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代湘西桐油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桐油贸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获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其发展尤其引人注目。近代湘西桐油贸易可分为初步发展、短暂繁荣和衰落三个时期。本文就此三个时期展开论述,分析湘西桐油贸易发展的情况及其兴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桐油是一种重要原料,在近代工业品中,直接用桐油原料生产的产品有850多种,而在工业用途上与桐油有关的产品则有1000种以上。我国是世界桐油主要产地,全国有17个省(区)出产桐油,年产量超过10万吨,约占世界年产量的75%左右。英语词汇中将桐油一词可直接称为“China woodoil”(中国木油)。  相似文献   

3.
王村镇是一个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湘西名镇。它位于湘西永顺县境“在县东南九十里,上通川黔,下达辰常,为水陆要津”。[1]据记载,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辟为水码头,此后,它一直作为湘、鄂、川、黔边区土家聚居地军事和区域政治中心长期存在。“改土归流”后,王村凭籍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位置,始作为商埠得以开辟,并有“楚蜀通津”之誉,自清末到民国抗战爆发几十年间,由于桐油为主的商品作物发展,一般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以桐油贸易为主商业发展,王村彻底地完成了由军事、行政据点到商业为主城镇的转变。“近百年来,王村一直是永顺…  相似文献   

4.
桐油进入国际市场后,其用途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它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军备方面,这使中国的桐油贸易如日中天,桐油成为了国民政府重要的经济物资和创汇来源。广西作为中国桐油一个重要的产区,在“经手人物”的经济交往中,桐油的贸易网络和市场逐渐形成,广西省政府的统制措施则进一步整合了桐油贸易市场,促进了广西桐油贸易及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土家、苗、瑶、白族等四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6%。湘西,自古素有“金色桐油之乡”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不仅桐油质量好,而且是湖南省的桐油主要产区。研究湘西油桐生产的历史,总结油桐生产在湘西民族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更好地发挥油桐生产在湘西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乌江流域桐油资源丰富,包括了四川与贵州两省的乌江流域产区,是我国桐油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关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大轰炸、"驼峰航线"、滇缅公路等的研究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对于曾在抗战中起了同样重要作用的乌江航运、川湘公路以及在抗战中成就中国达成第一笔借款的桐油资源却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将以抗战时期出版的相关书籍、现存的部分档案资料为基础对乌江流域的桐油资源及其与抗战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探析。通过简单的探析,突出乌江流域桐油资源及与之相关的乌江航运在抗战中的作用以及抗战对此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个贫油国家,汽油的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动力燃料问题立即凸显出来。国民政府在采取外国进口、发掘新油矿、制造汽油替代品等措施保障汽油供给的同时,也转换解决路径制造新型汽车以适应中国现有的普通油料。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在德制柴油汽车的基础上,着手研制桐油车、桐油引擎及其零部件。1940年2月,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研制桐油引擎成功,同年11月起开始批量生产桐油车。桐油车、桐油引擎及其零部件供给国民政府军政部交通司各战区交通处、财政部、盐务总局、资委会、运务处、重庆市公共汽车管理处等军事交通机关使用。不可否认,在原料匮乏、借贷经营等因素影响下,桐油车在战时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远无法与使用酒精的汽车相比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桐油车研制及使用,一改之前一直强调的“燃料-汽车”思路为“汽车-燃料”路径,既在前方国防抗战及后方交通运输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正> 湘西匪患,危害深久.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匪患便告彻底清楚,这使湘西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英明.为了更好地认识湘西剿匪斗争的伟大意义,有必要对湘西匪患的起源时间问题,作出合乎历史的分析.湘西匪患起源的时间,历来众说纷云,大体有四种说法:一是明朝以前的两千年史说,根据是东汉以来,伏波将军马援征剿武陵蛮、武溪蛮;二是元末明初的六百年史说,见《擒魔记》序,又见《回忆湘西剿匪和开辟沅陵地区工作》(载《湖南党史通讯》1986年第8期20页云:“……湘西土匪有几百年历史,在元末明初时即有.以后数百年,匪灾起伏连绵不断.”此说为电影《湘西剿匪记》所采用,其中一个匪首取名为瞿廿四,  相似文献   

9.
<正> 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因此探讨湘西地区货币流通的起源对于研究该地区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湘西地区货币流通始于何时,史无明文,根据现存的出土钱币,可知该地区最迟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已有了货币流通.但是透过一些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的蛛丝马迹,又可追溯至战国.  相似文献   

10.
<正> 清康熙、雍正年间先后在湘西苗区和土家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给湘西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土归流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移民垦荒,土地开辟,人口增殖等.其中最为有效的是鼓励汉民入峒垦荒.大批汉民进入湘西,打破了土司原来据地自封的闭塞状态.使湘西与湖广和其他邻近行省各州、县连成一片,促进了湘西的社会生产、城乡贸易和农副业的发展,使民族关系产生了一种新的历史趋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区的土特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两千多种,目前,已收购利用的已达一千六百多种。半富的土特产资源,是我区的一大优势。建国卅多年来,我区土特产品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可以从土特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和收购量上的变化反映出来:茶叶,1950年的种植面积为8.1万亩,产量3万担,1984年种植面积34.85万亩,产量18.91万余担;黄红麻,1949年的种植面积只有3万亩,产量7万担,1984年的种植面  相似文献   

12.
中美“桐油贷款”外交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美外交档案,详细研究了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美“桐油贷款”的缘起、交涉、决策及影响,强调此项借款名为商业性贷款,实为政治性援助。它是中国对西方外交的一个突破,同时也表明美国的东亚政策在原有的绥靖日本这一基本内容之外,出现了援华制日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桐油酸与Cu+的络合反应,对络合产物进行了紫外光谱测试.分析了产物的形成机理和结构特点.对该络合产物在防污涂料方面可能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反应在106℃时所得产物具有较好的抑制藻类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湘西苗族地区屯田的兴起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清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统治者在湘西苗族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屯田.屯田、练勇和边墙碉卡结合,成为此后清政府加强对苗区统治的基本方略之一,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湘西苗疆此种“均屯”的起因和土地所有制关系作一初步分析.一、湘西苗疆屯田兴起的原因湘西苗区均屯,乾嘉苗民起义高潮过后,嘉庆元年即开始酝酿,嘉庆二年至五年在几个厅县初步开展,至嘉庆四到八年,苗族人民大起义平息,屯田在湘西凤凰、乾州、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大湘西开发的决定”,大湘西开发正式启动,湘西地区在湖南具有突出的区位特征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而生态经济是湘西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是解决其生态脆弱和贫困两难问题的最优途径,是成功的发展模式。未来湖南西部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构建相适应的生态经济体系,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大力建造生态经济工程。  相似文献   

16.
湘西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推进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北地区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在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综合分析判断,湘西北地区总体上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时期,具有加速发展工业化的良好基础;并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战略性调整给湘西北地区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湘西北地区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湘西北地区应充分抢抓机遇,用活用足政策;打造工业走廊,实施产业对接;加快园区建设,营造发展平台;培育产业集群,推进企业裂变;培育创新要素,增强创新能力等,以推进其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7.
湘西辰河戏     
<正> 辰河戏是湖南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不仅为湘西人民喜闻乐见,也为川东、鄂西以及黔东南地区的各族人民所欢迎.据传,它是明初由江西移民带来的戈阳腔,流入沅水中上游,汇合当地语言,加上民歌、号子、宗教音乐等曲调演变而成,以湘西武陵、  相似文献   

18.
<正> 清朝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是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值得研究.本文试图根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个县的清代县志和辰州、永顺府的清代府志以及湖南省志中的有关记载,略述清朝政府对这个地区改土归流的一些基本情况.改土归流的社会背景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世世代代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和白族等少数民族.清初,“顺  相似文献   

19.
<正> 民族地区的禁忌是人们约定俗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湘西苗族禁忌是苗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它对于形成优良的民族道德风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湘西苗族禁忌习俗几乎涉及到生产、生活、精神文明等各个领域.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关系.因此,认真探索湘西苗族禁忌习俗对于进一步认识苗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哲学、艺术、宗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促进湘西苗族地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包括兴建学校、培训师资、扶助学生及因材施教等.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湘西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成效.学校教育的发展对湘西苗族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