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方苞的“义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方苞以“义法”论文,“桐城义法”几乎成了桐城派文论的核心。解放后,学术界曾对“桐城义法”进行过一些讨论,在对“义法”一词的理解上意见未趋一致;有的同志认为“义法”是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统一要求;有的认为“义法”说意在宣扬程朱理学,为统治者服务;有的则认为“义法”重在讨论文章作法,是以“时文”  相似文献   

2.
去年发生的历时50多天的政治风波虽已被平息,然而留给全党和全国人民反思的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值得教育部门思考的问题也很多。一些昔日被精心培养的学习“尖子”,业务上的宠儿,卷入了这场风波,有的属被敌人所利用,有的则是自觉地直接参与了暴乱,站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这不得不承认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失误,是在“淡化党的领导”,“改造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3.
在学术研究中,有一些人是反对阶级分析的。有的口头上同意阶级分析,实际上在宣扬超阶级的思想;有的口头上不谈阶级分析,内心里是反对阶级分析的;有的口头上就在反对阶级分析。既然有资产阶级思想存在,当然要有反对阶级分析的见解,这反映着资产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战斗。刘节先生在“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一文里,明确反对阶级分析,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4.
七月下旬以来,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师范学院等校的哲学系或教研室,都举行丁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題的讨论会。讨论中,一般都认为杨献珍同志宣扬的“合二而一”论是和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根本对立的,是反馬克思主义的矛盾融合论。但是,有的学校在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見,说明还有深入开展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释龟蛇     
“风樯动,龟蛇静。”“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龟蛇捧持长江桥。”……由于长江上建了大桥,有关这事情的吟咏很多都提到了龟山和蛇山。龟蛇对峙,龟蛇被人并提,这事情本身究竟有没有什么涵义呢?有的!这事情牵连到我们民族的古老文化,蕴藏着我们先民的憧憬和幻想,细想起来,这真是意味深长的一回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一些同志宣扬的“社会主义异化论”,是一种相当系统的错误理论。他们用异化概念来分析、批判社会主义社会,认为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都存在着异化,有的人甚至认为异化的根源就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且把人道主义作为克服异化的灵丹妙药。显然,宣扬这样一套东西,混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管作这种宣传的同志的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只会引导人们产生对社会主义和党的领  相似文献   

7.
在“四人帮”横行,大搞文化专制主义的时候,他们抛出了《柳下跖痛骂孔老二》的文章,任意捏造了一个“柳下”跖,用以影射现实,为其反革命政治服务。这不但在政治上是极端反动的,在学术上也是荒谬绝伦的。粉碎“四人帮”以后,史学工作者对“四人帮”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对他们在“盗跖”问题上制造的混乱当然也应予以澄清。现在虽然不会有什么人相信“四人帮”所宣扬的“盗跖”和“盗跖思想”,但有的同志却认为《庄子》中所说的“盗跖思想”,其中有属于劳动人民思想的内核。我不同意这种意见,想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文学界出现了一种值得重视的倾向,就是有些同志宣扬了抽象的人性论。这在文艺界和社会上已经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需要通过学术论辩,予以澄请。关于所谓“人性就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人的本性、本质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志说:“什么叫‘人性’?它就是人类自然本性。”什么是“自然本性呢”?有的认为包括肉体和精神两方面,说“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本质力量’便是人性”。有的则认为只是关于肉体方面的,说:“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需要,以及人的肉体组织所提供的满足需要的主体条件(即功能)。由于人的肉体组织构造一般地说是相同的,所以人类有着以共同生理构成为基础的共同的人性需要。”有的同志干脆用中国儒家的一句老话:“食,色,性也。”来概括这种共同的人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文艺界的一些人宣扬文艺创作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这一创作思想引起了我国文艺界的广泛注意,虽然我们开展过文艺思想论争,清理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不良影响,但至今仍有一些作家坚持创作就是“自我表现”,认为“真正地”自我表现,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通过更多的渠道传入中国。本来,对这种哲学思潮加以研究、批判,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条件。但是,有的人不加分析地推崇这种思潮,宣扬什么“自我设计”、“自我选择”和“个人奋斗”的“理论”,有的地方演出宣扬存在主义的戏剧;有的在文学创作中宣扬萨特的存在主义。一部分阅历不深、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年学生,盲目崇拜,企图从存在主义找到“人生的真谛”和“人的价值”,从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对西方哲学思潮的研究和评介,抵制和消除资产阶级的精神污染,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是摆在每个严肃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此为宗旨,对存在主义哲学作一下剖析。 一、存在主义的产生和流传 提起存在主义,人们就说到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让·保尔·萨特。其实,萨特是受德国海德格尔影响成为存在主义者的。因此,要了解存在主义,应当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宣扬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文章,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异化看作是普遍的、永恒的现象,看作是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他们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各个方面列举了不少例子,如养了一个不孝之子是异化、开荒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是异化、经济建设中的盲目性造成了损失也是异化、人们没有认识必然,就不自由这也是异化。总之,认为异化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有的同志更把异化和矛盾等同起来,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这一事实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  相似文献   

12.
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宣扬“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以此来搅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达到转移和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目的,把人们引入不可知论的死胡同。近年来在有的书刊中也可以看到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新的融洽团结阶段,因而,对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关系,有的主张有所选择地去论述,有的认为对某些问题应“避讳”。与此相联系的,是对人物思想节操的评价,也提出与历来不同的看法。对清代学者全祖望的素负民族气节提出“异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而对全氏的代表作《黠琦亭文集》(下简称《黠集》),认为共主旨是宣扬封建忠孝节义,而并非是  相似文献   

14.
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要分别量出长、宽、高,然后相乘。由此想到人生的幸福,也可以用长、宽、高来衡量。 人的一生,最长也就活个百十来岁,不长也不短。有的人“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对一切事物都看得很重,哪里还有心思享受生活?有的人则对一切事情都漠然处之,“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人的一生虽然不长,但我们可以尽量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去奋斗,并从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在精神上延长自己的人生。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这就是所谓的“长”。 所谓“宽”,就是必须知道什么是自己可得到的幸  相似文献   

15.
“以字句”,有的学者认为是处置式,也有的学者持反对意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字句”的性质及前人与此有关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会议是有组织、有领导的商议事情,布置工作和传递信息的集会,是各级领导机关日常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会议不可缺少,但也不能过多,出现“会海”就更不行。对此,笔者感受最深的是:每年年初,一周之内参加的各种会议多在四天以上,常常是内部开了外部开,“条条”开了“块块”开,会议常“撞车”、重叠。在“会海”中邀游的各级干部们常常难于分身、疲于奔命。有的领导听到开会就头痛,把它当做一种负担;有的则是瘾君子,一开会就高兴把它当做一种休息和消遣。减少“文山会海”喊了多年,但结果总是紧一阵松一阵,减了又增,这减那增。究竟症结在哪里?怎样才能填平“会海”、  相似文献   

17.
论“孝”     
<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家庭领域,在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上,如何正确对待“孝”,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概括当前对“孝”的认识和做法,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不加分析的沿用。它表现在,有的出版物把鲁迅和其它革命家批判过的,宣扬吃人礼教的“二十四孝图”,重新搬出,要青年学习。有的报刊在宣传尊敬老人的美德时,使用“孝男孝女”,  相似文献   

18.
在对北伐战争时期党史和革命史的研究中,不少文章、著作涉及到大革命后期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这一机构问题,有的作者说,“两党联席会议形式扩大了共产党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国共两党联席会议这个形式来保证的。”有的作者说,“两党联席会议把国共两党在国民党党内合作,发展为党与党之间的合作,从而既提高了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也支持了主张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左派的力量,把国共合作推出到一个新的领域。”有的作者甚至说,“接着又成立了……两党联席会议,行使最高权力。”应当指出,上述论断和评价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本文想就一些史实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辩析。  相似文献   

19.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一分为二”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是围绕着这一根本规律进行的。有的同志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有的同志认为“合二而一”也同样可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有的同志则认为只有把“一分为二”同“合二而一”结合起来,才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完整表述;又有的同志对这三者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几种说法都不如对立统一规律本身表述得清楚明确,等等。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月刊”3月号登载了郑雪耘先生的“关于重印中国人名大辞典的一些考证”一篇文章,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考证工作。我因为业务的关系,也常常要接触到该书,发现其中错误,远比郑文所指出的要多得多。有的随手札记下来了,也有的边翻边放过去,总之,复谬不少,有一人误二,有姓名乖讹,且有错得极为可笑的。我想再写出一些来,作为郑文的补充,并请郑先生指教。如第1431页刘子孺条下称“……性敏速,善属文,尝在御座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武帝甚称赏之。……”这是将南朝的“刘孺”误列为“子孺”。而不知史传原文子孺之“子”,系父而言,谓是某人之子(见“南史”卷39),编“人名大辞典”的人因为没有看清原文,就误认为是二字名了。到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