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目前的戒毒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自愿戒毒模式、强制戒毒模式和劳教戒毒模式。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自愿戒毒模式,即在云南地区开展得比较好的TC模式,该模式集合了前三种模式的优点,是国际上一种较新的戒毒模式。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将开始正式实施,《禁毒法》强调社区戒毒的重要性,即一般情况下,对初次吸毒人员实行为期三年的社区戒毒,对情节严重者实行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还要接受一到三年的社区康复。社区是戒毒人员实现身心与社会康复的重要场所,戒毒人员需要社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重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想一想,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女人:死乞白赖地爱上个不靠谱的男人,还觉得只有自己能拯救改造他;看着老公找了小三,却一门心思地为这个男人开脱;无底限地宽容,遇事只有一个忍字;毫无自我意识,把付出当责任,好像自己根本不存在……你有没有觉得熟悉?这,就是传说中的圣母。就算你已经淡忘了《渴望》里的刘慧芳,也应该知道当红港剧《宫心计》里的刘三好吧?现如今,全国人民都管她叫三圣母。我们不由得感慨,圣母很高尚,圣母很伟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爱情和婚姻里,圣母并不等于幸福。圣母用一生来打一场仗,到了最终,得到的只有别人一声带着唏嘘的佩服,失去的,却是爱情中的尊重、平等和快乐。爱一个人不可怕,圣母的可怕在于不懂自爱;对人好不可怕,圣母的可怕在于没有底线;沉溺不可怕,圣母的可怕在于泥潭身陷却不自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在戒毒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戒毒手段和戒毒方式方法都更为科学、合理,所引起的戒毒效果也更为明显,在挽救吸毒人员、遏制毒害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下文就以戒毒手段中的强制隔离戒毒为例,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成瘾干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戒毒人员戒毒意识和改善戒毒人员身心状态,增强其戒毒信心,防止复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于禁吸戒毒—直都高度重视,2008年我国第一部《禁毒法》颁布,确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的戒毒新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强制性戒毒和单一方法戒毒的人数比冽少,而且复吸率高,戒毒效果差强人意。戒毒人员在重新回归社会后,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探索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律,进一步增强戒毒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矫治工作质量。本人对正在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疗的人员进行了调研,并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对吸毒成瘾人员的构成情况和戒毒特点进行总结,在借鉴国内外戒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戒毒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提升戒毒工作质量出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非法走私、种植、加工毒品以及吸毒贩毒等反社会越轨犯罪行为日趋严重,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危害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作者认为,禁毒教育不普及是吸毒人员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方及单位的决策者对毒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禁毒教育存在盲区与误区;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对吸毒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其中有的人有成为新的瘾君子的危险;戒毒场所泛滥与管理失范、戒毒广告的虚假、戒毒宣传的歪曲误导,造成了吸毒者难以根本上戒除毒瘾,同时又形成了戒毒并非难事的宣传效果。严酷的现实是,时至今日全世界还未生产出任何一种十分有效的戒毒药品!实施全民禁毒教育,尤其是抓紧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个子不高,长得不凶,还戴着眼镜——即使穿着制服,李立新也更像是一名中小学教师,一个典型的文弱女人。 但当你了解她之后,你不得不对这个看似文弱的女子产生敬意:为了戒毒康复者能够保持操守,她从2000年至今的11年中,几乎每个周四都风雨无阻,定期给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尿检、心理咨询,给他们制订康复方案,为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生活之后遇到的各种心理和现实问题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9.
强制隔离戒毒作为一种戒毒措施,是指对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所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在吸毒成瘾人员自愿、公安机关同意或者公安机关直接作出决定下,进入强制戒毒所戒毒。而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则是对吸毒成瘾人员戒毒状态、身心康复、生理脱毒等各个方面的评估,是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戒毒建议的根本依据。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一经推出,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避免的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对此,下文就以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为中心,对诊断评估的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初,我们到香港某戒毒服务机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戒毒服务见习。该机构的戒毒服务非常重视戒毒人员的家庭支援工作,为戒毒人员家属提供五大支援:(1)个案服务,在吸毒人员未接受辅导之前,其家人便可率先求助,从而得到指引及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王玥琪 《现代妇女》2014,(11):27-27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源于国外,属于社区矫治的范畴。我国当前很多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试点都是学习借鉴国外的模式和经验,因此,对国外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模式及经验进行总结,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有利于我国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普及推广。该文要从外国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经验中,寻找对我国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社会融入困难。本文通过对珠海市戒毒机构戒毒人员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戒毒人员吸毒的成因及吸毒的特征以及戒毒人员由于教育、就业、人际支持、自我认同等方面造成的社会融入难题,结合国外吸毒人员社会融入管理经验,提出从治理创新、司法改进、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宣传等方面构建戒毒人员融入社会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名残疾人,但身残志不残,曾取得过优秀青年创业者的称号。然而,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使他飘飘然起来,在他人的引诱下开始沉迷于毒品。自尊心较强的他,深知毒品的危害,先后十多次自愿戒毒,但收效甚微。如今,在选择了药物戒毒后,他能否再—次站起来?  相似文献   

14.
能不能坚定戒毒的决心有没有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接纳,宽容和关爱;能不能脱离毒友;有没有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影响戒毒者戒断毒瘾的关键因素。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在探索建立综合支持戒毒康复帮教体系上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始探索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根据吸毒人群既具有违法性又是受害人、病人的特性,更新理念和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室。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室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以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医疗戒毒技术进行综合干预,为辖区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爱情能让一个死气沉沉的人变得活力四射,也能让一个对生活失望的人重获信心。爱情最大的威力在于,它可以送你飞上幸福的云端,也可以瞬间把你打入可怕的深渊。所以人们说,好的爱情能塑造一个人,坏的爱情也能毁掉一个人。爱情这种不可捉摸的特点,让人们对它又渴望又害怕——渴望它的美好和幸福,害怕它的痛苦和纠缠。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召开的关注社会组织发展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上,委员齐声呼吁提高社工的待遇。 此前,浦东新区政协专门组织委员视察花木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青年家园的社会组织。服务于花木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中致社区服务社是在探索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背景下,在浦东成立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8.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家庭、就业、交友歧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复吸和重新犯罪。为了降低复吸率,建立戒毒人员的家庭后续照管帮教机制是相当必要且可行的。对戒毒人员的后续照管工作,就是指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通过建立一套监督、扶持,帮教系统,对其提供心理、专业或职业辅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适应并融人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是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最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戒毒所成立于1991年8月,两年多来,戒毒所以其良好的戒毒效果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赞扬和好评。1991年底,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曾指出:深圳市戒毒所成立时间不长,却“取得显著成绩”,希望“把戒毒工作做得更好。”1992年6月,民政部崔乃夫部长视察戒毒所后题词:“禁毒戒毒,净化社会”。1992年11月,美国、法国、日本、泰国、波兰等五国驻广州总领事、领事参观深圳市戒毒所后,美国官员认为戒毒所的管理水平比洛杉机戒毒所管理水平还要高,提出愿意合作,以共同研究对付毒品这个人类公害。1993年3月21日,世界卫…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在上海“自强戒毒咨询热线”上接到了H申请求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