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贺的神鬼诗虽然仅占其全部诗作的百分之十左右,但他却因此成为我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神鬼诗人。李贺的神鬼诗或刻划生动的神鬼形象,表现神鬼生活和它们的喜怒哀乐;或描写幽冥世界景象,勾勒神鬼出没的环境,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这些诗确实写得“幽冷哀艳,阴气森森令人不敢逼视”。在李贺的其他一些诗中,虽没有涉及神鬼,甚至没有出现“神”、“鬼”字样,但因“语奇而入怪”,“常作不经人道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李贺神鬼诗的“立志”到“破志”的演变过程,反映诗歌“神鬼情”独特魅力,论述诗人诗歌世界中“情”与“志”区别干以往传统中国诗歌“言志”和“缘情”的美学特征,提出神鬼诗的非传统诗歌意义的“情”“志”说。  相似文献   

3.
<荒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T.S.艾略特的惊人之作.在诗中,艾略特刻画了一幅现代文明颓废的图景,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精神的"荒原".这首诗成功之处并不仅仅在于象征手法的运用,而是整首诗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地展现了主题.  相似文献   

4.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是毛泽东同志《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词句。在诗词中,秋雁常常是诗人笔下的景物,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云:“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天。”大诗人李白涛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往往借助于这一典型的景物,勾画出一幅幅富有典型特征的画面,寄托着自己特有的思想感情。诗和画从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北宋画家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所谓诗情画意,往往是艺术家们所着意追求的。且不论诗中之画,但仅就我所见的清代花鸟画家边寿民的芦雁画,对他的画中诗,  相似文献   

5.
清初集会诗总集《湖舫诗》以回避现实、关注自我为主导思想,社会关怀、家国之感相对淡漠。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迫使诸作者不得不在生存夹缝中寻求调适,同时也在于部分作者的思想带有狭隘庸俗的个人主义倾向。该书展现了清初士人思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可谓清初诗人集会之变迁轨迹的侧面写照。  相似文献   

6.
动画是日本社会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是日本人的重要精神家园,也是日本对外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更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日本的神鬼传说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善良可爱的狸猫、犬神到充满怨气的新罗妇,这些千奇百怪的神鬼形象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动画中。在动画中既有对日本传统神鬼文化的继承,也有制作者的创新。因而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神鬼世界,并从中窥得日本鬼神文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蜀道难》真是一首千古奇诗,叫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吟咏再三,拍案叫绝。不是“诗仙,”绝对写不出这样奇之又奇的好诗来。这首诗开头奇、结尾奇、想像奇、构思奇、写景奇、遣词造句奇,……千奇汇聚,构成了一幅奇异的画卷。开头奇。诗人劈头第一句就连用“噫吁哦”三个单独可以使用的带有强热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8.
辨"诗"     
诗 ,是一个不断流变的概念。从广义的“文化之诗”演变成狭义的“文学之诗” ,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诗言志”的“诗”与“诗缘情”的“诗 ,本不是同一个意义上的诗。文化之诗借用了古歌的形式 ,传达的是规范和禁忌、法度和礼仪 ;《诗》是古歌与文化之诗的合流 ,它利用弦歌讽谏来履行其政治使命 ;而文学之诗则是个体意识和文学意识觉醒的产物 ,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狭义之“诗”  相似文献   

9.
隋炀帝的诗集中有一些好诗,尤其有一些好的写景抒怀诗,这是为当代学界同仁所普遍认识并已着手研究的。在此,笔者拟就炀帝这部分诗的风格略抒一管之见。炀帝的写景抒怀诗有一种共同的风格,这就是清奇。所谓清奇,有清新奇丽两个层面,而在其不同的诗作中有着不同的展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诗学认为"存在之澄明"即作为无蔽的真理需从艺术或诗中产生,而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在世界中现身并赋予周围事物以意义,是一个真正的作品之作品存在的基本特征.一座希腊神庙开启着世界,但使神庙周围的岩石、风暴、海潮、草木都现身于这世界中,同时把这世界重又置回到大地之中;但一幅中国山水画却与周围事物相隔离,其所推出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世界,一个充满无穷遐想的漫游者之旅的世界,其原因在于东西方艺术写实与写意之别.  相似文献   

11.
“以诗为词”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诗为词"是宋人对苏轼词的批评,辨明"以诗为词"之涵义,必须回到宋人的语境之中。对"以诗为词"正本清源之辨析,首先是一个文体学的问题。许多学者认为:是否合燕乐歌唱就是词与诗根本不同之所在。这个划分标准的不科学在于把格律和音乐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如唐声诗合燕乐歌唱,却是诗;南宋部分词不可歌,却是词。诗词之辨实质在于教化与娱乐。诗言志,其功能目的为政治教化;词言情,其功能目的为声色娱乐。唐代词体尚未独立,与诗体混淆是一种必然的现象。针对这一阶段的曲子词创作,不可以使用"以诗为词"的概念。晚唐五代词体完全成熟,词体特征得以确立,"以诗为词"的创作随之发生。从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之词作中,皆可寻觅"以诗为词"之痕迹。苏轼填词时时以柳永为靶子,融诗体于词体,努力追求一种新的审美风格,"以诗为词"创作进入新阶段。"以诗为词"拓宽歌词表现范围,成就歌词新的审美风格,对歌词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以诗为词"淡化或取消文体的独立性,该文体存在的意义同时被淡化或取消。即:"以诗为词"是一把双刃剑,得失并存。  相似文献   

12.
1926年5月,闻一多在北京《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发表了“断言新诗不久定要走进一个新的建设的时期”,并且“应该承认这在新诗的历史里是一个轩然大波”的诗学论文《诗的格律》。《诗的格律》的第一部分讨论“格律”的定义即“节奏”及“诗为什么不当废除格律”,第二部分解析诗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诗人郑谷以《鹧鸪》诗得"郑鹧鸪"之美称,而后人对此诗却颇有微辞。现将此诗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从咏物诗发展的角度考察,认为此诗的部分诗句已符合禁体物的要求,体现了从体物向禁体物的过渡,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不代题字的技巧和工整的律诗形式,这三方面是诗人能够凭此诗在当时的诗坛上获得声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的诗学是其哲学的一个部分,他对“诗”的认识与其对“道”的体认具有基本一致的向度。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冯友兰诗学进行梳理。首先冯友兰认为诗是与情感相关的,诗所写的是具体的情感和事物,但以此所表显的却是情感之“理”,也就是情感之所以为情感,或者说情感的共相和类的特征。传统的比兴手法正可以表显情感之理。最高明的诗能表显哲学的最高本体“大全和道体”,而要作到这一点,诗人必须具有风流的人格,风流的人格也就是人生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审美化。正因为诗能表显理和道,所以诗可以作为一种哲学的言说方式即诗性的言说方式。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言说方式应该和逻辑推理方法一样,成为未来哲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汉唐至宋初野史小说中关于巴蜀的故事,亦如出土于巴蜀的汉砖、唐锦的精美图案,展现出一幅幅关于古代巴蜀的风情画卷。故事中的贩夫走卒、官吏士人、旷男怨女、巫师术士的悲欢离合、兴会际遇,以及神鬼、灾变、怪异的扑朔迷离、奇巧诡橘……,这一切神妙的刻镂、编织,几近于汉唐至宋初巴蜀文化内涵的全景写真,是巴蜀历史上长时期的经济、政治、宗教、战争、艺术创造及民间日常生活、土俗民风与社会心理的创造性的再现。因而,对野史小说中相当大量的这一部分材料,作一  相似文献   

16.
李贺在他众多的神鬼诗里,描写了许多神仙、鬼怪意象,使诗歌中的意象表现出虚幻新奇的艺术风格;此种虚幻新奇意象特征的形成,一方面缘于他对屈原以至李白、杜甫、韩愈等诗人艺术经验的吸收和借鉴,另一方面也和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独特的心态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新乐府>模仿<毛诗>,设置总序与小序,此为学界公论.但二者的小序在具体形态上的差异却一直为学界所忽略.<诗>之<小序>,基本上皆由数句构成,而<新乐府>的小序却全部都是只采<诗序>首句的"一句式"结构."一句式"小序体现了白居易的<诗序>观,即把<诗序>分成首句和续申之词两个部分,特别重视首句,而把续申之词的地位看得相对较低.对白居易<诗序>观的揭示与还原,既能丰富唐代的<诗>学思想,也能给<诗序>论争的历史链条增加一个新的坐标.  相似文献   

18.
<正>当毛泽东之笔落于纸上,便是河山穿上了一袭银装,盛世风华再现眼前。《沁园春·雪》不仅是一篇颂赞新中国山河壮丽、国泰民安的壮丽诗篇,更是一次精神的呐喊,一场文化的复兴。这首诗带我们走进了一幅幅雪域英姿的画卷,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北国风光之中,感受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气象。“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相似文献   

19.
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门类,大部分以男性代言的面目出现,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如果把直接书写闺中幽怨的诗篇作为闺怨诗之"正体",那么诗中蕴涵比兴寄托意味的诗篇则为闺怨诗之"变体".这两种体式都跟《诗经》有直接关系.《诗经》的创作可直接作为闺怨诗正体的源头,后世的怨女情深即在此发端.其阐释启发了闺怨诗变体的形成,使得后世以男女之情抒君臣之感的诗篇均能在此寻找到理论依据.前者的影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部分诗作品的悟读,透视了这位女诗人的情感历程,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有“阿姆斯特修女”之称的女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