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理智与情感》中,理智的埃丽诺和感性的玛丽安是两个性格差异极大的姐妹,他们对这部作品中三位男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姐妹两人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但当妹妹玛丽安为自己的感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她的态度由感性逐渐转化为理性。  相似文献   

2.
国内对简.奥斯丁的译介和评述始于20世纪2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的主流思想强调文学的政治批判功能,奥斯丁基本被边缘化。“文化大革命”期间,奥斯丁研究完全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7年,奥斯丁才重新在学界得到重视。1989年之后的二十年是中国奥斯丁研究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术研讨渐渐与国外接轨,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从形式技巧角度切入的论文大大增加;在新的起点上展开了思想、伦理、政治、历史等方面的评论;女性主义或性别研究“应者”众多;文化研究前景广阔;除了专业论文以外,还有不少以随笔形式评介奥斯丁的文章。六十年来,我国奥斯丁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不足,也存在粗制滥造甚至剽窃抄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理智与情感》中,理智的埃丽诺和感性的玛丽安是两个性格差异极大的姐妹,他们对这部作品中三位男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姐妹两人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但当妹妹玛丽安为自己的感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她的态度由感性逐渐转化为理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奥斯丁自身经历的角度,分析奥斯丁创作的时代背景,18、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生活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要得到幸福,唯有寄希望于既有感情又有物质基础的婚姻,如奥斯丁笔下的女主角在感情和理性中寻找平衡,最后成为成功的家庭主妇。而奥斯丁42载的人生中,她并没有如她笔下的女主角那样在婚姻中找到幸福。反而依靠自己的写作才华,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奥斯丁本人的经历,预示了女性新时代的到来,摆脱婚姻的束缚,走出闺房,创出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作者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作品。简·奥斯丁在其小说创作中着力描绘了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和婚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选择了既简单又复杂的故事,简单是因为小说只涉及了一个主题——爱情与婚姻;复杂是因为小说围绕着这个简单的主题刻画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向读者展现了丰富的人类情感。本文旨在在赏析《傲慢与偏见》作品的同时,结合简·奥斯丁的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个人生活经历来分析简·奥斯丁所持有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6.
简.奥斯丁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小说家。她在《傲慢与偏见》中,现实主义的笔法下透出了不尽的浪漫主义情怀,她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塑造了许多人物,她把人物理想化,她崇尚幸福、美满的婚姻,向往自然、宁静的田园生活,这一切深刻揭示了奥斯丁及其作品的“理性其外,浪漫其中”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四种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中,其中以小说的包容性最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古典诗词。相对于现代小说和西方小说而言,将大量的古典诗词穿插于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中,也就使得中国古代小说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小说中大量的引用古典诗词,不仅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风韵,而且使小说变得更加雅俗共赏、意...  相似文献   

8.
英国女作家奥斯丁一生短暂,只完成了六部小说,这六部小说都以女性婚姻为主题,题材虽然狭小,却反映出奥斯丁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了奥斯丁笔下的女性婚姻:以结婚为目标的婚姻,以财产为目的的婚姻,虚伪的金钱婚姻,理想中的婚姻等。奥斯丁的伟大正在于她用小小的婚姻反映了宏大的世界,因为她描写的婚姻不仅折射了当时社会的金钱本质,还寄托着她对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对奥斯丁小说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然而,近年来国外学界新出现的对其作品的认知文学研究却未引起国内学者足够关注。本文从具身体验、虚构心智、文学达尔文主义、神经认知诗学四个方面评析当今国外学者对奥斯丁作品的认知文学研究成果。分析可见,这些成果都殊途同归地表明:在进行人物塑造时,奥斯丁对人物的意识、身体、情感的洞察和描述具有社会文化性、具身性和生物性,甚至可以说,她在文本世界塑造的虚构人物的"感知"方式与当今认知科学研究发现的现实社会人类的认知方式高度一致。正是因为她的人物塑造符合人类的情感需求和审美体验,才使她的作品二百年来一直备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劝导》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描写贵族出身的安妮因接受教母的劝导和恋人温特沃思解除婚约,八年后再续情缘的爱情故事。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奥斯丁后期创作的一些变化和发展。从理智与情感、安逸与冒险等角度探讨奥斯丁的小说创作在婚恋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观念及其发展变化,可以挖掘作者后期创作体现出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丁小说两性之爱的描写,实际上体现着对自我的理解。自我是在关注"他者"需求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女性长期以来的"他者"地位的矫正,应是在尊重现实和历史的基础上的自我实现。女性的自我,一位女作家的自我,是在坚定地捍卫自我意识的前提下,与周围的"在者"进行精神情感交流而实现的。这正是奥斯丁小说的女性话语的人文道德性和优雅。  相似文献   

12.
小说家哈代用他的作品来思考社会和人生,用小说的形式阐述他那个时代的哲学议题。维多利亚时期是理性与信仰交织的时代,哈代的创作深受其时代影响,加之作家本人接受过神学和宗教学教育,因此几乎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对人类理性的召唤。其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根源多是来自于人类天然的冲动和感性的执迷。用理性节制冲动,用仁爱克服感性既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哈代作品中贯彻始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14.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运用讽刺手法将小说主题——资产阶级的婚姻观,即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主要目地的婚姻一针见血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并重。  相似文献   

15.
论《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的婚姻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它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产阶级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她们对婚姻知之甚少并且缺少机会,她们的婚姻不是为了爱情,而是确保经济地位的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奥斯丁婚姻观的分析,揭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婚姻在社会中只是一种阶级融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通过班纳特的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面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问题.其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描写了四桩不同的婚姻,表达了奥斯丁对婚姻意度的不同看法,彰显出其理想的婚姻观,反映出其强烈的女性意识,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以往学界对她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可谓毁誉掺半。评论界一方面批评她缺乏对历史的观察与扫视,从而使文学题材局限于英国乡村的几户人家;一方面却被她作品中准确而精到的人性表达所吸引,指出她的文学作品中透露出一股稳妥从容的古典力量。她一生中创作了6部小说,她作品中关于爱情与金钱、理智与爱情的讨论在今天仍然极具价值,不断地吸引着后世的读者对其进行重读。她的人生经历对她的写作观、婚姻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她自己则在某种意义上改写与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历史。研究以一种熔炉的方式,结合其人生经历与文学作品来呈现她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9.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一生创作的6部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势利、愚蠢、虚伪、贪婪自私、傲慢无礼、自欺欺人的讽刺、揭露和批评,宣扬了美好的伦理道德。在奥斯丁看来,真诚、朴实、仁慈、仁爱、仁义、互让、宽容、谦恭、彬彬有礼等高尚的品格和道德修养是人类的行为准则。《傲慢与偏见》以婚姻问题展现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和习俗。  相似文献   

20.
陈清茹 《南都学坛》2003,23(4):63-67
近代小说理论家出于社会革命和启蒙的需要推行小说改良,虽把小说由不入流的“小道”地位提高到救国济世的地位,但传统文化的积淀仍然存有对小说的鄙视心理。因此,在理论追求中他们徘徊于理智与情感之间,在推崇新小说的同时又鄙视旧小说;虽然提倡通俗白话,但是在写作中喜用文言;虽然提倡学习西方小说,但是不愿承认传统小说的落后,事实上又对小说传统一脉相承。新小说的出现与失败都是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