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来听一个故事:一天,纪晓岚去友人家向友人的太夫人祝寿。纪晓岚没有带什么礼物,就说吟首诗以示祝贺,第一句一出口满座宾客都大惊失色:“这个婆娘不是人。”纪晓岚继续吟道:“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这才笑了。谁知第三句竟是“生下儿子去做贼”,宾客的笑容顿时转为惊愕不解,主人也是怒气横生。等纪晓岚吟出第四句“偷得蟠桃献母亲”,一时之间,满座雀跃,赞叹不绝。  相似文献   

2.
刘亮 《社区》2014,(23):18-18
在民间传说中,在现在的电视剧中,清代的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他与和坤针锋相对,时时伺机捉弄对手,出他洋相。然而历史并非如此。据史书记载,真实的纪晓岚“貌寝短视”,“貌寝”指相貌丑陋,“短视”就是近视眼。这位大学士不光有这些缺点,而且还有口吃的毛病。作为纪晓岚上司的乾隆对身边近臣的要求不但要机警敏捷,聪明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帅气,和坤、于敏中、福康安等人就是如此。所以,纪晓岚的“先天不足”让他受了不少窝囊气。  相似文献   

3.
二月河 《社区》2009,(26):17-17
纪晓岚在我心目中属于中性性格.但在社会形象中他倒是开放型的人物。他的风雅、多才、善谑、诙谐确是第一流的。这大大帮了他的忙,使得他更加可爱。 我最早接触到纪晓岚的材料是在“文化大革命”后《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上,说他陪乾隆木兰秋弥,乾隆不小心从马上摔下坠进泥淖,陪驾的纪晓岚也就从马上一头顺势滚进泥中,比乾隆更其“不幸”,更其狼狈,更其观瞻不雅!  相似文献   

4.
李晨 《山西老年》2012,(3):23-23
北京南城虎坊桥东路北有一处名人故居,清朝著名才子纪晓岚曾在这里居住。它是一所两进四合院,东侧紧邻的中西式四层卷棚顶楼房即晋阳饭庄。纪晓岚去世后,其后人将宅子售出。上个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曾居住该处。时称“刘公馆”。  相似文献   

5.
纪晓岚又名纪昀,乾隆甲戍年殿试后,以文学特长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皇帝倜傥风流,性喜游山玩水。一次纪晓岚扈驾巡游,行至一江边,皇帝突然向纪晓岚提问:"爱卿!自古以来,忠臣不怕死,可信乎?"纪晓岚立即回答:"当然可信。""爱卿也是忠臣吧!"皇帝说罢,神色庄重。纪晓岚此时心中忐忑不安,心想皇上何出此言?慌忙回答:"臣赤胆忠心,效忠陛下,纵  相似文献   

6.
从奋笔歌颂统一西域、诗谶与砚铭、一个人与一个部落的东归等诗文,论述了纪晓岚流放前后与新疆的关系,指出其反映了纪晓岚思想中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执着的爱国之情。人们往往以点缀盛世、取悦君主的歌功颂德之作来讥贬,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7.
纪晓岚是清朝著名的才子,他才恩敏捷,铁齿铜牙,名气很大。  相似文献   

8.
步雄 《北京纪事》2011,(7):94-97
一代才子纪晓岚已故去280多年了,他的后人们现在哪里?本系列报道将以连载的形式分别讲述纪晓岚的嫡传第五世孙媳纪李树慈、六世孙女纪根沛、纪根懿、纪根藩以及七吐孙纪次龙、纪烈平等人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经历跨越了白上世纪30年代末,纪氏大家族解体直到今天的半个多世纪。其间,儿多坎坷、几多感悟、儿多慨叹!  相似文献   

9.
洪烛 《北京纪事》2009,(8):71-74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使纪晓岚这位清代的大学士颇有点咸鱼翻身的架势,仿佛又活了过来。虽属戏说的风格,却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很传神。再现也罢,误导也罢,总之使老百姓备感亲切。真实的纪晓岚究竟是什么模样——似乎已不重要了,活跃在荧屏上的是他两百年后的替身,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清宫  相似文献   

10.
郑元鹏 《社区》2012,(14):8-9
古代中外有很多关于通信的有意思的故事,小小的文字彰显出大大的智慧,在今天读来还是令人觉得妙不可言,对古人的才智由衷地敬仰。 以物报信救急情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个《四库全书》的编纂主持人纪晓岚以物报信的故事。纪晓岚的好友卢见曾被人告发大肆收受盐商贿赂,乾隆皇帝想派人去查抄他。纪晓岚知道此事后,就想去通知卢家,但他又不敢留下把柄。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一个“高招”。他拿出一个信封,在里面装了一把茶叶,又放进一小撮盐。里外一个字没写就封好,速速派人送去了。卢见曾看到这封信后,开始不解其意,后恍然大悟:这是隐喻朝廷要“查”(茶)我这个“盐”运使啊。于是,他马上转移了家产。次El,乾隆皇帝派人包围并搜查了卢见曾的家,  相似文献   

11.
朱文杰 《老友》2011,(10):45-45
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一字诗”与“半字诗”,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日偶见江心一艘渔船,船上渔夫正在垂钓。乾隆触景生情,令身边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纪晓岚稍加思索就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相似文献   

12.
逸民 《社区》2005,(1):42-44
这几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连续热播, 让纪晓岚这个原本有些冷僻的名字,顿时家喻户晓起来。不仅如此,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纪晓岚故居,也随之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各家旅行社推出的老北京游览路线中重要甚至必要的一站。即便是在淡季,这里仍然人头攒动,热闹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北京的名人故居很多,但都历尽沧桑,要保留下原貌几乎不可能。 几年以前,在修建广安大街时,纪晓岚的六世孙纪清远和季羡林等专家学者联名     2001年10月 9日,北京市文物 局组织有关人员 开始对阅微草堂 旧址进行修缮上书,要求恢复…  相似文献   

13.
张雨 《老友》2011,(10)
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一字诗与半字诗,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日偶见江心一艘渔船,船上渔夫正在垂钓。乾隆触景生情,令身边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纪晓岚稍加思索就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  相似文献   

14.
梁淼 《淮海文汇》2011,(6):47-47
最近偶尔看到有关纪晓岚的一则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次,散朝的时候乾隆突然兴致来潮,叫住刘墉说:“刘爱卿,我今有一题,你仔细想想,明天上朝时回答我。”刘墉称是。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     
肖复兴 《社区》2013,(23):32-33
中国文人中,我第一个听说的是纪晓岚,那时候,我也就刚上小学。原因很简单,我父亲是河北沧州沧县人,纪晓岚是沧州献县人,两县离着不远,父亲便以为是老乡呢,很为家乡有这样一个编撰过《四库全书》的大文人自豪。现在想想,那种自豪没来由,纪家肖家,插在祖坟上的香火差远去了,父亲多少有攀龙附凤之嫌。  相似文献   

16.
大海 《山西老年》2009,(9):51-51
纪晓岚是清朝乾嘉年间的大才子,他一生的主要成就,一是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二是从66岁到75岁写了五部笔记小说,总称《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以83岁高龄寿终正寝(以公元计则为81岁),在当时可谓高寿矣。  相似文献   

17.
步雄 《北京纪事》2011,(8):104-106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河北献县崔儿庄的纪晓岚后世家族分家解体,族人们变卖了宅院和田产,背井离乡,异地谋生。纪晓岚第七世女孙纪根沛携母亲纪李氏先后到天津、北京两地谋生。最后落脚在距纪晓岚"阅微草堂"仅一箭之地的北京珠市口附近的施家胡同。因为生活视角低,她们比百多年前的那位著名的大学士前辈更多几分世事感悟和几分刚强隐忍。  相似文献   

18.
夏侯泉仁 《老友》2013,(6):57-57
清朝乾隆年间,礼部尚书、大学士纪晓岚生性诙谐,才思敏捷,又工于对联赋诗,常语出惊人,妙趣横生。纪晓岚而立之年时,娶妻马氏。结婚这天,闹洞房直到半夜三更,众人还兴犹未尽。一对新人乏困至极,  相似文献   

19.
纪晓岚自幼聪明伶俐,记忆力也特别强。他3岁时,母亲就教他认字读书,四叔教他学习对对子,这对培养和发展他的智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先从单字对起,到两字再到三字又到五七言对;室内室外,锅碗瓢盆,亭台楼阁,名花时卉,世态人情都对遍了。纪晓岚4岁那年,与四叔家堂兄一起去村里的塾馆念书。塾师姓石,每天讲完课之后,就将学生留下来对句,  相似文献   

20.
清乾隆年间,当朝一位老宰相过生日,举行寿宴。宰相府的大厅里挂满了宾客送来的寿幛,其中有一幅寿幛上『真老乌龟』四个横写的大字特别显目。看落款署名,这寿幛是素来善诙谐和爱捉弄人的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晓岚送的。宰相和众宾客一看,都大吃一惊,认为纪晓岚太不像话了,这不明摆着在辱骂老宰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