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单位制和公社制解体,乡镇政府常因对基层社会的脱嵌而陷入弱治理境地。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乡镇政府在治理资源匮乏情境下实现有效治理的一种治理机制:乡镇政府通过参与基层党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完成向基层党组织、社群组织借力;通过党的政治性和组织有效性确保上级政策的贯彻;通过区域化、网格化、枢纽型基层党建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嵌入;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制度化,各个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并有效配合,以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保障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正为切实增强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动城市发展,中共河南济源市委组织部把握关键重点,完善四项机制,统筹推进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一是推行党建"轮值主席"制度。由各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按月轮流担任"轮值主席",以"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做"为主要内容,每月  相似文献   

3.
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定位是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其意义在于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有效治理。在现实中,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党建引领不足、互联互动难、发挥作用难、党组织管理难等困境。福建省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探索出以载体建构实现互联互通、以完善组织机制解决群众问题、以技术牵引实现智慧党建三种典型党建创新模式。由此可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应完善党建引领的多维路径:制度升级,实现从"整体推进"向"整体提升"的转变;文化升级,实现从"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服务升级,实现从"服务链"向"服务环"的转变;技术升级,实现从"平台引领"向"行动引领"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社区治理作为现代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着政权建设以及社会治理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新形势下应该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社区治理的探索与创新。本文就基层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的创新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岩 《领导科学》2020,(8):42-45
新时期,面对治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在自适应性、非线性及多样性方面与复杂适应系统特征相契合。通过标识、内部模型、积木等机制联动,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模式形成了自身运行机理。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效能,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聚集效应;创造公共价值,提升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主体能力;发展"互联网+",优化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党建国家和党治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在基层治理中体现为党治基层,这是理解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逻辑起点。近年,通过区域化党建、派驻"第一书记"、开放式党建、智慧党建及"三有一化"等党治基层创新行动,党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了基层治理绩效,同时也导致边界不清、行动困难、高成本运行等问题。对此,需要以公共价值创造为引领,以政党自身的"治理转向"为途径,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作为产城互动的结果,中小微型企业快速发展,市场服务组织逐步培育,非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推动了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异军突起,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公共治理资源短缺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了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能很好地得到有效供给,存在社会治理公共资源不能下沉,公共政策落地效果不佳,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城市社区的高效治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的推进等重点任务难以深深地植于社区治理工作中,靠行政命令计划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于社区组织中。这些表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需要探索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2020年以来,全国各地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结合自身特点,实践出多种社区治理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也暴露出六个方面的问题,即党建引领作用不强、社区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组织服务不实、主体治理职责不明、人才队伍建设薄弱、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厘清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对新时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助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相当一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具有行政延伸特性,但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趋势;社区社会组织逐步嵌入社区治理网络之中;社区社会组织开始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预期较好;党建对于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议事具有显著作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参与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关系、政府视角与居民视角的关系、互益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的关系、参与服务与参与管理的关系。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治理,在政府层面,应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完善购买服务制度;在社区层面,应加强党建引领,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在社区社会组织层面,应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参与和服务能力;在居民层面,应推动居民参与,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国家—社会"关系或政社关系是西方学界研究社区治理的主要视角。长期以来,我国社区治理研究沿用西方的政社关系视角,忽视了党在我国社区治理构架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社区治理研究中的党建维度普遍缺失。我国社区治理研究的视角从政社关系转向党社关系,是回应社区治理失灵的需要,也是我国政治权力结构与党的宗旨和属性的体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应当遵循以组织融入促进有效在场、以机制创新促进有效动员、以综合服务促进有效治理的路径,实现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11.
乡村社区治理事关国家繁荣稳定,党政长效执行和城乡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基层党建引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社区治理的根本是为了推动城乡社区多元化综合治理和组织服务创新,要求对示范区基层党组织引领和调动社区参与模式提出创新性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苗军 《领导科学》2023,(1):152-153
<正>为了解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问题,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注如何增强基层治理的基石以确保治理工作稳定开展这个实际问题。进入新时代,“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个课题被理论界广泛关注,各地也纷纷开展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治理创新工作,力求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来促进基层治理工作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党建与引领力提升割裂、党建引领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无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针对这种情况,提升党建引领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脉络下,如何进一步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整合,成为当前基层建设进程中的根本性议题。深圳市南山区Z街道将基层党建整合到整体性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形成以社区党建为核心,推进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社区管理"一核多元"的治理机制创新,探索出一种适合特大城市基层党建的社会化逻辑和模式。"让社区回归社会"这一基层党建的社会化逻辑,成为实现基层治理社会化目标的根本之道,可以为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多元化与自主性的增强使传统单位制党建模式难以适合社会整合的要求。区域化党建是在社会发展样式转变背景下重构党的社会整合功能,从党要管党与整合社会两个基点出发,通过党领导和组织社会的功能结构的变革与调适,促进党建与社会多元化发展相结合,创新党的社会整合体制,在推进党与社会协调发展中增强党对社会的整合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农村社会治理有了更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但农村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理念滞后弱化治理效能、组织惰性导致活力不足、机制缺陷减弱治理动能。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应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力;强化共治理念,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融合化;聚焦现实问题,找准农村社会治理着力点;推动机制变革,激发农村社会治理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适应性治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有调适性、有弹性地实现治理目标,其负面效应在于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参考,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失控或偏差,出现远离治理初心和目标的情况。面向适应性治理,中国创新性地采取了党建引领适应性治理的方式,借助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使适应性治理的优势得以发扬,而负面效应得以有效控制。然而,也需要看到,由于缺乏规则化、制度化,实践中的党建引领依然存在不足,有时难以使党建科学嵌入到适应性治理当中。未来需要进一步实现改进,要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规则、疏通党内上下沟通的正式渠道、凸显基层道德"隐秩序"的优势、创新基层政府效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郭青  王国宁 《领导科学》2022,(6):120-124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础治理单元,其治理现代化能够不断巩固我们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根基,打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微观基础,是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举,也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外部融接与内部并举是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二重向度。做好外部融接应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机契合,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动态融入,与数字赋能社区治理新模式对标竞进,与城市社区人口结构变化深度适应;加强内部并举需发挥城市社区党建的全面引领作用,强化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社区治理制度保障,构建以“两邻”理念为主导的社区情感治理机制,打造数字化社区服务互动新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坚持"红色"引领,增强政治属性。一是把社会组织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二是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组织纳入全区党员干部培训计划。三是推动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向社会组织党组织延伸。创新组织设置,提高党建水平。一是推行"一商会一党组织、一行业协会一党组织"做法,在未建立党组织  相似文献   

19.
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核心,是基层协商治理的推动引导者、赋能保障者。但在一些基层治理实践中,还存在着党建有机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密度不够饱和、村级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有待增强、村民自治力量有待提升等困境。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英林实践"具体表现为: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搭台,构建"3+X"共治生态圈;吸纳社会力量,促进多元共治谋发展;协调各方参与,提升共建共治社区治理水平。"英林实践"启示基层党组织:要突出核心引领,把准基层协商治理发展总方向;要整合多元力量,使基层协商治理助塑乡村振兴共同体;要全程融入协商民主,使基层协商治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实现势能转化,使基层协商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基层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示范引领,才能积极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各项工作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升党建工作效能、推动企业基层治理创新发展作出一定总结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