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蠢人多     
正人在做一件事时,不是为了自己的肉体,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灵魂,而只为了博得人们的赞许——这是人们生活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他为什么要做不喜欢的事。"因为其他人都这么做。"后者回答。"不见得其他所有人都这样吧,我就不这么做,还有别的人也不这么做。"  相似文献   

2.
正1."谦"字诀。处世唯"谦"字了得,若一味地狂妄自负、骄傲自大,只会失去处世的根本,落得个孤苦伶仃、千夫所指的下场。2."淡"字诀。为人处世,交朋待友,对势利繁华,似乎不必太过于苛求,当以"淡"字当头。看淡些,看开些,人生也就豁然开朗,有滋有味了。正如"平平淡淡才是真"。3."俭"字诀。不懂得"俭"字的人,不知道如何成功,任何成功的事业都在于点滴的积累;不懂得"俭"字的人,只会丧失成功,过分的骄奢多败人品质。"俭以养德",为人做事之良训。  相似文献   

3.
正大千世界,每一个人都为自己划定了底线。不说假话是底线。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前者是原则,后者是圆滑——圆滑也不都是坏事。不损公肥私是底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正道,不是邪路。"水太深"的道不是正道,钱来得太容易的道不是正道,见不到光的道不是正道,拿不上台面的道也不是正道。不颐指气使是底线。得饶人处且饶人,给自己留条  相似文献   

4.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2,(9):58-59
恼的不是茅台酒,是政府乱花钱的手喝不喝茅台酒,成了大问题。今年"两会"上,围绕着茅台酒的争议不断。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景天魁看来,人们恼的其实不是茅台酒,而是政府乱花钱的手。与景天魁观点相似,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经济法室副主任席月民也认为,大家的情绪主要不是针对茅台酒的,更多的是因政府采购、消费不规范引起的。现  相似文献   

5.
苏枫 《领导文萃》2010,(10):137-139
<正>他们摆阔、铺张、不会过艺术化的生活。他们需要从物质炫耀向精神炫耀转换。在这个时代,消费成为社会重要的支配力量。"政府侧重追求经济效益,商人忙于追求利润,社会机构围绕消费服务,多方合谋,诱导消费者盲目追求物质,共同成就了一个商业消费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查尔斯·卡费尔德对1500名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他发现,这些人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并不是他们天生的,而是谁都可以学到的。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位教授的调查表明,工作上取得了优秀成绩的人,所从事的大都是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干自己喜爱的工作,即使薪金不高,但能得到一种内在的满足,生活上会更愉快,事业上也会更成功。当然最终他们常常是名利双收。二、不求尽善尽美,有成果即可。许多雄心勃勃、勤奋工作的人都力求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结果工作成果少得可怜。卡费尔德说:"工作成绩优秀者不把自己的过失看成是失败,相反,他们从错误中总结教训,于是下一次就能干得更好。"三、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知道自身能力的限度,然而,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东西,其实并不是完全知道,而只是感到而已。由于人们很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限度究竟在哪里,以致于许多人老是把自己的个人能力估计得低于实际水平。卡费尔德指出:"对自己起限制作用的感觉是做出高水平工作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朱永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学知识,而是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不是教会学生画像什么,而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孩子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周围的一切,那种童真是极致可爱的,是成人无法触及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心"去倾听、感受、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孩子那无拘无束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持好,并指导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成就自己和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8.
张珍珍  张虹 《经营管理者》2012,(8X):289-289
消费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群体,也受到社会消费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人情—面子"消费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物质消费的追求目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本身作为一个社会化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技巧。尤其是处在社会转型中的当今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这样一个次级群体的消费理念同时也在影响着他们的人际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文化几千年,我们讲的是尊卑,不是尊重。尊重在古汉语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言行。拥有了尊重等于高人一等,所以我们要"赢得尊重"。而我们的文化和习惯,恰恰是不注重尊重。我们不尊重隐私。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集体,你的隐私也就是我的隐私,如果你不愿意给我交代你  相似文献   

10.
曾园俐 《决策》2013,(11):64-65
李显龙已经不是那个被称为“李光耀儿子”的李显龙,他已凭借自己的才干、能力和胆识使光环褪去,成就了自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不能发挥创造力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在一个企业,员工要提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必须做到突破许多思维障碍。这些障碍就是“心锁”,把心灵囚禁在常识、陈规和许许多多貌似合理的标准中,使自己失去了创造力。 其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使人们往往局限于对事物的惟一性认识,其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是不确定的,它有很多正确答案。员工在思维中如果只探求一个答案,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方法,也不是最佳方法。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找第二个,第三个。  相似文献   

12.
正"君子坦荡荡""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生活简朴,宁可寒碜一点儿,也不骄奢淫逸。"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圣人也免不了有"过",闻"过"则喜,不遮不掩,知过改过,实属不易,足以说明孔子光明磊落、胸怀宽广。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结语孔子说:"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取之于民、用  相似文献   

13.
河之洲     
聪明者未必成功以前,人们一直觉得要成功,聪明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成功之路上,还有四大要素排在聪明的前面。第一,目标。你永远不可能强按着一头不想喝水的牛去喝水,同样,你也不可能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取得此生你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目标是欲望的表达,“要什么”从来就比“怎么做”更为重要。但是,目标不是欲望,目标更加具体,也往往给自己设定了时限。它既有欲望的感情牵动因素,同时也有自己做主、不让自己从散漫中游移的因素。第二,胸怀。所谓胸怀,就是一种用天下之材、尽天下之利的包容———对异己的包容、对陌生的包容、对不如自己者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如果不拘小节,好像不是什么缺点,但如果一个人长期不注意自己的小节,管不住自己的小节,甚至混淆小节的概念,用小节当挡箭牌,以小节自我安慰,用小节时付纪律,那么"小节无害论"就成了致命的弱点,小节就成为一切大害的开始,也会使你身陷囹圄.  相似文献   

15.
记得克莱因曾这样赞美数学:"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慧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造.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使人心弦震动,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改善物质生活,而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相似文献   

16.
正领导人的"深"首先表现在思想深度,他能从普通生活现象中看到不普通的人生哲理,能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看出不合理、不正常的根源,使人醍醐灌顶、如梦方醒。领导人的"深"在于他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人性的了解,同时他又更能理解人、宽容人,因为他懂得人性缺陷一般不是本人的过错,而多是环境或生活使然,  相似文献   

17.
思与想     
不敢问薪水,不能问薪水,最想问薪水……刚进招聘会觉得自己还是"人才",一个小时之后觉得自己也就是"人",再过一个小时,自己什么都不是了。——许多忙于找工作的学生这样  相似文献   

18.
正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我也不觉得留有遗憾是一种缺憾美,相比之下,干砸了倒是一种美。我喜欢的事情远不止写点东西和赛车,我还做很多事,有些做得不够好,有些做得很失败。和朋友聊天时,我直接告诉他们,这事我特喜欢,  相似文献   

19.
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信贷消费和低储蓄率是美国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美国国民和美国政府热衷的消费模式,这是诱发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透过借债危机看到了经济制度的危机,同时也透过经济制度的危机看到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危机。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多数中国人都在庆幸中国具有的节俭传统消费文化美德,反思美国金融危机,当前我国节俭消费文化仍要注意提倡适度消费,适度"超前消费",并鼓励借贷消费。  相似文献   

20.
曲素红 《经营管理者》2013,(23):287-287
<正>近几年来,一些地方"三公经费"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很多地方,"三公经费"就是一笔糊涂账。就是这笔糊涂账成就了许多人的美意,个人消费公款报销,私人朋友公款接待,私家车辆公款维修,几乎一切个人开支均有公家买单。所以,每每谈起三公经费,不少党员干部感到束手无策,视之为老大难,因此,监管"三公"消费,既是民众的强烈诉求,也是反腐倡廉的核心议题。下面就三公经费的含义,谈一谈对当前我国三公消费现状的理解及建议。一、"三公"消费的含义及当前我国"三公消费"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