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发表了诸多讲话,蕴含了大量的领导思想。以博弈论的视角探析习近平对领导干部的讲话及其背后的深刻领导思想,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是理解高度互动的人类社会的一个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在当今社会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博弈论是直面问题的理论方法,对指导领导干部开展管理活动具有普遍适用性。通过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民的权利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隐私保护不仅受到了公众人物的重视,也在不断的被普通市民们所广为关注,特别是对于一些未成年人、高校学生之类的特殊人群更应该加强档案的隐私保护。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高校学生档案中的隐私都时常被侵害。因此,应该逐步加强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当中的隐私权保护。  相似文献   

3.
史大贤 《经营管理者》2009,(23):233-233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是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急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国内外对商业秘密权的性质认定不一,有财产权、人格权、企业权、知识产权等说法。由于其客体商业秘密的特殊性,商业秘密权既有知识产权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4.
<正>据中纪委和各省纪委发布的调查通报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约有25名女性官员被调查,其中有20人涉嫌贪污或受贿,女性腐败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女性领导干部为了谋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权力,不惜以身体为本钱进行权色交易,不以贪为耻,不以出轨为耻,违背党性,背叛家庭。究其根源,既有制度缺失、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深处隐藏的黑暗人格渐渐被唤醒。黑暗人格型领导干部既有积极的表现,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规避黑暗人格型领导干部的消极影响,需要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贯彻执行民主制度、安排高级幕僚、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6.
<正>领导信任,即领导的可信任度。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更多的领导隐私被暴露出来,领导身上的神秘色彩逐渐褪去。另外,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不断被公之于众。再加上领导的职权受到越来越全面的制约,领导的掌控力和"能耐"也在变小。这直接导致领导越来越不受社会、公众和下属信任,领导信任指数不断下降。人们从过去的对领导深信不疑发展到现在的对领导无所不疑,这对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领导信任体系建设迫在眉睫。造成领导信任困境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通过三个2×2的实验设计,分析了在线隐私政策对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意愿的具体影响机制,并考察了信息敏感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线隐私政策的告知明确性、权限水平及保护程度对消费者的信息控制感知和隐私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信息敏感度正向调节隐私政策的权限水平、保护程度与感知信息控制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隐私政策的权限水平、保护程度与感知隐私风险之间的关系;感知信息控制和感知隐私风险对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我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实地和网络两种渠道对个人数据隐私的认识、个人数据重要性、易被侵犯性、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泄露原因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调查结果,针对调查结论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调查结果明确了大众认为的哪些个人信息重要、哪些信息易被侵犯、泄露的途径有哪些、泄露的原因及保护措施有哪些,为我国进行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被围猎是当前腐败的重要表现形式。必须及时识别围猎的伎俩,多管齐下破解领导干部被围猎的现实困境:思想层面,要筑牢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制度层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惩处层面,要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文化和心理层面,要匡正礼尚往来的本真内涵;交往层面,领导干部要主动净化朋友圈。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人情泛滥易诱发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该类腐败源头监察命题堪称完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既有规范设定下的正常人情识别标准较为模糊、非正常人情识别标准不够周延,进而促生了隐身敛财方式逃避规制、"山头主义"盛行阻碍查处的现实监察困境。唯有明晰正常人情识别规范以划定人情边界、确立多元化敛财监督规范以充实防范手段、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规范以瓦解"山头主义",方能为破解领导干部人情泛滥的监察困境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规范指引。  相似文献   

11.
正"剧场政治"可以说是政治民主化、开放化的一个时代特征。随着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的多元化、民主化、标准化以及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领导干部逐渐被推至面对群众的最前沿。其在工作及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行为越来越成为一种公共现象,而各方对其行为的评价成为影响其晋职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远离群众和媒体、幕后操控、例行公事的工作方法越来越不"奏效",面临着被上级忽略和被群众遗忘的危险。因此,不少领导干部"应声而动",纷  相似文献   

12.
数据共享在大数据时代各领域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但数据共享容易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传统隐私保护方法主要基于简单关系数据展开研究,而对实际中较为普遍的多记录数据即个人与记录是一对多关系的数据的研究较少。在多记录数据中,具有关系型数据特征的准标识属性和具有事务型数据特征的敏感属性均可能构成攻击者的背景知识,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当攻击者具有强背景知识时,攻击者可以通过对个人的敏感属性取值集合(简称项集)的相关性质来挖掘个人隐私信息,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记录数据隐私泄露风险。为了保护隐私,本文首先提出一个基于敏感值的闭集性和强多元性相结合的隐私模型(简称CEIR l-多元性模型),接着设计了能够实现该隐私模型的DACEL算法来执行对多记录数据的匿名处理。在两个敏感值密度不同的数据集上与其它基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隐私保护水平、匿名信息损失和计算效率等方面都有稳定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3.
陈汉君 《经营管理者》2012,(8X):360-360
娱乐隐私新闻的争议日益成为媒体的一种"常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法律制度下,媒体的报道权、公众的知情权以及明星的隐私权处于十分模糊的状态,正是这种模糊状态导致了目前很多明星隐私新闻大行其道,其所引起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娱乐隐私新闻与新闻侵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服务商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而对隐私信息保护又相对薄弱,从而导致用户越来越感知到个人隐私信息缺乏控制,也进一步影响着用户披露个人信息与使用移动商务的意愿,因而有必要探索新的隐私保护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此,本文以公平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面向移动商务环境的隐私偏好设置及隐私反馈,探究了其对移动商务用户披露个人信息与使用移动商务意愿(下简称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与机理,并采用PLS-SEM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隐私保护方法对用户感知的隐私控制(下简称感知控制)和行为意愿产生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并通过感知控制间接正向影响用户的行为意愿,而隐私偏好设置和隐私反馈对用户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交互作用,且隐私反馈对隐私偏好设置具有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正明 《领导科学》2005,(21):24-26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把手出问题、出大问题,已经是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了。一把手树大招风,在现行体制下,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腐蚀拉拢的对象,容易被各种“高压线”击倒。因此,《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对一把手的监督,从制度设计上看,已有很多。既有法律监督,也有舆论监督;既有组织监督,也有群众监督;既有上级监督,也有下级监督。但对一把手最知情的班子内部监督,却有点虚化、乏力。如何贯彻落实好《党内监督条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的医疗健康档案管理形势分析,若想实现患者隐私的有效保护,需进行管理理念与手段的创新,构建完善的隐私保护"系统",实现从信息产生到存储管理以及利用全过程的有效保护。本文针对医疗健康档案管理中隐私保护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隐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社会都可能产生侵犯儿童隐私的行为。尽管《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说明,要保护儿童隐私,不准私拆儿童信件等,但许多家长依然我行我素。儿童对成人随意侵犯他们的隐私权非常无奈和反感,常常使儿童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很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八)》新规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从罪状表述来看,似乎在表明本罪的设置目的在于处罚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这种“赖账不还”的行为,本罪被俗称为“恶意欠薪罪”就反应了这种普遍性认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入刑,体现了刑法保护劳动者的财产权、尊严权的立法精神。目前对于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及适用认定问题仍有争议,本文立足于立法理论及实践,对犯罪构成、认定等问题进行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民法通说认为无效合同的确认请求权为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本文认为合同无效的确认请求权并非形成权而是一种司法保护请求权,民法通则并未将其排除于诉讼时效的客体之外,合同无效的确认当然适用诉讼时效,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20.
袁媛 《领导科学》2021,(5):77-79
通过话语权力理论可知,领导干部讲狠话既有有效传递和贯彻领导干部的工作理念和意志、促进疑难工作的迅速解决和彰显领导干部个性施政气质的正面效应,也有容易伤害下属感情、破坏民主集中制度和导致话语霸权的负面效应。领导干部讲狠话应在遵循不能常讲、不能空讲、不能越界三原则的基础上做到:统揽全局,规划顶层强制度;言出必行,配套狠招抓落实;刚柔并济,掌控话术促能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