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与经济》2001,(1):11-13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社会需求实施管理和调控,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国民经济开始走出短缺状态的束缚,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我区如何抓住一良好的机遇,进下发挥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民人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有技术变迁的方向与本国资源禀赋相一致,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近30年来,中国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的优势,推进非熟练劳动力增进型技术进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供给由无限向有限转变,“刘易斯拐点”临近,传统增长模式日渐式微;在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将向更具技术密集度的产业转移.在此背景下,中国技术进步的方向应由非熟练劳动力增进型技术进步向熟练劳动力技术进步转变;同时,避免向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转变,提高劳动报酬占GDP份额.  相似文献   

3.
居民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GDP=C+I+(X-M)),由于整个世界经济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使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了影响,所以我国明确提出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由短缺时代的资源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消费需求约束,决定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变为市场需求规模.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不同层面对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解剖.认为增加有效供给,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缺口错位",是扩大有效需求的有效途径.主张将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转向刺激供给,由需求导向型经济向供给导向型经济转变.为了增加有效供给,必须冲破需求约束,推动国企改革.通过对国有企业产权资源进行所有制整合,加快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经理市场,引入激励机制,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信息短波     
中国经济由计划周期转向商业周期。由中国社科院宏观学科课题组提供的最新课题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总量态势正在由计划周期向商业周期过渡之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的增长一般不会碰到需求的限制,而会遇到资源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短缺常态。不仅如此,由于政府高度垄断和全面控制,经济总是在过度投资和过度生产的两极中来回措荡,加上计划控制是一种外在约束,其调节反馈不够灵敏,使得问题更加突出,经济波动的幅度更大。这是计划周期的一般特征。在市场制度下,由于经济潜在总供给的水平相对较高,需…  相似文献   

6.
由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目标,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作为认识和描述社会现象有力武器的统计,必须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解决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进行定量评价的问题。本文拟就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指标设计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科学的正确的有战略远见的重大决策。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采取什么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体现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可以有两种思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基本保持原来的低效率和利用程度条件下,主要是靠增加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8.
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统计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既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使建筑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如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等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实行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两层含义:第一,从扩大再生产的途径考虑,粗放型,即扩大再生产是…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根据1991年1月-1999年12月中国进口、出口与总产出等月度资料,对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分期协整检验,结果发现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同时期的关系有所不同.1991年1月-1995年12月期间进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出口与经济增长负相关;1996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则都正相关.这同时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现在已摆脱供给约束,正在向需求约束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浙江经济增长经历了由投资驱动向投资和消费双驱动的转变,但是浙江的消费率总体仍然偏低,近几年都在50%以下,不仅同80%的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多百分点。其中,反映居民消费需求的平均消费倾向仍呈逐年走低态势。消费需求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为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虽然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至关重要.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投资连年保持了较快增长,已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但随着投资的快速增长和投资规模的扩大.这种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对资源、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必须正确处理好投、资、消费、净出口三者的比例关系,逐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择其主要因素,着重阐述了制度创新与体制转轨、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结构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统计工作与之相适应,也给统计发展带来新机遇,并将促进统计发生深刻变革。1统计观念的变革。(1)统计的功能。集约型经济增长将更加重视统计信息的作用,认为统计信息不仅是决策依据、管理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资源,一种生产要素,能够创造财富,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市场与调控经济。(2)统计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要求统计体制多元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由市场配置,供需和价格由市场形成,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活动的方式不同,经…  相似文献   

14.
投资既创造需求,又创造供给,增加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投资增长的速度.荆门市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在荆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总需求角度而言,经济总量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构成,即常言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驾马车”中投资与消费是内需,净出口是外需,我省是一个典型的需求净流入省份,内需比外需更重要,内需对经济成长的作用比外需更大。“九五”时期,浅国结束了短缺型经济时代,商品市场实现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均历史性转变,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加深了需求不足的矛盾,为此,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经济循环”的内涵特征构建了一个理解双循环的分析框架,从企业间中间产品供给循环和对企业的最终产品需求循环视角测度了我国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循环,并通过结构分解分析(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方法探究了双循环视角下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显著特征,国内循环占比超过74%。供给端双循环中,内资企业间循环和内外资企业间循环占比在上升,而国内外企业间循环占比在下降,但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需求端双循环中,国外对国外企业的最终产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仅次于我国对内资企业的最终产品需求。SDA结果表明,国内循环发挥了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国内循环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始终保持在76%以上,尤其是需求端我国对内资企业的最终产品需求和供给端内资企业间循环的贡献度表现突出。和内资企业一样,外资企业也在促进内外经济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为内外资企业间循环不仅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认识,也为解释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  相似文献   

17.
一、工业化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工业化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观点:(1)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工业化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其原因是国内需求的变动,工业产品中间作用量的增加,以及随着要素比例变动而发生的比较优势的变化。或者说,工业化是指以各种不同的要素供给去满足类似的各种需求增长格局的一种途径。(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相似文献   

18.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涵义1.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内涵型指眼光向内,主要依靠技术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3.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八大现实意义高投入、高消耗、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用电量等指标,简要比较浙江与全国及部分主要省市在电力消费与GDP增长关系上的差异,指出浙江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要较高、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对能源的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提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力促扩大内需拉动等提升浙江经济增长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转型中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妍  王毅  李腊生 《统计研究》2000,17(11):44-48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卖方市场格局已被买方市场所取代;过去长期担忧的单一的通货膨胀局面已让位于近年来对通货紧缩局面的拯救;需求问题首次成为人们聚焦的胜过供给问题的热门话题。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货币发行保持相对稳定,需求稳定始终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从需求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最终消费需求、资本形成需求、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三个部分(政府支出按其用途分别纳入对应部分),其中最终消费需求和资本形成需求构成经济增长的国内需求,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则为经济增长的国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