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间金融一直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议题。西方经济学对民间金融的研究以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经济学和麦金农的金融压制理论为代表。国内学者多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其演变过程。在经济学解释民间金融改革进程的背后,隐含着"理性人的假设"、"法律规则的真实实现"和"历史的有效率性"三大理论预设,这种预设,未必与中国社会的实践情境相符合。从金融社会学的视角重新解读民间金融,将从一个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影响民间金融的社会因素和其历史逻辑。这种视角转换,不仅带来社会学自身的理论发展,也具有改变金融现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健男 《江汉论坛》2006,35(4):55-57
本文探讨了金融功能的基本性质,并在分工、交易的框架下基于经济增长的历史逻辑演绎出金融功能的发展轨迹,进而表明金融功能的内生性特征。在经济增长步入需求推动因而越来越受到市场条件约束的历史阶段,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由此延伸的含义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企业家创新、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适宜的资本市场环境,应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金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是在制度供给绝对约束状态下开始的,可纳入金融制度创新范畴的改革主要有:“三次制度性的创新分离”等八项内容;“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取向”等七大特征;制度创新的绩效表现为“推动了金融发展、影响了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推动了制度需求和供给的互动”三个方面。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定位,但有不少举措在定位上值得分析。金融改革的实质在于改革金融制度、金融结构、金融运行方式:“只有改革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措施才属于改革的范畴”;“资金性质要从资金产品化变为商品化”;“由国家垄断信用向国家调控信用制度转变”。金融发展的关键是实理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而优化配置的基础是金融结构合理化。金融开放的实质是利用两个市场。金融制度改革必须关注现代金融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增长,这与中国在长期处于金融抑制条件下的高速经济增长颇为相悖,中国金融抑制下的金融漏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金融改革,必须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何德旭  张雪兰 《中国社会科学》2023,(5):26-46+204-20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在剖析金融支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机理的基础上,从系统循环的视角讨论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的思想根源;解构金融改革如何以制度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刻画如何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以恰当的政府干预与制度约束阻遏宏观金融内生不稳定状态、抑制渐进性改革进程中的结构性套利机会,以内外兼顾、激励相容的“大禹改进”策略设计,构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金融安全屏障,为理解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众多发展中国家在走向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实行了金融压制政策,从长期观点看,抑制了经济增长。我国在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改革,并未走出金融压制,利率、汇率管制及信贷配给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效应逐步显现。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金融竞争,金融深化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金融危机在给亚洲国家造成痛若的同时 ,也提供了一些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益的经济教训。回顾金融危机 ,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有着特别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金融制度安排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选择——金融自由经和金融管制的利弊分析和评价 ,揭示金融管制和传统的金融自由化理论由于其内在的缺陷都可能累积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但是经济的全球化使行金融自由化成为必然和趋势 ,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自由化理论。同时 ,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提出了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哲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金融领域和金融学科,明确地提出了金融哲学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金融哲学规律的概念,并把金融哲学规律概括为“三大规律”,即经济增长与金融主导变化规律;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规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规律。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金融的产生、发展和创新,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争论不止,并最终形成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出发,探索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所应采取的金融政策,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融理论新范式:非线性复杂动力学金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学、信息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科学的不断发展,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也在不断革新.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理论采用有限理性人、分形、混沌等非线性研究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更能准确地揭示金融市场运行演化的规律,是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未来的发展方向.非线性复杂动力学金融理论在研究范式、理论内容上对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进行了创新,对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完善和修正,为我们更好地研究金融市场运行演化规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很多学者开始对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进行深入的考问,对金融监管理论、模式、体系、制度和金融监管政策进行系统研究。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市场自律有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现阶段宜采取牵头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待条件成熟时将监管模式由牵头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政府审计对我国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免疫作用,对现行审计政策、金融审计进行定性研究,对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取得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运用政府审计政策,能够发挥国家审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免疫系统”功能,来防范和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遗憾的是许多专家学者混淆了两者,更有甚者误将财务治理当作财务管理理解,错误地将两者统一起来。财务管理和财务治理确有统一之处,但不要忽视两者的对立面,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才是正确的。本文从分析比较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的概念着手,用定性方式对它们加以描述,阐述了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的内容,说明了财务管理和财务治理的目标理论,从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阐述了它们构成财务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论公证在我国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宁 《河北学刊》2001,21(1):121-124
信用风险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防范我国的金融风险要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的多元金融监管体系,公证在金融监管体系中可以发挥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有必要引入公证这一社会中介模式。应当进行金融公证立法,以充分发挥公证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云 《阴山学刊》2004,17(1):106-113
按法理学有关法律部门调整对象单一性的理论,金融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由金融调控法、金融监管法以及金融交易法等三部分建构。但长期以来的经济法学研究忽略了这一点,尤其是表现在宏观调控法研究上,轻易把性质迥异的金融监管法或金融交易法划入调控法范畴。鉴于此,我们必须对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差异作一定区分,以求对金融法与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之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张凯程 《理论界》2014,(1):90-92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接轨与国际化资本竞争,现有的金融分业分管的机制必须作以修正。现有的架构下,政府对于金融分业分管却有一定范围内的开放,但受限于我国的基本法律体制,一定范围内的开放反而无法有效达到金融发展与监管的目的。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现况,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引进,建立专一的金融监管单位,有其必要存在,且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是以拥有一个强大的、发达的区域金融体系为前提的。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呈现出弱势,多种迹象表明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滞后主要表现在现行的金融体系不合理、金融资源严重不足、区域金融风险较大等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与财务困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引致财务困境问题不容忽视。从我国对外担保法规不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弱化、银行等金融机构监管不力以及融资渠道狭窄等角度,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引致财务困境的必然性。我们选取了1998—2003年被ST的所有公司中存在对外担保情况的106家公司及匹配的106家非财务困境公司作为样本,运用逻辑回归方法,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公司对外担保与其财务困境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金融调控关系中,无论是受控主体还是调控主体,仅凭各主体的内在良心去调适自身的行为,都可能偏离调控目标。金融调控法律制度是调整金融调控关系的正式制度安排,其构设需紧扣相关主体的行为规范。经济伦理是指经济行为符合一定规范、标准和原则的价值取向;政治伦理则作为政府职员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完善可秉承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增加了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但在实践中尚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依据、妥善解决退出金融机构的债权问题、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