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曾说过:有些人不是怀恋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的题目,却开不出合适的“药方”这句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余味无穷,“过去”、“现在”、“将来”,这三种“进行时”,在人们交谈中也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以较大的技艺、知识等形式体现于一个人身上而不是体现于一台机器上的资本”。它的表现形式就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素质等存量的总和。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的所有人,而资源只有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价值,才具有资本的属性。从这层意义上看,中国不缺少人力资源,缺少的是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3.
问:我今年才38岁,刚被诊断为高血压,医生让我吃氯沙坦氢氯噻嗪片。请问我现在就吃这么好的降压药,以后会不会无药可用? 答:因为担心现在吃“好的”降压药,将来无药可用,所以就希望改为“差一点”的降压药来吃,这是很多患者对降压药的常见误区。其实,降压药没有好药和差药的分别。不是越贵、越新的降压药就越好,关键要看患者的高血压适合用哪种降压药。  相似文献   

4.
吕静波 《职业时空》2008,4(9):64-65
“通识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829年,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而不是片面的人,是培养一个通达的人而不是闭锁的人;通识教育是一种手段,通过实施通识教育而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还是一种课程体系,它与“专门教育”相对应,是一种“全面教育”、“普遍教育”。  相似文献   

5.
面向对世纪,青年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住适应现时青少年教育的新观点,以使青年受益的幅度更大些,这些视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知识经济与人文教育“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在这种形态中,“推动未来发展动力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素质,这些因素将会创造经济奇迹”。“知识经济”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应用的经济,知识信息将成为这一经济形态中运行的电流,而教育则是产生电流的发电机。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动物来说,人类的高级表现之一就是对于“美”的渴望。设计之美只对人有关,动物只有满足本能的生理需求,还称不上是“意识”。但是,设计的“美”确实是建立在最初的本能需求基础之上的,是人类生理的高级阶段即心理需求。因此设计应该是“使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化:“学习”话语与意识形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史学家对1839到1900年间中国历史的解释,大多基于“西方j中击一中国回应”的分析模式,传统中国在冲击之下改变自身社会结构以回应西方世界。“中国国内的这些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推动的。它的庞大的传统结构被砸得粉碎……经过三代人的更替,旧秩序已经改变模样。”柯文认为,这一分析模式的毛病不在于它是对与错,而在于它实在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在我们看来,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不是这一分析模式的毛病,而毋宁说它本来就没打算这样去做。  相似文献   

8.
李云鹏 《现代交际》2010,(11):79-79,78
“咽音”是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的泛称,起源于意大利,上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五六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林俊卿大夫创办了“上海声乐研究所”,专门研究和教授西洋美声学派中的“咽音”发声法,并和中国歌曲的咬字、吐词、行腔、韵味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中国声乐中的一朵“洋为中用”的奇葩。它的主要效用就在于尽快建立、固定歌唱腔体,从而提高发高音能力和改善音质。  相似文献   

9.
闲话中国人     
易中天 《中外书摘》2006,(10):64-67
作者在本书中,对中国人的生活现象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其文化内核,并给予理论的阐述。作者指出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全在于中国文化内核是“群体意识”。细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本文摘其片断。  相似文献   

10.
许明 《职业》2013,(32):158-158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能训练,对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是非常必要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它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学生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中职学生体能训练的原则、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张运辅 《当代老年》2011,(12):37-37
快乐指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满意和幸福的心境,是一种主观感受。英国作家萨克斯认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卡耐基也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这表明,境由心造,对同一个事物,心境不同,对它的感受可能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2.
刘汶蓉  张亮 《社会学》2005,(2):35-41
“社区”作为与“社会”相对的一个概念,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同质的社区文化,即具有内聚力的社区精神(卢汉龙,2000;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课题组,2001)。楼组建设是现代社会的邻里关系建设,是在法定社区中培育自然社区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这直指社区文化的本质,在促进社区居民达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是社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王宇清 《中外书摘》2014,(10):32-34
“新画”之“新”,在于它以“新”为其热衷,比如热衷表现“新生事物”或“时代新人”。而在这当中,若又涉及女性,自然也以表现“时代新女性”形象为其要点。  相似文献   

14.
《职业》1994,(5)
青工素质偏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红光“50年代车钳铣没法比,现在是车钳铣没人理。”当工人感到委屈的心理,在一线工人中似乎越来越明显。将来谁愿意当工人?这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直接反映,就是占工人总数70%的青年工人整体技术素质的偏低,这已成...  相似文献   

15.
王建辉 《职业时空》2008,4(5):51-51
“通识教育”一词,系从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译而来,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亚氏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freeman)应受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与心智以探究真理,而不是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但是伴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人类社会工作的逐渐专业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专业教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张洁 《现代交际》2011,(9):144-144
卢梭指出,儿童在十二岁之前应当进行消极教育。教育的任务在于防止学生的心灵受到罪恶的沾染,而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因为儿童的天性是好的。在教育上,教师不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要注重“实训”和“自然后果法”。这对我国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过分积极主动、过于注重书本、过于注重口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在购物,以后付款”,以这种方法可以促使潜在的消费者花掉还未掐到的钱。当然,必要时,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办法。贷款去休假、提前购置将来可以购置的物品、赊账购买消费品,有这个必要吗?  相似文献   

18.
从“供给本位论”向“需求本位论”转变在一个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企业往往以需求不足为自己寻找借口。其实,这里存在一个观念误区。消费者不买你的产品,并不能说明没有需求,只是企业没能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好产品和服务所致。比如,在市场上还没有一台空气加湿器的时候,亚都科技推出加湿器,满足了消费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或“供给无效”。企业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从供给角度看问题,而应完全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问题,确立“需求本位论”,树立“主动性市场理念”。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沈阳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进行城市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沈阳市根据其自然环境特征及基础条件提出了“园林化城市”的意向,因此,寻求一个投入较少而产出功能效用又大,使用价值又高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指出: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更是激励思维变“教”为“导”,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