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位核心圈层对话语权的使用与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组织的权力运行,并通过话语权博弈进一步强化自身权力,在此过程中会嵌入人情关系、个体利益、权力私用等因素,引发诸如单位组织成员利益诉求表达不畅、政治生态环境异化、单位组织领导班子权威虚化弱化等一系列道德风险。对此,应建立健全单位成员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加强协商民主根除"圈子文化";创新单位组织内部治理,维护单位组织领导班子权威,以规制单位核心圈层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
单位核心圈层由于掌握单位重要的资源、信息、权力,相较于圈层外成员,更有条件将自利倾向变为实际得利,这种自利倾向及行为具有负外部性,会引发单位小团体主义、矛盾激化、凝聚力降低等不良后果。因此,单位核心圈层成员应成为单位中重点防范、抑制、监管的对象。对此,应通过完善制度约束自利行为,通过打造优秀文化营造良好氛围,通过选人用人实现队伍净化,通过优化权力结构实现权力制衡,通过加强自律实现道德提升,切实防止单位核心圈层的自利倾向。  相似文献   

3.
从差序格局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外部环境、组织现实需要和个体动机是形成核心圈层的驱动因素,职务层次、分管领域、部门职能以及关系、忠诚、才能是核心圈层的准入条件。以单位一把手为中心的核心圈层遵循非正式规则,其边界具有封闭性和流动性双重特征。为避免事业单位核心圈层的消极影响,应明确组织职能,规范事业单位权力运行;树立公平意识,增加核心圈层的弹性;淡化差序氛围,调适领导与员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由于权力的集中、阶层的分化,社会出现了不同的"圈层",主导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生活"圈层"、消费"圈层"、创业"圈层"、交流"圈层"、权力"圈层"等,并形成不同的"圈层"文化,影响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5.
核心圈层成员在组织中不仅仅是事件处理的重要力量,更是左右事态发展的隐形"领导",必须杜绝其对权力的滥用、私用。严防"核心"变"山头",要做到端正认知、准确定位、明晰界限、完善制度、强化法治和独立监管。  相似文献   

6.
单位核心圈层聚集优秀管理人才,在单位处于核心地位。主要领导要重视对核心圈层的优化,应明确目标指向,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建立持续学习提升机制,加强投入和引导,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在具体做法上,主要领导应认真厘清和正确对待管多与管少的关系、有序与无序的关系、复杂与简单的关系、技术与人文的关系,重点抓住单位核心价值观建设、利益关系协调、管理机制建设和激励考核体系建设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单位核心圈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其成员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其他人员,都对单位事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学习和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神,确保核心圈层成员引领单位事业向上发展。西汉思想家扬雄《法言》一书具有极强的政论性,其思想精神中蕴含的"德、智、革、中和"等人君修养思想为单位核心圈层在积淀品行、涵养才能、观念常新、掌握法度等方面提供了思想借鉴,值得挖掘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改革不仅是国家行动,也是每个单位运行的必然选项。改革涉及利益调整,改革的过程充满矛盾和冲突。单位中存在不同的层级和圈层,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核心圈层下属、中间型下属、边缘型下属等,每个层级和圈层的目标与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只有求同存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才能达成共识,推进改革,实现良性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祝伟 《领导科学》2022,(12):13-16
领导干部任期制是科学推进单位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单位一把手在道德力量驱动、权力催化作用、现实利益牵引及领导责任驱使下,会深度介入并影响单位人才梯队建设工作。任期制下的单位人才梯队建设会使一把手面临道德、权力、利益及责任等多重困境。要不断提升单位人才梯队建设工作效能,必须强化公共道德建设,营造单位人才梯队建设的良好生态;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筑牢单位人才梯队建设的权力基础;优化公共利益格局,形成单位人才梯队建设的利益支撑;促进公共责任落实,加强单位人才梯队建设的责任保障。  相似文献   

10.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赋予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权力的基本制度,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一些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过程中,忽视了职代会建设,职工权益维护不够。本文对"五步法"建立和完善企业职代会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冯志峰 《领导科学》2015,(10):11-13
<正>县域政治关系的运作,突出特点是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混合在一起,表现为权力运行的"双轨制"。韦伯认为,"现代科层制的典型特征是私人和官职领域的分化",而"双轨制"政治则表明县委书记权力运行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融合。处于"人情场规则"之下的非制度化生存是当前县委书记的工作和生活常态。在这种政治生态下,一些县委书记运用不同手段经营各种关系圈,在人情交往中不断冲破制度约束,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形成较为典型的县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2.
单位核心圈层是单位进步的领航者。领导要打造"黄金"核心圈层,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打破传统,以信念为抓手提升管理效率;健全制度,以机制为约束实现管理创新;注重结果,以绩效为导向优化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组织中,非圈层结构与圈层结构在话语权博弈过程中取得主导地位,导致组织话语权掌控外溢,对"领导力精神"实现形成悖逆,而"领导力精神"失去的结果就是形式主义统领一切。组织话语权掌控外溢的篡夺机理是利用话语权传递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通过群体裹挟压力与从众心理操纵组织话语权传递路线图的设计。话语权掌控外溢过程的另一个突出标志就是非圈层结构体系设计者谋求"魅力型领导"光环的隐蔽涂层,使"魅力型领导"成为非圈层结构"影子组织"的幕后操控者。实现"领导力精神",应实施分权牵制策略,创新性地设计真正能将权力关进笼中的民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视野     
<正>治理腐败的文化路径本质上来讲,权力与制度都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聚焦于制度限权时,有必要回过头来从权力与制度形成的文化背景上探寻权力的"良治"之道和制约权力的"源头活水"。核心价值观:规制权力变异的重要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指引着干部权力使用的目  相似文献   

15.
正单位核心圈层是指在单位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能主导单位发展状况和趋势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就其人员构成而言,单位的核心圈层通常被认为是单位的领导班子,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班子成员都处于核心圈层。核心圈层成员主要包括拥有重要话语权的班子成员、重要部门中层领导、业务技术骨干以及主要领导较为看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一线员工等。他们凭借自身的实力、威望或影响力,在涉及单位发展的诸多决策问题上具有发言  相似文献   

16.
单位强势利益群体因为利益的稳固性、运行的隐秘性、观念的排他性而实现了彼此间的耦合。单位强势利益群体"赢者通吃"现象是丛林法则的现实异化、社会公众心理的选择集聚、人性弱点的现实反映。防控单位强势利益群体"赢者通吃"现象,须打造品性"磨刀石",实现赢者的自我约束管理;重塑文化"软环境",营造积极的人才竞争氛围;建立制度"控制阀",确保合理的利益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17.
"反对派"副职会产生分裂领导集体、阻滞决策执行、恶化单位风气等危害。对此,一把手一方面可通过制定权力清单、制度清单、责任清单和构建监督网络体系的"控术"来规范副职行为,另一方面可通过主动避让、充分信任、保障利益、坦诚沟通的"放术"积极引导副职转变思维,实现对"反对派"副职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18.
正单位是由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个体及群体组成的共同体。在单位发展过程中,面对共同的方向、目标和利益,不同群体之间会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和行动,结成利益共同体;但由于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岗位差异、阅历差异、身份差异、需求差异、权力差异、观念差异等各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不同群体之间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鸿沟。比如,身处不同岗位的组织成员,由于眼光和视野的不同,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这种看法上的差异会造成不同岗位群体的心理对立;由于权力大小、轻重不同,分属不同权力群体的组织成员会不自觉地拉开现实的交际距离,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距离,这种距离感会给单位管理带来非常复杂的影响。在具体工作中,由不同群体间的各种差异带来的心理鸿沟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到群体间的沟通和交流,造成单位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可能撕裂既有的利益共同体,严重阻碍单位整体目标和利益的实现。这就要求单位领导者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解决单位不同群体心理鸿沟问题,不能仅靠领导者的单一视野和一己之力,而应发动单位全体成员,运用多元力量,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找准根源、化解难题,使问题的解决方案得到绝大多数组织成员的认可和支持,将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上来。对此,本刊特以"单位不同群体心理鸿沟的管理难题与对策"为题组织专题讨论,暂拟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隐权力"作为正式权力系统以外的另一种权力,从古到今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方式和危害程度有所差别而已。作为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隐权力"已经沉淀于传统社会,侵蚀到现代文明。对"隐权力"进行综合治理已成为当今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从制度分析视角探讨"隐权力"的产生与存在1."隐权力"与传统制度的共生性首先,"隐权力"衍生于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人情政治中。有秦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制,使  相似文献   

20.
<正>权力问题是政治的核心。如何对公权力加强监督,有效预防和克服其运行中的异化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实践课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来,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探讨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官员腐败问题,本质上是公权力的私用或滥用,是公权力的异化。克服公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