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肖小月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2)
英美新闻标题为学习者提供了一条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研究英语标题语言在选词、语法、修辞美上的特色,能帮助语言使用者正确理解英语标题,选取阅读新闻,同时还能提升语言修养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肖燕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2):72-74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新闻标题的功能更加强大,其多样性和独立性已得到体现并被确认.而我国1000余所高校的校报是高校主流文化的代表,同时又是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高校校报新闻标题语言特色的分析,探讨"读题时代"高校校报的新闻标题特征及制作方法,以期提升校报的质量和品位. 相似文献
3.
马丽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69-71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它对传播信息、沟通读者、引导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者选择新闻,首先是从选择标题入手的,报纸争取读者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始于标题的竞争.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的确立,是一个艰苦而又带有灵感的形象思维创作过程,标题语言作为形象思维的物质外壳,要求准确鲜明、新颖醒目,因此,制作新闻标题要在语言的锤炼和修饰上下功夫.从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列举了制作新闻标题经常采用的修辞方式,对拟制新闻标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小月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1-113,118
标题是新闻的浓缩和概括,具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从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角度赏析中英新闻标题的修辞特色,有益于有效阅读,也有助于提升语言修养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面对报纸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实,国内许多都市报纷纷走上了主流化转型的道路。《楚天都市报》于2007年6月底也作出战略转型的重大抉择,以“责任媒体、百姓情怀”为办报宗旨,增强对时政、经济、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力求在品质品位、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等方面更上层楼。通过选取《楚天都市报》2010年1月份双日头版以及2006年3月份双日头版的新闻为研究对象,运用量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式,可以推知该报主流化转型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郝转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62-64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是他所有作品中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都堪称是最完美之作品,体现出他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运用一系列的艺术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长短句并用、人物的本色语言、重复与对偶等等,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韩自波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
《西游记》人物的语言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大量俗语的运用形成了生动幽默、活泼风趣、流畅滑稽、明快诙谐的喜剧风格,显示出浓郁的世俗化风气;类似童话语言的特性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童趣,富于童话的诗意和美感;声口毕肖的对话语言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邱越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5,18(3):410-416
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详细分析了《楚天都市报》在导入期、成长期及成熟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作为。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媒体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找准定位,求索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邱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410-416
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详细分析了《楚天都市报》在导入期、成长期及成熟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作为。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媒体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找准定位,求索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李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109-112
<野草>大量采用梦幻、暗示、讽喻等表现手法,想象奇崛高超,语言醇美隽永,诗意浓郁,声色兼备,使这部散文诗集至今仍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彩,就文学的艺术性而言,诗情美、画意美、音乐美是<野草>语言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密集传播和国际舆论传播新形势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播音语言在传统的播报式基础上呈现出诸多新样式和新特点:播报融入新语气、表达样式多样化、增加实时评论;口语化播报增多、大量应用新词新语、地方台方言播音增多等。 相似文献
12.
对电视新闻播报风格多样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93-98
在这个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新闻媒介已进入到个性化分类细化的阶段,电视新闻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定位明确、个性鲜明、风格多样的局面。为了最大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争夺受众群,电视媒体在进行新闻改革的同时,应努力地发展完善多样化的新闻播报风格,重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吴定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151-15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日益多元分化和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从社会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和文化娱乐新闻等方面,为都市报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报道题材,促使都市报的新闻来源市场不断形成与成熟,这是近年来都市报得以横空出世并笑傲江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赵虹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76-79
《中国日报》和《21世纪报》是两份在大学校园中阅读率较高的英文报纸,但是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利用这两份报纸,尤其是在阅读新闻报道时对两者的差异没有较全面的把握。就两份报纸在新闻价值、新闻报道方式、国内新闻报道选题、政治倾向、新闻标题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认为《中国日报》具有注重严肃话题、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重视国内新闻报道、政治倾向明显、标题语言和文体比较正式等特点,而《21世纪报》则注重提供学习资源,很少涉及政治话题,一般不对政事发表明确的态度,标题新颖诙谐。分析的目的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指导其更好地利用这两份报纸。 相似文献
15.
石义彬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2)
新闻语言是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是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反思的结果,是一种“受众的语言”。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依赖于社会实践,它的面貌总是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贾君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37-138
新闻传播的社会性和语言本身的全民性决定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然而由于使用语言主体的介入,并服务于特定阶层,新闻报道必然通过所使用的语言流露出个人或集团对所发生的事实的倾向或态度.从语言运用的层面看,新闻语言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积极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冬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5):50-52
电视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表意功能区域化、语言质量精良化、表达风格客观化是电视新闻传播中语言的重要特征,这是电视媒介特质作用的结果。与上述特征相对应,电视新闻传播中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与图像并驾齐驱、互为语境、协调一致地指向预定的交际目的,实现预定的传播意图。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在媒体中的角色缺位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其中与媒体对农民工的主动关注程度有很大关系。本文以《楚天金报》为例,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该报在农民工报道中的可取与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都市报媒体应当强化其人文精神、融合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服务意识,改进农民工报道的效度,切实有效地推进农民工权益的维护与表达,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都市报媒体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的真实是通过语言世界对客观世界进行构拟的真实。不同阶段的语言构拟,使新闻在制作、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与原始事件的客观真实产生了一定的差距,这是语言构拟的主体(把关人)对上一环节构拟出来的"真实"进行主观过滤的结果,而讲究新闻真实就是要在这一次次的不断的"构拟"中寻求主观与客观的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