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多元性、象征性、原生性等文化现象,以及和谐、融合、符号、传承等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5.
花腰傣以女性传统服饰上有条绚丽的腰带而得名,服饰是花腰傣最为突出的族群标识,花腰傣中三个支系傣卡、傣雅、傣洒的区分也是依靠服饰.2009年花腰傣服饰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分析花腰傣服饰的文化内涵,认为其服饰承载着花腰傣民族历史记忆,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整合着民族生活.然而,在当代社会文化变迁中,花腰傣服饰出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花腰傣音位系统进行共时描述,同时探讨了花腰傣语音的历史音变。  相似文献   

7.
祭"竜林"是普洱江城花腰傣的传统习俗,其中体现了花腰傣感悟自然、崇敬神灵的民族特性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在保持其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起到关键作用.普洱花腰傣祭"竜林"习俗是展现花腰傣音乐、舞蹈、民间习俗、民间崇拜等文化传统的舞台,是研究花腰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花腰傣婚礼中提亲、吃小酒、迎亲、进家仪式等各种活动及在活动中的礼物馈赠,得出花腰傣婚礼中的礼物馈赠凸显了花腰傣的脸面,表明男方对女方权利的占有,更体现出互惠平等的人际关系。在礼物馈赠的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有助于维系、强化和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花腰傣服饰具有御寒保暖、方便生活和装饰美化的功能,其整体效果最能凸显花腰傣服饰的视觉魅力。就局部特征而言,其左短右长的裙子、斜戴的帽子、小巧的秧罗、精美的腰带,具有方便行走、防雨遮阳、盛装物品、保暖装饰的功能。花腰傣服饰在长期发展中因融入了民间传说和爱情故事而逐步演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成为民族区分、爱情象征、年龄标识的外在表征,表达了花腰傣人民对本民族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生活的祝福。  相似文献   

10.
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花腰傣服饰形与色的特征,可以发现:花腰傣男性服饰单一的深色调与简洁大方的服装款式相搭配,体现出花腰傣民族男性强悍、刚毅、勇敢的心理特征及原始而和谐的朴素审美观;花腰傣女性服饰的形与色有一种秩序美感,在形上借鉴自然界中美妙的形态,通过大胆夸张的变形、巧妙的构思组合,在深色傣锦上绣出精美绚丽、独具特色的服饰造型图案,展现了花腰傣女性温婉优雅的特质和该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风采。  相似文献   

11.
先进文化是"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文试图结合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对文化概念的理解,从一个侧面时先进文化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同时,联系我国社会生活的实践(尤其是湖北地区的实际),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上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支撑。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生态的构成要素。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态主要面临着内部要素冲突、与外部环境冲突的双重问题,所以实现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文化生态优化需要遵循一元主导与多元化相统一、融合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词汇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词汇意义的形成受历史名著、历史政治事件、价值观、国俗语义、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社会生活实践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词义的确定必然关联着文化所赋予的意义.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词汇的文化意义、词语的搭配使用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只有文化敏感性强、文化底蕴丰厚的译者才能在实际的语境中准确地把握词义和词汇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继马克思之后葛兰西率先把市民社会的讨论引向了文化领域,而后,哈贝马斯、柯亨、阿拉托等人沿着葛兰西开拓的方向对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又作了深入地探讨。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认同“市民社会”指称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在此意义上进而揭示市民社会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有机契合点:重塑人的生存方式,实现文化现代化,从根本上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体育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论述,强调指出,对现代体育的理解,不能仅仅是对现代体育本身的理解和认识,而要从更深刻的体育的文化内涵的角度对体育进行诠解。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根基深厚,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的北方民族,在缔造自己民族的同时,也创造了异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有许多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尤以敦煌莫高窟和秦始皇兵马俑最为突出。在外来强势文化不断的冲击下,加强对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密切关注传统文化的嬗变实属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礼器,青铜酒器的诞生与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息息相关,反映出了以敬天祀祖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传统,本文通过对商代社会文化总体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商代青铜酒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伏羲祭祀变迁中的文化内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始终被历代所祭祀。在被祭祀的历史中,仪式的文化内涵不断发生转换。各个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统治策略、思想观念,决定他们对伏羲祭祀的不同政策取向。伏羲不仅被看作信仰主体,更多的是被当作某种历史记忆性资源,在现实社会中被选择与再造。  相似文献   

19.
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差异。传统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的“崇尚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的弊端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到来日益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