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史是文学史的风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术界,一个问题被提出来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有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有多大的价值和新意,而是因为这一问题被提出的时代、思想背景及其提问方式引起了人们探讨的兴趣。“文学史还是思想史”的问题就是这样。长期以来,国内的思想史研究领域一直较为薄弱,既没有严格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勃兰兑斯(G·M·C·Brandes,1842—1927)比泰纳稍后,他的代表作《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完成于1872—1890年之间,比泰纳的《英国文学史》及《艺术哲学》。约晚出十多年。勃兰兑斯出版于1867年的《美学研究》表明他原是个形式主义者,但1870年前后旅欧期间与泰纳的接触,使之从抽象思辨转向实证主义,并撰博士论文《当代法国美学》,传播实证主义原则。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册的扉页上,赫然写着“献给伊波利特·泰纳先生。”甚至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上,都可以嗅出泰纳的气味:“文学评论家对一个时期的文学典型逐一加以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很象科学家在不同的动物品种中通过对形变的研究考察某种生理结构的演变。”凡此种种均足以表明勃兰兑斯是泰纳的弟子。但另一方面,勃兰兑斯不是一个平庸的无创造性的弟子,他对泰纳的超越在文学史社会学的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心声:“一则亦喜,一则亦忧”近年来,关于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以及学科建设已经构成了学术界的一个十分显赫的议论话题。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对研究文学史学者的纷纷转向或说越位不无担心地说:“许多学者做现代文学研究,做着做着,就做到思想史方向去了。在一些大学,最热衷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华侨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全国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元月 5日至 7日在福建泉州市国立华侨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6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专著一部、论文 4 0多篇。与会专家主要就“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明认为 ,中国人的理性意识起步很早 ,因此决定着中国文学史与其背后强大的思想文化内容是互相协调的。中国两千年的哲学理念、思想文… 相似文献
5.
一悄而不宣之间,思想史研究逐渐成为当下学术界的一种现象:书店里出现了大部头的思想史专著,学术界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相关问题,报刊杂志也对思想史研究给予了关切。而在这诸多关注间有一个问题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即为什么会出现由文学研究转向思想史研究的现象。不错,虽然将转向思想史研究局限为文学研究界的动向,可能失之过狭,但是,此说大致还是可以成立的,我们可以随手举出几例加以证明。如陈平原、汪晖等现代文学界的佼佼者的转向,再如“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全国学术研讨会”2002年在华侨大学的召开,等等1。贺照田先生认为:“与既有强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思想史对文学史的影响 ,必须分清各类思想与文学创作及文学史的疏密深浅关系。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概念与范畴也有宽窄之分 ,这必然涉及到思想史对文学史的影响关系的不同认识。文章认为 ,文学与文学史在内涵上是有所不同的 ,文学史所涵括的方面也有异于文学作品之处。文学史应以文学本体及其演变史为核心 ,其中思想史的成分应适当 ,以免淡化了文学史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8.
主持人的话形式纷繁的文学史已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个体系时常被视为文学学科的重要基石。相对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中某些令人不安的个人风格 ,许多人觉得 ,文学史是一门值得信赖的客观知识。虽然文学史著作仅仅是某些文学往事的记述 ,但是 ,这种记述包含了强大的理论意义。文学史提出特定的经典名单 ,编辑相应的选本同时给予权威的诠释 ,并且无形地颁布了两个原则 :第一 ,什么是文学 ;第二 ,什么是好文学。很大程度上 ,“客观知识”的名义是对经典的权威和文学原则的有力支持。但是 ,近时的文学史写作引起了人们许多深刻的反…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中,条块式体例数量最众,但是,过多史著偏爱一种体例,是造成当代文学史给人"相似"、"雷同"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0年后,一部分文学史家有效利用新的研究成果,强调文学史的体例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未来的当代文学史体例创新,需要在立足本体需要的基础上,从古代史著中吸收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等体例的成熟经验,编纂编年体史著,发展描述型文学史,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多元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12.
13.
14.
15.
16.
唯物史观与文学史编写林继中文学史问题,首先是个历史观的问题。用科学史观指导文学史编写无疑是成功的前提条件。用唯物史观指导文学史研究至今仍是我们应有的选择。然而,选择代替不了应用。唯物史观是指南而不是公式应当说,在建国以来的老一辈文学史家中,以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文学史到思想史——中日“无产阶级小说”的形象关联和思想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20世纪30年代苏联、日本、中国等无产阶级文学的兴盛,是世界近代文学史也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转折。近年来中国"革命文学"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开始进行了一种回归性的判断。无产阶级文学绝不是单纯的艺术运动,是带有思想解放和思想限制的双重性质的社会运动。这一属性就为人们从文本的思想主题出发,进行外在的批评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中日无产阶级小说是一种事实的关联,也是一种思想的关联。在苏联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各自文学的主题在一致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张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1,22(4):91-92
勃兰兑斯曾经说过:“文学史,就其本质意义上来说,是心灵史,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序》)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文学作品来认识、挖掘作家的心灵历程,并进一步剖析作家所处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与美学思潮,从而像心灵史一样地去构建文学史,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最近一批青年学者撰写的《中国文人心态史》丛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意图。而由池万兴、刘怀荣二位博士合著的《梦逝难寻———唐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则是这套丛书中颇富特色的一本。一、角度新颖,方法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