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沧是晚唐时期一位很有特色的诗人,也是一位被遗忘的诗人。他的诗歌以七律为主,尤其是咏史怀古诗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刘沧的咏史怀古之作,牢笼朝代的沧桑之变与人事衰落,以历史反映现实,映衬现实。给人以深刻的理性启示和认识,讽刺和告诫当朝统治者从中吸取教训。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晚唐的咏史怀古诗增添了别样韵味。  相似文献   

2.
晚唐咏史诗的取材与当时社会背景、审美风尚、诗人心态等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在晚唐倾覆衰颓的社会背景下,晚唐诗人的矛盾心态造成了他们偏重悲剧美的审美情趣,进而在咏史诗选材上也偏重"悲剧性",并从中反思历史、伤悼今时,把对史实的熔铸与意义的提炼结合得空前完美。  相似文献   

3.
晚唐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生于公元812年,卒于公元863年,他虽然仅活了五十二岁,可留下来的诗却有六百余首。这些诗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三大类,即咏怀诗,咏史诗和爱情诗。这里只谈李商隐的咏史诗。李商隐的咏史诗,有的通过咏史来劝诫统治者,有的以咏史而抒志。后者与他的咏怀诗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咏史抒志,虽是抒写情怀,但它是在咏史的基础上而借史抒志的,而咏怀诗却是通过借景、借物来抒写情怀的,细细品读作品,咏史诗中的咏史抒志和咏怀诗还是不难区别的。咏史诗中最突出的一类内容是通过咏史来告诫晚唐统治者,让他们能以历史为借鉴,不要重蹈历代统治者荒淫亡国  相似文献   

4.
中唐咏史诗注重现实关怀,其睛绪并没有像怀古诗那样伤感,而是逐渐趋于冷静与理性。在题材的选择上,对中唐王朝的兴衰更替表现出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中唐咏史诗由于其创作素材的特殊性,与其它类型的诗作相比较而言更具有自身的独特艺术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怀古咏史诗源远流长,《文选》第二十一卷即有咏史一类,王粲、左思、陶潜等人皆有成功的咏史佳作。在唐代,咏史诗得到全新的开拓和发展,堪称咏史怀古诗的黄金时代。一贯被人们誉为“集大成”的诗圣杜甫在咏史领域内创造性地发挥了他的创作个性。他以雄视千古、俯瞰全局的胸襟和气概,将历史和现实加以沟通,或借古喻今,或咏史抒怀,表达他对历史人事变迁的评价和对现实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咏史诗经过历代诗人的实践 ,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内容。由于晚唐的社会原因 ,咏史诗被注入了特定的内容 ,具有独特的表现方法。由于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等社会弊病和农民起义的冲击 ,李唐王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场社会的大变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此时 ,有理想和抱负的诗人追慕盛世 ,吊古伤今 ,为咏史诗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在晚唐众多的诗人中 ,杜牧是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他现存的 4 0 0多首诗中 ,咏史诗仅有2 0来首 ,但因其风格独特 ,在绚丽多彩的诗坛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杜牧的咏史诗有明确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咏史诗初期乃诗人读史而兴感慨,以韵语铺陈史事以鉴戒讽诵或借史抒发个人用世情怀;而怀古诗是由山水行役诗衍生而来,重在抒发感怀叹逝之情。咏史、怀古根本之别乃其内容、旨趣之异。怀古诗的出现影响到咏史诗的写作,随着两者的融合、互渗,对后代那些兼具咏史、怀古特征的诗歌再强分彼此,实无多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杜牧咏史诗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咏史诗演变的历史过程,我们认为它具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或阶段。一是狭义的,那就是单纯歌咏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它们大多以咏史直接命题,是最原始的形式和意义。在这类诗中,虽也有诗人的感怀和对现实的影射,但以对史实的咏叹为主,左思以前的咏史诗比较典型。一是广义的,除了狭义咏史诗,还包括那些对某一历史阶段的整体历史印象思考、探索的诗,以及立足现实、缅怀历史的怀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就是对历史现象的一种纵深透视,是咏史。本文便试图从广义的角度来探讨杜牧咏史诗的艺术特征。杜牧…  相似文献   

9.
晚唐咏史诗的创作是中国古代咏史诗发展的一个顶峰,对于其兴盛的原因,学界多将之与晚唐黑暗的社会现实及士子的悲剧心理相联系,从思想层面上探讨得反而不够。实际上,晚唐科举考试中儒学内容的增强,尤重史学,以及中唐文儒观念的流变及影响,是晚唐咏史诗兴盛的一个重要的儒学背景。明乎此,我们也更能理解晚唐咏史诗中强烈的现实旨趣,甚至于其“空言明道”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许浑七言律诗的主题内涵 ,除前人对其怀古诗给予关注和肯定外 ,目前很少有人对其整体概貌从内容上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从时事、怀古、边塞、隐逸、离别等五个方面对其七律的主题内涵进行初步探讨后 ,认为 ,许浑七律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晚唐社会现实 ,真实地记录了诗人的心路历程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的咏史诗具有现实感、时代感 ,它讽刺当代封建君王的荒淫昏庸 ,鞭挞现实政治中的丑恶现象 ,针砭晚唐统治者的用人政策。李商隐是一个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的诗人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的咏史诗是由晚唐日益衰败的社会现实、个人的坎坷遭遇以及咏史诗的发展规律促成的。李商隐咏史诗以封建王朝的兴亡和统治者的荒淫奢侈为题材,揭露和讽刺晚唐封建帝王乱政误国、腐化堕落、妄翼成仙的恶行,赞扬了英雄人物不屈服于邪恶势力而坚决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的咏史诗具有现实感、时代感,它讽刺当代封建君王的荒淫昏庸,鞭挞现实政治中的丑恶现象,针砭晚唐统治者的用人政策.李商隐是一个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的诗人.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的咏史诗是由晚唐日益衰败的社会现实、个人的坎坷遭遇以及咏史诗的发展规律促成的.李商隐咏史诗以封建王朝的兴亡和统治者的荒淫奢侈为题材,揭露和讽刺晚唐封建帝王乱政误国、腐化堕落、妄翼成仙的恶行,赞扬了英雄人物不屈服于邪恶势力而坚决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沈德潜的诗除了反映现实的诗作值得肯定之外,其诗集中大量的山水诗、田园诗和怀古咏史诗也同样具有特色,值得重视。沈德潜笔下的吴地山水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描写其他地区山水的诗兼李、杜、韩等人山水诗之长,并富有理趣。其田园诗熔铸陶诗和盛唐诸公田园诗之神,并能自开生面。其怀古咏史诗则使事典切,诗境浑厚,能翻出新意。沈德潜备受诟病的歌功颂德诗、应制诗在其诗集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即使是这类诗,也不宜一笔抹杀。研究、评价沈德潜的诗要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歌的创作主流是现实主义与怀古咏史,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又是怀古咏史一类。刘沧以其独具一格的怀古诗以及对诗歌意境的开拓,使得他成为继李商隐、杜牧之后,堪与许浑比肩的晚唐诗坛上又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17.
论咏史诗的寄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诗人对历史的切入点和对史料、史实的运用区分,咏史诗存在着传体咏史、论体咏史、比体咏史三类。而只有意含寄托的作品才称得上是比体咏史诗。咏史诗的寄托是诗人相对游离于史料,使史料成为作者寄托情志的工具才得以实现的。意含寄托的咏史诗在审美价值上要高于其他两类的咏史诗,在诗评史上也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推崇。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十年的咏史怀古诗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对历代名家名篇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些中小诗人的咏史作品也有了拓荒性的研究,元以上咏史诗创作发展演变的轨迹从宏观上得到一定的梳理,对咏史诗与其他文体创作关系的比较研究更加细致深入,并涌现出多部咏史诗研究的专著。然研究中也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以台湾中生代诗人方群三本诗集为讨论的焦点,可尝试探索诗人如何面向时代,并以个人的经验、记忆和想象跟时代对话。现代与古典、梦想与现实、西方与东方、文化与理想、民主与自由成为台湾中生代诗人的纠葛和关注的重点,表现在诗中就是题材的多元。通过分析方群二十多年来的作品,我们看到其乡愁、离散、孤独、疏离、欲望、贪污、污染等不同的主题,诗人关注台湾的社会和历史,也触及都市的文明和社会上的种种议题,展示出强烈的批判和反思精神,并借着诗歌创作写重拾自主的力量,追寻真理。  相似文献   

20.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宽魂?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这是杜牧的《春申君》咏史诗。咏史诗通常是有所寄托的。《春申君》究竟寄托了什么?这是一个较为复杂难解的问题。刘维俊同志认为寄托了对晚唐皇帝的同情。他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必须和杜牧所处时代联系起来。杜牧生活在晚唐,晚唐皇帝多为宦官所挟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