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以两缺口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一国储蓄投资失衡如何影响该国经常项目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我国储蓄投资失衡、经常项目失衡的现状,并运用Eviews协整分析,检验了两缺口模型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适用性,并得出结论: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失衡决定外部失衡,外部失衡不过是内部失衡外部表现。针对我国目前以内、外部失衡现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提高消费水平、完善资本市场机制以减少储蓄;二是保证投资需求稳步增长、调整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
由于国际分工的影响,我国成为一个工业品生产与出口大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了我国经济的外部失衡。我国经济的外部失衡主要是由经济内部失衡导致的,包括储蓄率过高,消费不足,投资过热等。因而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因素为:我国的消费(C)和投资(I)和储蓄投资差额(SI)。但是如果从中长期来考虑的话,汇率因素无疑也会对外部失衡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根源在于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和特殊的财税分配体制下形成的中国经济的高投资、高储蓄和低消费。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思路应该是标本兼治。治标要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和稳中有升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治本则要采取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严格控制投资规模盲目增长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区域化横截面数据,对当前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动态的定量研究,模型显示了导致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的首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定性分析.提出了解决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对策,同时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温州和苏南两大经济发展模式对投资与消费失衡的不同影响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储蓄——投资失衡与国际收支双顺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我国国内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在存在过剩储蓄的情况下又过度依赖外资,这种国内储蓄一投资失衡的状况是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资本市场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内需不足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的原因,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常账户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内部失衡,特别是内部结构失衡的外在表现,其源头是金融市场效率差异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的不同。文章首先通过构建生产性投资与创新投资对产品市场均衡影响的理论模型得到:当融资约束导致生产性投资发生变化时,产品市场因受到生产投资边际产出以及R&D投资等影响而导致经常账户失衡;其次,通过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生产性投资与创新投资两种不同类型的投资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不同,R&D投资要比生产性投资更具有持续性,因而一国政府应该合理分配生产性投资和R&D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对我国一些家庭在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上的失衡现象进行积极地理论反思,提出了"解决现代家庭人力资本的科学投资,关键在于实现家庭主体投资理念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教育经费一直在增加,但教育投资结构仍存在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性质教育投资上。本文通过揭示这些教育投资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提出了调整我国政府教育投资结构性失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宏观经济过热的形成机理和判别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过热与正常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正常经济增长的投资来源于储蓄率上升和自愿储蓄的增加;而导致宏观经济过热的投资来源于信用扩张所导致的挤占消费、强制储蓄。前者将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后者则将导致一个经济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波动过程。目前,我国的投资膨胀、信用扩张和少数生产资料涨价并未达到导致强制储蓄挤占消费的地步,宏观经济并未过热。但不良资产的上升和外生因素引起的信用扩张失控仍有导致经济过热的风险,因此,应采取结构性政策,通过既鼓励又限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方面要保护正常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宏观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制约因素的变化,扩大内需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已显现出不良迹象,主要是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过缓,储蓄增长势头过猛。从利率、投资、消费、储蓄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找出经济增长的途径,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国经常帐户赤字持续扩大并不断创出新高,全球经济失衡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引起这一轮经济失衡的原因则存在着不同的理论解释.美国国内储蓄不足论、美国经济强势论、全球储蓄过剩论、中心-外围论、全球化加深论是对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现象最主要的成因分析理论,但任何一种理论都存在着相左的观点或证据,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远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所以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前的总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是当期总需求小于当期总供给 ,但其原因可以是总量性的 ,也可以是结构性的。通过对九十年代以来的三次产业部门的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实证分析 ,可以证实影响当前总供求关系的主要不是总量问题 (即需求萎缩 )而是结构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 ,一直严重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结构失衡的现状 ,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当不仅扩张有效需求总量 ,更要调整供给结构 ,只有调整供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均衡是就区间外部而言的,在区间内部仍然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失衡;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就业失衡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失衡,市场机制对之无能为力,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亦无法对其发生作用.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对社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它使社会就业对供求总量波动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粘性";使市场机制对社会就业的调节空间减小;使政府调控社会就业的重点二元化;使个体经济在缓解就业失衡压力、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占有了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反语研究的现状,指出以往的理论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不能构成反语形成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容易导致反语的概念无限扩大化。因此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侧重探讨反语的诱发条件、区分机制及本质特征,进而得出结论:反语的识别与理解应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语用推理过程。其生成涉及三个变量:再次提及期望Cs^;隐性的展示言者的期望?;交际双方共识的反语语境。认知心理失衡是反语的诱发因素,而言语内部的失衡则是反语的本质特征。本文最后以言语失衡性特征作为基点,以关联原则为导向,尝试建立一个反语的交际模式,试图以求最佳、最简地解释反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金融规划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在构建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VEC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2009年-2012年的国民总储蓄和储蓄投资差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阐述了我国未来宏观经济仍存在经济结构失衡的风险,并提出改善宏观经济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98年财政扩张以来,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宏观经济特征更加明显,高投资的效率约束导致投资的自我膨胀,而消费能力、动力和环境方面的问题造成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内需结构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农业生产方式、国家农业政策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贷款投放存在着结构性失衡问题。我国农业的内生贷款需求小于贷款供给,存在需求抑制;而乡镇企业受其自身经营、信用状况以及国家扶持政策退出的影响,其贷款内生需求大于实际供给,存在供给抑制。农村正规金融的结构性失衡导致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上升,政府干预成本增加,农业生产率提高缓慢,乡镇企业贷款难以及农业贷款外流等。  相似文献   

18.
探险旅游因其危险性、专业性和刺激性等特点对旅游活动的风险防范、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提出了较高要求。我国探险旅游在这些方面均存有不足,供需失衡为主要诱因。我国探险旅游的供需失衡表现为市场需求与有效供给的失衡、产品构成与旅游期望的失衡、组织方式与安全需要的失衡。应通过规范市场供给、加强探险旅游产品开发、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探险旅游需求、帮助旅游者正确认识自身需求等措施,可使供需失衡问题得到消除或缓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消费率最低和投资率最高的国家,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文章对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发达国家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需求结构的新变化及其表现形式,具体分析了国际需求结构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中国总需求结构的调整和转变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心理失衡是指个体未能及时处理好自身思想上、情绪上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心理倾斜,它是大学新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文章列举了大学新生心理失衡的表现,分析了导致心理失衡的外界环境因素及个体心理因素,以及如何对心理失衡进行预防、诱导、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