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經济学界正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特別是人民公社化以后商品生产和价值規律问題展开热烈的討論,根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結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設实踐,全面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这些问題,不仅有理論意义而且也具有重大的实踐意义。我們仅就价值規律对人民公社商品經济的作用間題,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以供討論参考。 相似文献
2.
郭威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4)
一、导言馬来亚的地形好像一片树叶的梗子,作为一个半島从亚洲大陆伸入印度洋和南中国海之間的海面上,它就处在这根梗子的下梢。它是由印度到中国的航路所必須經过的地方,也是由中国到歐洲的航路,若是取道紅海而不繞行遙远的好望角的話,所必須經历之处。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起,中国和印度就成为歐洲殖民主义者在东方的两大自标,所以在他們向亚洲入侵的时期,这个地区,尤其西部海岸一带,曾經是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者钩心斗角、互相搶夺的場所?罄从⒐趁裾邟镀湎冉馁Y本主义优势,击敗了他的对手,于十九世紀末期將全面馬来亚地区置于他的魔掌之下。 相似文献
3.
葛家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2)
自从政治經济学教科書俄文第二版肯定了在社会主义經济中同样存在固定资產无形耗損(精神磨損)范疇以后,无論对这个范疇的經济本質方面或經济計算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值得進一步明确。例如: (1)無形耗損的意义,本質及其在不同社会中(特別是在社会主义中)的作用与后果; (2)如何通过貨幣額來测定無形耗損的大小; (3)無形耗損和提前更新的損失有無区別; 相似文献
4.
陈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36-42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对资本主义体系缺陷的反思。文章在定义资本主义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为计划体制,即传统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代替市场并主导投资的基础上,探讨了两种体制的优缺点:如果资本主义的问题在于经济危机,那么社会主义的问题在于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出现经济危机情况下,政府以直接参与投资的方式干预经济则应是有节制的并要及时退出。 相似文献
5.
韩翼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5)
中国共产党“二大”以后,李大钊一方面积极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另一方面,又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我党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大目标。李大钊认为,从当时的形势看,从理论上加强社会主义的宣传,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就世界来讲,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荒乱”,给人们以深刻的教训,使他们“深省”社会“不可不急谋改造”,而改造的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新局面,必为带着社会主义的倾向的局面,是确切无疑的。”但是,一般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尚欠明了”,而社 相似文献
6.
李建军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在十年来的改革实践中已取得了初步成就。但目前,仍有不少人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文化遗产的问题上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可不可以借鉴、怎样借鉴、借鉴些什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殷焕举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10-12
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它具体表现为三种关系 :双方的对立关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共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8.
孟凡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79-82
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从目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现状看,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看,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同一的一面,并把对立和同一两种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三个统一的原则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原则,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的原则,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曹亚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5):492-497
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两个不同且相互联系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和起点 ,而在不同的时代 ,全球化的侧重点和内涵是不同的。全球化以资本主义为开端 ,它与资本主义相辅相成。但是经济全球化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 ,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各种矛盾 ,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时 ,经济全球化给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各种基础 ,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1.
曹亚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2,15(5):492-497
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两个不同且相互联系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和起点,而在不同的时代,全球化的侧重点和内涵是不同的。全球化以资本主义为开端,它与资本主义相辅相成。但是经济全球化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各种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时,经济全球化给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各种基础,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2.
石玉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188-189
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阶段总伴有社会主义的发展。迄今,资本主义已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四个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依次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最终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对战后衰退的分析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无论主张哪种学说和属于世界上哪个地区的人们,都想利用这种分析来控制現代資本主义,使其沒有周期性危机而发展到某种程度。約在1957年下半年,大部分輿論界认识到美国行情上升期中断了。各种征象証实衰退已經发生,而且这种衰退是属于一定类型的。 相似文献
14.
张雷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3)
[主持人语]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错综复杂的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着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精神文化和生存条件带来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矛盾的尖锐冲突影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并始终伴随着这一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进程和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从凯歌行进到跌入低潮,无不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因此,如何认识当代资… 相似文献
15.
16.
王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3)
《哥达纲领》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共产党左派——爱森纳赫派向拉萨尔机会主义作无原则让步的产物,通篇充斥着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马克思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深刻地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宣扬“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反动谬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总产品的分配,首先必须扣除“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时还要在剩下的消费资料里扣除“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 相似文献
17.
18.
李慧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1):64-66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的产生、发展及运行规律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必然联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不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基础,也不是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区别的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是由执政党性质和社会价值观以及国家政权性质决定的,其本质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发展目标不同,服务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9.
张永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1)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调节社会生产的形式上有某些类似,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本文从其产生的条件、所处的地位、追求的目的和所起的作用这四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和论证。作者认为,那种借国家干预的作用来粉饰资本主义的观点,就其思想倾向来说,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潮。 相似文献
20.
朱洪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Z1)
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是一个复杂而且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从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开始 ,中间经过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再发展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论 ,最终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一历史课题。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艰辛探索的经验教训 ,不仅有利于指导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而且也攸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正确制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