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孔学堂》2015,(1)
本文作者于2005年6月在浙江省委的学术座谈中,就当时中国哲学与浙学的若干焦点问题谈了个人见解。作者就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特色、发展阶段与当时中国哲学理论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如哲学史方法论,新儒家、新道家、新佛教的兴起、儒学与儒教、儒学的性质定位及其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等)发表了个人的见解。并对"浙学"的缘起、内涵、浙学基本精神、当代浙江精神的理论概括以及浙江文化建设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和光复会总的看是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1907年的浙皖起义,是光复会组织发动的,同盟会同样给以支援和配合。有的同志把浙皖起义说成是光复会“别树一帜”的表现,甚至引用《徐锡麟供》中“我与孙文宗旨不同,他亦不配使我行刺”这句话,以证明徐锡麟和孙中山处于对立状态。我认为这个论断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先谈这次起义中同盟会和光复会在浙江方面的合作。浙江是光复会的主要基地,它以大通学堂为领导机关和联络枢纽,在浙江各地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组织系统。同盟会成立后,不少光复会员加入同盟会,他们先后回浙江开展革命活动。1906年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同盟会员蒋尊簋回浙任第二标标统,开办弁目学堂,吸收该校学生方建章、王纶、张绍良、周承稷、裘绍等入同盟会,在浙江开始建立同盟会组织。同年春,秋瑾以同盟会浙江主盟人的身分回浙活动。她在主持大通学堂之后,更积极发展同盟会员。大通学堂学生朱赞卿加入同盟会时,介绍人姚勇忱(大通学堂教习)对他说:“绍兴方面是黄(怡)校长主盟,浙江方面是秋(瑾)董事主持。”可见,浙皖起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学”主要是“城市研究”,应纳入“城市学”范畴。其包含城市史、城市学、城市文化三个层面,开展研究要警惕过度智库热,厘清城市史与教育史的边界,允当叙述城市与文学,并借数据库编年刊。  相似文献   

4.
南宋时期,在理学盛行之时,两浙东路产生了主张事功反对理学的浙东学派,简称浙学。元代学者刘埙《隐居通议二》说:“宋乾(道)淳(熙)间,浙学兴,推东莱吕氏(祖谦)为宗。然前是已有周恭叔(行己)、郑景望(伯熊)、薛士龙(季宣)出矣,继是又有陈止斋(傅良)、有徐子宜(谊)、叶水心(适)诸公出。”据此,南宋时期的浙学,主要是由婺州学派与永嘉学派构成的。浙学以后虽在理学特别是朱熹道学门徒的诋毁、排斥下,几乎“废而不讲”(王祎语),但仍不绝如缕,对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发生巨大影响。关于婺州学派(简称婺学)与永嘉学派学者的交往、影响等一连串问题,本文试加论述,幸祈教正。  相似文献   

5.
元代的浙盐     
元代的浙盐,是指元代两浙盐运司所辖各盐场生产的海盐。浙江海岸延袤千余里,滨海州县斥卤遍野,盐田相望,是海盐重要产区。本文主要探讨元代浙盐的生产、运销、私鬻和亭户经济状况等问题。一、生产(一) 盐场元代管理盐业的专门机构为盐运司,其职责为“掌场灶,榷办盐货”。两浙盐运司的设置时  相似文献   

6.
日本进口贸易的 30 %、出口贸易的 5 0 %在亚洲 ,但由于日本“重欧轻亚”的传统 ,其亚洲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亚洲国家 (地区 )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一向偏重欧美研究的日本开始高度重视亚洲的研究 ,出现了“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的说法。所谓新亚洲学或现代亚洲学 ,实际上是有别于过去日本“亚洲研究”的一种说法。日本过去的亚洲研究 ,着重研究亚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等 ,而且是在“欧美文化先进”、“日本文化先进”的理念下开展研究的。“新亚洲学”是以东亚为中心 ,在经济、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很多,什么“生活学”、“口才学”……什么“三国学”、!‘水浒学”、“西游学”……真是五花八门,目不暇接。其实.要成为一门“学”是有条件的,不是想设什么“学”就可以设什么‘哮”。那么,《红楼梦)研究为什么可以成为“学”呢?“红学”这个词,最早是晚清时候出现的。有个叫朱昌鼎的文人,很爱看{红楼梦),人家问他“洽何经”?他说“系少三曲者”(实际上是少一画三曲),那就是“经”字去掉“一画三曲”.成了“红”字,所以他说:“吾所专攻者,盖红学也。”可见那时候“红学”这个词还带有调侃的意味。后来才…  相似文献   

8.
“北京学”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学”试探方彪北京在政治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城市。在文化上更是独树一帜,在国内外均有其它城市所无法取代的地位。但学术界对北京的研究,基本上是囿于史家之苑。国际上,雅典学、罗马学、伦敦学……已成体系;国内的州学也有全书问世...  相似文献   

9.
宋代学术文化空前繁荣,书院林立,讲学之风盛行,通过讲学,形成许多学派,学派之间相互交流竞争,从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观点。北宋时期便有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二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等等。南宋以来,学派更是众多,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朱学、陆学和在浙江地区形成的浙学。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二者皆注重于心性义理的研究,而浙学则在言性命义理的同时,“必究  相似文献   

10.
“祝福”习俗及其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燕  夏娅美 《社会》2007,27(3):92-92
民间习俗是理解一个社会与文化的重要信息库。本文通过对浙江绍兴地区岁末“祝福”习俗中各种文化象征符号的解读,从“成熟与收获”、“死亡与离别”、“终结与回归”三种文化图式上来分解“终结”这一时间概念所蕴涵的复杂意义。目的在于理解中国人“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探讨文化生产与再生产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军 《浙江学刊》2003,3(1):189-191
义乌的发展作为“浙江现象”的典型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研究义乌的“文化经济” ,实质上就是对浙江“文化经济”的个案剖析和典型研究 ,是对义乌的发展乃至“浙江现象”奥秘的一种有益探索。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 ,有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部分同志共同参与、合作组成的“拨浪鼓文化”研究课题组 ,多次到义乌实地调研 ,在广泛调查义乌文化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 ,把义乌特有的“拨浪鼓文化”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确定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的事实 ,探究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本刊以笔谈的形式 ,摘要刊登“拨浪鼓文化”研究的部分成果 ,以期抛砖引玉 ,推动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6年李庚香提出“中原学”命题以来,中原学研究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界已形成了广泛共识,开枝散叶,成果斐然,在社科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原学不仅研究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与特质,研究中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实现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研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推进中原发展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思潮,推动中原学与当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构建有机互动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试评乾嘉以来学者论清代浙东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称“文物之邦”的浙江,不仅是我国古代吴越文化的发源地,而且到南宋时期,曾经成了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十六世纪前后,江浙一带又是资本主义萌芽发生较早的地区。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使浙江在我国文化和学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东汉时期的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就是浙江上虞人。宋明以后,浙江更是人才辈出,学派林立,学术思想异常繁荣活跃。所谓“浙东学派”,从大范围来说,应当包括南宋以来浙东各个学派在内,其中有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及明代中叶的王阳明心学(姚江学派)。但历代学者,也有把“浙东学派”理解为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学派,这实际上指的是清代浙东学派。清朝乾、嘉时代著名学者章学诚  相似文献   

14.
王嘉良 《浙江学刊》2002,8(5):114-120
中国新文学“浙军”在战时东南文艺运动中的引领地位 ,再次显示了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的突出贡献 ,这是浙江精神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的又一次生动张扬 ;而战时环境促成浙江作家向本土的大规模回归 ,则在浙江文学史上又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浙学是近几年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笔者认为,认识和研究浙学应该是多角度的,也应该是更深入的。共性与个性的道理在浙学研究中同样适用。就研究浙学而言,浙学的共性既是建立在与其他省区学术特性的区别之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本省区内各个区域的学术特性(个性)之综合的基础上的。认识浙江学术在各区域的量与质的分布及其走向,对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浙学是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阿尔泰学及其年会“野尻湖库里路泰”阿尔泰学年会“野尻湖库里路泰”始于1964年。第1届会议的名称是“年轻的阿尔泰学者的集会”,第2届会议改称“年轻的阿尔泰学·中亚学研究者集会”。第3届名称与第2届同。从第4届起简称“野尻湖库里路泰”。此后,“野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汪俊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邓小乎理论研究中心与浙江现代集团干1994年5月31日~6月2日在杭州联合主办了“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专家和我省理论工作者共SO余人出席了会议。浙...  相似文献   

18.
加强浙台经贸技术合作促进经济共同繁荣程炳卿,朱国凡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与台湾地区的经贸技术合作日益扩大,双方都因此获得广泛的互补性利益。当前,随着海峡两岸形势的逐渐“松动”,浙台经贸技术合作更为有利,并具有巨大潜力,不少新的合作领域尚待开拓,...  相似文献   

19.
陈光 《社科纵横》2023,(1):106-113
“学以求心得”是章学诚构建学术价值观的理论观念,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学者选择治学之路的价值标准,以“性情论”为主;其二是学者治学方法的价值判断,肯定学者会心独得的学术价值。章学诚吸收宋儒,尤其是朱子、陆、王的诸多观点,因此“学以求心得”是宋学与清代汉学经章氏调和后的理论融合的产物。它在价值观层面对清代汉学提出了挑战,亦丰富了清代儒学的学术价值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学以求心得”学术观念的提出,体现出章氏“不趋于时风”的学术追求与“不耽于毁誉”的学术勇气。  相似文献   

20.
安会茹 《唐都学刊》2013,29(5):125-128
“为己之学”是儒家的一个核心思想,意义是指求学的目的,不在于功名利禄,而是在于成己成物,即在自身修养提高的基础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这种思想有其深厚的心性基础,即孔子的“仁”学思想和孟子的“性善说”。这种本善之“心性”成为儒家“为己之学”的“源”与“本”,正是此“本”使得儒家的“为己之学”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出它对社会、对自然的无限大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