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狗事     
幼时爱狗成癖,书包中常装着狗崽,课堂上老师提问:“孔融为什么让梨?”狗崽就抢先回答:“汪汪汪,呜!”  相似文献   

2.
楚荷新作《狗崽王三》通过主人公狗崽王三的自叙,以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形式,讲述了当代中国一个普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命运变迁和灵魂痛苦,体现出作者对转型时期沦为牺牲者的底层民众命运的真切同情和对他们未来出路的严肃思考,是楚荷进行底层叙事的又一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儿子的十周岁生日。 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他在里屋叫我:“妈妈,我要问你个问题。”听他郑重的口气,我笑着过来了。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跑得最快?”咳,这算什么问题。我随口答道:“火箭。”儿子说不对。我说:“光。”他还说不对。“那你说是什么?”“思想呗!因为思想可以立刻将你从北半球带到南半球。”嗯,有道理。他又问:“什么东西最高?”我答:“天最高。”他哈哈大笑:“不对,是心最高!”呵呵,是啊,“心比天高”嘛。看来,这小子有点思想了,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4.
大海边上 7岁的儿子终于看到盼望已久的大海。他对妈妈说:”妈妈,不是说大海无边无际吗?”妈妈:“是呀。”儿子:“但我们怎么站在大海的边上?”谁最懒 爸爸故意问:“小明,你们班谁最懒?“小明:“不知道,爸爸。”爸爸:“你仔细想想,当所有同学都在用功做作业时,谁闲坐着东张西望?”  相似文献   

5.
“夜未央”“夜未艾”“夜乡展”是西同时期用来纪时的专用名词。并非是由“夜”与“未央”“未艾”“乡晨”组成的句子。“夜未央”一般称作“夜未中”或“夜未半”,指24小时制中的21:45-23:15,相当于十二时辰纪时法中的亥时。“夜未艾”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夜过半(中)”,指0:45-2:15,大致属于丑时。“夜乡展”就是“鸡鸣”的最后时分——“鸡三号”,相当于3:15-3:45,属寅时。这一认识也有助于深化学界对于西周纪时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刻     
《社区》2011,(3):52-53
陪老婆逛街的下场 甲:“今天和老婆逛街了。” 乙:“不错呀,都买什么了?” 甲:“她买了鞋、裙子、首饰。” 乙:“挺多啊,那你买东西了吗?” 甲:“买了,我买了单。”  相似文献   

7.
山竹     
爸爸上市场前问我,“你想吃什么水果呀?”我立刻说:“山竹。”爸爸说:“太贵了,买西瓜吧。”我央求着说:“就给买一斤,行不行?”爸爸看我的可怜相,犹豫了一下才说:“好吧。”  相似文献   

8.
《手批尔雅义疏》是近代著名语源学家黄侃从事语源研究实践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批语中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经过系统梳理,并运用同类互证方法等加以验证,可以发现,“荎:挃”、“殻:螯”、“睔:棆”、“憋:鷩”、“跳:狣”、“串:贯:毋”、“讹:化”等还没有被现当代学者证实的同族词确实存在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释“介”     
许慎《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介,象人著介(甲)形。”《汉书·五行志》:介者甲,甲,兵角也。《左传》:“或梦伯有介而行。注:介,甲也。”《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毛传》:“介,甲也。”等等众说纷坛。根据字形,“介”的本义应是披甲之人,即披坚执锐之士兵。于是,许多与此有关的字或解释渐成为“介”字的引伸义,“介”字便有了多种意义了。 1.介有疆界之意。《说文》:“介,■也。”徐灏注笺:“古疆界字只作介。”《诗·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  相似文献   

10.
乐翻天     
艾草 《新少年》2009,(6):20-20
他赢了 汤姆:“约翰尼,你小弟弟好吗?” 约翰尼:“他害病卧床了,又受了伤。” 汤姆:“真糟糕,怎么回事儿?” 约翰尼:“我们做游戏,看谁能把身子探出窗外最远,他赢了。”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1.我在商场逛,随便问一个售货员:“这衣服多少钱?”她说:“180元。”我说:“30元卖不?”她说行,然后就让我交钱,我说:“我不买,就是随便溜达。”  相似文献   

12.
讽刺与幽默     
《今日南国》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百姓生活》2014,(5):70-70
爸爸哪里好我问两岁的儿子:“爸爸好不好?”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好。”我心里正美着呢,老婆也问儿子:“爸爸哪里好?”只见儿子看着我老婆说:“爸爸的老婆好!”玛丽太太因闯红灯上法庭。法官盯着她看,问:“玛丽太太,您以前在西区小学当老师?”“是的,你怎么知道?”法官笑了:“我曾是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兵器打嘴仗     
刘代领 《今日南国》2013,(10):50-50
◆刀对枪说:“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 枪回答:“人在世上混,最怕中黑枪!” ◆矛对盾说:“先有矛,后有盾,论资排辈,知道不?” 盾回答:“张扬啥?俺就是专门对付你的。”  相似文献   

15.
你的胡子     
珍妮:“先生,你知道世界上最尖锐、最锋利的东西是什么吗?”史密斯:“不知道!”珍妮:“你的胡子呀!真笨!”史密斯:“为什么?”珍妮:“因为我发觉你的脸皮已经够厚的了,但它们居然还能破皮而出。”史密斯:“……”  相似文献   

16.
人之常情     
[2008天津高考作文题]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回答:“满了!”“真的?”  相似文献   

17.
日前,北京海淀区居民李先生因自家小狗被邻居家所养狗咬死,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2000元。家住西城的田先生因怀有狗崽的博美母犬被轧死,伤心地昏倒在地,事后田先生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结果被法院驳回。近来因宠物意外致死而引起的官司日益增多,受害人在诉讼中多提出精神损害  相似文献   

18.
《史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有一天刘邦与韩信闲聊,刘邦问:“爱卿与朕孰能耶?”韩曰:“若论带兵,上不如我,信将兵多多亦善。”刘又问:“卿何故为我所御?”韩曰:“上善将将,信不及。”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社区》2009,(1):58-58
人身保险 父子俩深夜一起回家,路遇一个强盗拿枪对着儿子说:“把钱交出来!”这时,父亲突然扑到强盗的身上对儿子大喊:“快跑!”强盗说:“你不要老命啊?”父亲说:“你开枪吧,我有人身保险!”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社区》2013,(6):64-64
谁最怕冷 南方人说:“今天3摄氏度,好冷。” 山东人笑了,说:“我们这儿零下3摄氏度。” 北京人也笑了,说:“我们这儿零下13摄氏度。” 黑龙江人听到哈哈大笑,说:“我们这儿零下23摄氏度。” 南方人听完冷笑一声:“我说的是室内,好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