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优化乡村治理形态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使命。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推进新型政治建设,就必须加强对农村现代民主观念、制度观念、公正观念等方面的培育,并通过强化村务公共参与意识,逐渐生成互动合作、广泛互惠的为民准则和服务规范。因此,要建设平台、打造基  相似文献   

2.
出生于农村的领导干部到了退休年龄"告老还乡",推动本地发展振兴,不仅是现实需要,更是客观要求。具体实践路径可以从构建乡村需要与领导干部意愿联结机制、构建领导干部"告老还乡"激励机制、制定吸引退休领导干部"回乡"的有关政策、搭建退休领导干部"回乡"发挥余热的平台等入手。  相似文献   

3.
高校工会是构建学校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治理活动的重要组织单位,在学校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对高校工会参与学校治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政治性、专业化、互动性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高校工会有效参与学校治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古代社会,国家对于社会管理的方式的演变主要是逐渐由地方分权向郡县制集权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低,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程度是有限的,这也使得乡村社会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以乡里制度和保甲制度为代表的乡村治理制度具有皇权与绅权、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半自治性特点,通过司法、伦理道德、乡规村约等政治文化手段,对乡村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5.
6.
农村"两委""一肩挑"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具有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优化农村"两委"干部队伍、提高村民自治效率的制度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两委"干部思想观念落后、乡村精英外流、组织权力过于集中、"一肩挑"不具普适性等难题。为此,需要从"两委"干部教育培训、人才引进与培养、规范权力运行、稳步推行"一肩挑"等方面完善农村"两委""一肩挑"制度,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促进村民自治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政府管理的过程。治理存在失效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寻求良好的治理。良好的治理即善治。当前,要实现中国乡村善治,有三大治理路径:一是优化乡村民主治理结构,营造乡村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二是推行新型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农民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对政治参与的要求和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因此,通过对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作一个历史的简单梳理,对于我国发展完善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建立乡村社会的稳定、法制、民主的政治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的实际问题,因而,发展新业态和数字经济,开辟乡村经济创业新路径,不断研究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合理举措,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杨楠 《秘书之友》2023,(4):32-33
<正>2021年12月,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新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一年来,沟东新村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和重要事项,通过实施党建引领“147”民主协商工作法,不断深化党对基层民主协商治理的全面领导,推动自治、法治、德治在基层有效实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协商在基层、议事解民忧、成事暖民心。  相似文献   

11.
"村霸"是由于对各种资源的追求以及次生的利益矛盾、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缺陷以及宗族势力和人情社会的不良影响所产生或导致的为害一方的特定个人、人群或现象。"村霸"会造成一系列危害,主要有扰乱秩序、侵占资源、危害群众等。因此,治理"村霸"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基层党员干部增强使命意识,农民要增强法律意识;规范选举制度;加大监督力度;转变治理结构;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共党内,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五人被称为"延安五老"。关于这一称呼的由来,起源于毛泽东的一次讲话。1940年,吴玉章六十大寿时,毛泽东曾说:"中国的青年人受封建家庭封建社会的苦太大了。但是现在世界变了,青年人欢喜老年人,就像我们的吴老、林老、徐老、董老、谢老,都是很受青年们欢迎的。为什么有这个转变呢?因为这些老同志不但不欺负青年,而且非常热心地帮助青年,他们的行为足为青年模范。"从此,延安军民就亲切  相似文献   

13.
乡村治理现代化目前存在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行政色彩浓厚,乡村治理格局发育迟滞;治理权力强制性色彩较浓,乡村治理规范缺乏法制化;乡村治理结构碎片化,乡村治理缺乏完整有效的权力机构;传统乡村治理制度正在解体,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还未形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文化传统束缚、体制环境制约、民主法治意识淡薄、制度供给不足等。化解这些问题,须发展乡村市场经济,构筑乡村治理基础;健全乡村民主法治,制定乡村治理标准;完善乡村治理制度,增强乡村治理保障;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重构乡村政治文化,增强乡村治理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需要高度重视乡村社会的法治秩序建构,将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是民主与法治的结合,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首先要树立法治思维,形成基层政府与农民的良好互动关系,打造多元主体共治的局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关键作用,坚定法治化治理的目标、理念,制定专门的乡村治理法律体系,营造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良好社会环境,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保密工作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保密工作形势更加严峻。然而一些单位由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泄密事件屡屡发生。新时代,保密工作被赋予了新使命新要求。那么,如何夯实保密工作基础、织牢新时代保密工作防护网呢?  相似文献   

16.
17.
“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自80年代人民公社解体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基本上实行了乡级基层政府加村级自治和民主选举的治理模式。一种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乡村自治和基层民主选举推动了乡村民主化的进程,并对中国政治民主化和农村政治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最近有学者仍然认为,由于宪法和法律有关村民自治的制度安排,国家的行政权力被限制在乡镇一级政府,村民委员会授权主体由乡镇政府转向村级社区的选民,这意味着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传统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模式开始瓦解,国家在农村的行动方式开始法制化、契约化和政策化。因此,村民委员会实际上扮演了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18.
要真正把乡贤转换为乡村治理的强大内在动力,必须处理好传统乡贤与现代乡贤、文德乡贤与官富乡贤、乡贤知名与乡贤认同、乡贤培育扶持与乡贤引导规范、乡贤治理体系优化与乡贤治理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注重传承与创新,实现软治理与硬治理并举,夯实参与治理之根本,发挥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时期以来,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特别是在少数部门和单位,选人用人上存在的与现行组织人事工作规章制度相背离的"潜规则"呈现蔓延之势。所谓选人用人"潜规则",  相似文献   

20.
"庸官懒政"现象是当前干部队伍管理的顽疾,严重制约了各级领导干部政策执行力的提高,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新形势下,认真剖析"庸官懒政"现象的现实表现,深入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