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玲 《经营管理者》2009,(21):198-198
从20世纪八十年那以来人类就进入了后现代社会,现在的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背景的变革,合作治理模式是中国面临双重转型时的必然选择。公共治理的核心就在于决策,传统公共决策模式也不再适应转型后的治理模式,公共决策模式必须接受突破和创新。本文在合作治理视角下分析公共决策的艺术合作决策的概念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由碎片化管理到协同化治理。协同治理理论是在协同理论及治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主张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多方参与与合作共治的协同化治理,为人类社会治理复杂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从我们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本质属性的探讨来看,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作为系统的客观  相似文献   

3.
左雯骐 《经营管理者》2009,(24):194-194
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有赖于多元合作的应对模式,民间组织在危机治理过程中要突出自身优势,发挥整合资源的纽带作用,以维系整个危机治理系统的良性运转。同时,民间组织应该秉持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的价值取向,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增进与政府良性的互动合作,培育社会资本,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同时,推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合作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在经过对自身价值、行为、文化等进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合作治理意味着整体社会治理结构的去中心化和去地缘化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去个体化和去利益化。承认他者、普遍信任和整体共识分别对应着它的三个发展阶段,总体上展现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治理模式的变迁带来了人类社会总体治理范式的革命性变革,也是各种社会治理主体真正参与社会治理过程的最佳形式。合作治理中的政府职能也将由管理型、控制型向服务型、引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民主观念的进步,公共管理范式开始由统治向治理进行转变,多元的、参与的和合作的公共治理模式逐渐备受各国政府推崇。公共治理理论要求抛弃传统公共管理的垄断和强制特征,重视民众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强调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共同作用,建立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和平等的合作关系。直面民众的基层领导是党委与政府形象的代言人,其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与治理效能。通过民众的参与来选举基层领导是提升公共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性步骤。本文  相似文献   

6.
公共治理能力→官员腐败→代际指向→路径依赖→公平失衡→公共治理能力,是国家公共治理能力与多元共治模式之间隐含的内在逻辑关系。提高公共治理能力,治理腐败问题,可以从社会领域身份和家庭代际关系与环境的改善两方面解构现有的逻辑框架,以优化公共治理结构,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子女教育、法律权利与义务的部分内容,从理念上消除官员实施贪腐行为的动机;坚持学校教育优先理念的同时,也要坚持社会教育理念,从源头上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家庭配合以及个人努力的共治范式。  相似文献   

7.
张莉莉 《经营管理者》2014,(17):101-102
社区管理是新形势下培育社会自治能力及实现基层公共管理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随着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广西近年来也作出了创建社会和谐模范区的重要部署。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外社区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提出推动广西和谐社区建设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8.
合作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出现的全新的理论,为公共事务提出了不同于官僚行政理论的治理逻辑。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打破传统的单中心的政府统治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进而发挥出巨大优势治理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范围内民主和法治的发展,传统的官僚制管理理论逐渐走向衰落,公共治理理论逐步受到学界和管理者的青睐,其中"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法制化与科学化"已经成为一项普世的政治原则和公共行政准则。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公共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秘书工作仍是我国党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秘书工作者广泛分布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之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鉴于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有关公共危机的府际合作治理成为研究热点,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公共危机、府际合作的概念进行梳理,总结国内外的府际合作类型和当前公共危机府际合作治理存在的困境,提出要创新公共危机的府际合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不仅企业开始运用网络实现协调和治理,而且网络治理作为政府治理的一种新模式也开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网络治理理论是西方公共管理的一个前沿课题。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最新治理模式,在中国实践运用中不可避免存在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网络治理的水平。从而有利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高供给效率,塑造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合作管理全社会公共事务,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全社会公共问题,促进全社会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体系、方式和过程。国家治理诚然是多方参与的治理,但政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在互信互惠的伙伴关系上做到共享资源,共同实现公共价值。这一理论对突破传统治理模式造成的主体缺失困境、资源不平衡困境、信任困境和合作困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此,可借鉴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合理内核,结合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重构社区治理主体,明确社区治理价值导向,构建协作治理机制,坚持依法治理以实现社区善治。  相似文献   

14.
王瑜 《领导科学》2020,(6):70-73
在现代社会系统快速流动与频繁互动的影响下,突发环境事件的耦合型特征与传统的应急治理模式不相适应。协同治理理论以平等互信、资源共享、合作互利的共治共享优势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治理模式转型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耦合型突发环境事件中存在的央地应急管理协调不畅、区域间运动式动员应急成效不佳、基层应急治理驱动力不足、企业联合防治环境风险能力欠佳及网络舆论主导事态发展等现实困境,须依据协同治理理论框架要求,从利益调解机制、协同网络权责机制、组织信息联通机制及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四方面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协同策略,优化协同效果,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共危机的频发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NGO作为代表公民意志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协助政府调动分散社会力量,快速有效地应对危机,充分发挥"第三种力量"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NGO参与的困境,提出完善NGO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对策,提高公共危机的治理能力,使其更高效地应对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事务管理具有系统性的治理结构,包含个体所处的载体环境、个体的认知判断、群体共同约俗的社会行动。研究表明,治理结构中多方当事人的个体角色与个体认知影响着个体与其他个体、个体与群体互动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公众在特定治理主体进行的社区治理,其复合领域专家、多方当事人、公共管理者等三方角色,愿意以理性、善意的态度偏好处理公共议题,可治理条件方能成立,并更能解决社会组织活力的激发、社会矛盾的化解、公共安全体系的健全等公地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比较理想的乡村治理模式应该是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中介组织、村民等多种治理主体构成的网状治理结构。通过这种多元合作治理模式,乡镇人民政府、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村民等都能平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对乡村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中,并通过各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平等合作,维护和实现乡村公共利益,推动农村社会有序良性发展。要明确县级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和责任,使其担负起乡村治理的财政保障职责,并监督乡村良治在本区域的顺利实施。要切实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公共治理困境进行系统分析梳理,认为元治理作为对治理理论的反思,其理论优势对于政府改善社会治理具有启发意义。基于元治理的内涵,剖析了公共治理下政府的行为逻辑,即政府应承担远景规划、组织引领、冲突处理的责任。研究发现,在元治理的视角下,政府提升治理能力需要加强内部治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扶持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强化它们的责任意识;平衡利益需求,有效应对治理失灵;构建治理主体互动平台,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害救援系统是一个涉及道路通行能力和多方参与的物理-社会复杂耦合系统。其中,物理系统中道路受损是影响救灾物资运输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系统中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协同治理成效决定了救灾效果。为提高物资运输效率和灾区救灾量,本文考虑道路通行能力构建政府和社会组织协同运输非合作救援模式、协同合作救援模式以及政府补贴模式的微分博弈模型,计算了三种模式下多方努力水平、补贴比例、救灾量和系统均衡收益。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政府补贴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提高社会组织救灾努力水平、实现双方救灾效益的帕累托改进。社会系统中三种救灾模式具有不同的耦合效果。其中,协同合作救援最优策略及整体最优收益均严格优于非合作和政府补贴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政府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摆脱传统"全能型政府"的思维定式,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具体至公共管理学界,网络治理理论为建立多元参与、社会自主治理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思路。因而,对网络治理概念的辨析与厘定,探究其理论渊源和发展状况,对当代公共治理的转型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