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鼓舞着全国人民奋勇前进,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加倍努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胡耀邦同志的报告,开宗明义:这次大会的历史使命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博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热烈的拥护。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使命,有许多复杂的工作、繁重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去努力完成。其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向前进。报告中一系列有关经济战略的思想,正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提出的。十二大的经济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说“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我国在本世纪最后二十年内的战略目标:力争在这二十年内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7,100亿元(不变价格),增加到二○○○年的28,000亿元。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前景,也是一个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肩上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布了今后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就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同时指出:“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急,进行重点建设。”这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我们今后经济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坚决贯彻执行这一原则,将对经济建设发挥巨大的威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高涨。我国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它的优越性之一就在于,在经济建设上,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做到全国一盘棋,保证重点。恩格斯曾经预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下,“社会的生产无政  相似文献   

5.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急,进行重点建设”,鉴于当前我国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相对薄弱,“在八十年代,还必须在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必要的基本建设”,“以保证国民经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庄严宣布:“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中,我国经济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费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是党中央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作出的战略决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实现战略目标要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同时又是十分艰巨的,要求我们积极奋斗,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要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通常是指部门结构,有时也包括产品结构、就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这是一个鼓午人心的宏伟战略目标,它展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灿烂前景。 党中央提出的这个宏伟战略目标,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根据我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经过反复讨论、酝酿和科学的测算后确定的。这一宏伟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它既不是急于求成,也不是无所作为,既切合实际,而又富有远见,它与过去“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的“高指标”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宏伟战略目标。 党中央提出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这个宏伟的经济建设战略目标,在我区是否也能够实现呢?最近,我们根据三十多年来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国家今后对我区经济建设的安排进行测算,认为到二○○○年,我区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是有可能实现的。一九八○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95亿元,到二○○○年,只要达到380亿元,就实现了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也就是说,从一九八○年的今后二十年,我区工农业总产值如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为了使经济建设做到扎扎实实,不带水分,十二大报告十分强调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并且指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说明,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出发点,是经济建设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用十二大  相似文献   

9.
一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急,进行重点建设。”这既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规定了一项有效措施,同时也为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确立了一条重要原则。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这首先当然是个财力分配问题,即财力主要由谁来支配并决定其使用方向与比例的问题。但是,资金只不过是物资的货币表现,财力的筹集和支出也只不过是借以集中和使用物质财富的一种手段。所以,由国家对财力实行必要的集中支配和使用,必然也表现为国家对物力的适当集中支配和使用。不言而喻,由国家对财力和物力实行  相似文献   

10.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这是根据我国长期来在人口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和人口现状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人口问题之所以极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促进或者延缓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物价战略目标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和长期计划的重要内容,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正确地指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物价战略目标,这就是:“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大确定,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的问题。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原则,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今后二十年战略目标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我国现在人口正值生育高峰,人口增长过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十六大报告,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认真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深化对我们奋斗目标的战略步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我们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十二大批准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确定“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0年的七千一百亿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决定在战略布署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它完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客观趋势。本文拟就实现新的经济振兴为什么必须打好基础以及怎样打好基础等问题,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问题已为举世所瞩目。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所以,人口问题是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必须十分重视扩大劳动积累。”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将马克思积累理论运用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总结我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采取了着重发展消费品工业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全国城乡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工农业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党的十二大,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还阐明了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把它列为今后全部经济工作注意解决的首要的原则问题。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消费品工业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作的卓越贡献。其经济论著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大纲,而顾全大局保证重点,是小平同志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 一 讲大局,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75年,他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时,就以《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题阐述了大局这个战略问题,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和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邓小平文选》第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个设想,后来逐步发展为十二大确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伟大纲领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372页)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二大确定了我国二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重要原则。这一伟大战略部署,就是我们当今的大局。 “核心是经济建设”(第372页),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唯物史观,也是他高度重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原因所在。唯物史观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