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家隐性知识、交接班意愿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向前  张正堂  张一力 《管理世界》2013,(11):77-88,188
企业家隐性知识在代际之间有效转移是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的关键。通过对企业家深入访谈和大量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诚信好学、企业家精神以及个体社会网络是需要转移的企业家隐性知识的3个主要内涵。其中企业家诚信好学和个体社会网络要素的代际转移对家族企业成功传承具有非常显著地正向影响;企业家诚信好学的转移对两代企业家交接班意愿都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当两代企业家交接班意愿同时发生作用时,在任企业家的交班意愿会极为显著地影响成功传承,同时在任企业家交班意愿对诚信好学要素转移和成功传承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从而推动家族企业"家业长青"。  相似文献   

2.
帝王托孤安排中包含着人员交接和权力转移问题,蕴含着班子配备和接班人选择的普遍规律。古代帝王托孤悲剧对现代企业继承与交接的鉴戒在于:注重代际交替的和平传承;适应新形势,建立权力转移机制;民主交接,完善人才优选机制;淡化家族色彩,注重群策群力;深刻认识权力交接内涵,依靠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组织内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形态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所谓显性影响力(亦可称为显性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种控制力,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授予领导者对特定资源的支配权,存在原则规定性,是利益诉求的强制力保障,这种力量的作用时间范围为合法任期,在任期结束后会自然消失,下级的应对行为表征为服从;所谓隐性影响力(因为它形式上仍然对被领导者有一种外力作用,亦可称为隐性权力),是由领导者本身的特质决定的,表现为在法  相似文献   

4.
有限的矿产资源与无限的需求欲望,使得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成为目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资源的代际分配不公平问题早已被学者所认识,但却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实际上资源代际分配不公平的真正原因是代际间权力的不均衡,因此资源代际分配问题不能依靠基于均衡分析的资源最佳利用方案,而需要通过调整各方权力结构的方式来解决,而制度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反腐力度,显性权力及其腐败得到了遏制,隐性权力及其腐败需要格外注意。一、隐性权力及其来源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的一种权力运作形态,其可能产生于显性权力的延伸和辐射、权力主体的个人魅力、正式权力角色形象的扩散、权力集中且不规范、权力非对称、官场潜规则、权力运行隐蔽且权力范围与责任不清等,同时往往还会表现在政治文化与心理层面。显性权力主体即职务权力主体,而隐性权力主体则更为  相似文献   

6.
马亮  张淑敏  仲伟俊 《管理学报》2022,19(2):225-234
鉴于代际知识桥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能不同,以65家汽车行业整车在位企业为样本,对其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负二项回归分析后发现:协作研发能够直接提升在位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且显性代际知识桥与隐性代际知识桥在其间均可发挥积极中介作用;旧技术创新绩效对协作研发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积极作用,对显性代际知识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消极作用,但均不显著;旧技术创新绩效对隐性代际知识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显著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内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而言的,显性权力通常由上级组织正式合法授予,但组织的内隐性权力往往来自非制度性渠道,因而是一种非正式的权力。组织内隐性权力的非规则性和非合理性,使得其不断寻求冲击以领导效能为核心的显性权力的机会,以此获得在组织中的话语权和支配权,进而影响、干预组织的秩序和决策。领导效能作为显性权力的直接表现,决定着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虽然内隐性权力与显性权力存在对立关系,但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应用妥当、合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人的权力可以是上级部门正式合法授予的显性权力,也可以是来自一些非制度性安排、但又实际存在的隐性权力。单位内不具有显性权力的下属会想方设法获得隐性权力,与领导者的显性权力进行博弈,干扰领导者的决策,影响单位的发展稳定。认清隐性权力的实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让这两种权力在博弈过程中相对和平地相处,更好发挥彼此的积极性和正当性,避免权力失控局面的出现,进而更好推动单位事业发展,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和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在单位内,领导干部都是根据自己的职权开展工作的。职权的权力范围都有法律规章和条文的规定,是一种显性权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据这种显性权力即职权来开展工作,有时候却又显得不是那么顺利。特别是在涉及一些人的利益时,领导干部的一些计划和打算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既定方针得不到有效执行,既定目标无法实现。这种情况的出现,除领导干部个人的原因外,还有另一种强大的能量在起作用,那就是隐性权力。隐性权力,规章中没有,但  相似文献   

10.
正单位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新陈代谢是常态。随着领导班子的调整、新老人员的交替,在代际传承的节点上也播下了单位事业或兴或衰的种子。单位代际传承不仅有职位、权力、责任的交接,更有认知、情感、利益的转换,还关涉愿景、文化、生态的延续。代际传承应重点解决权力、责任的平稳过渡和优良制度、文化、传统的延续问题,使单位既维持、保持、继承既有的优良制度、机制、习惯和文化氛  相似文献   

11.
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是企业进行隐性知识高效管理的关键,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本文通过对山西文化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效果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建立了一套隐性知识转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效果评价方法,并通过实际应用研究,分析其特点,从面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一种机关报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集群的隐性知识转移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集群已成为企业合作的主要模式,集群的关键是要实现知识的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移.本文提出了基于企业集群的知识转移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集群中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之间距离的关系,探讨了互补性知识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组织通过赋予岗位一定的权力来实现其责任,此谓正式权力。正式权力通过制度与规定来体现,其权力为显性权力。与正式组织的显性权力不同的是,非正式组织以及个人形成的权力没有通过固定的规则来体现,具有隐蔽性,因此称为隐性权力。隐性权力广泛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与正式权力一起起作用,并对正式权力的行使具有正负效应,因此,其产生的根源以及治理策略值得研究。一、组织内隐性权力的来源组织内隐性权力的来源是不同的。它往往来自于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单位内部,总有各种力量在不断碰撞、交锋、融合,有的表现得很明显,有的表现得很隐蔽。在各种力量中,有一种隐性权力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既是对显性权力的有益补充,又是对显性权力的潜在威胁。那么,单位内隐性权力以何种形式存在,又有哪些效应呢?一、存在形式1.存于"遗"。一是存于政治遗产。有些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时因为人缘好、作风实、威望高、  相似文献   

15.
汪长玉  左美云 《管理学报》2020,(8):1228-1237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感知组织因素、工作意义对年长员工线下代际知识转移的影响。对138位年长医生数据进行SmartPL分析,研究表明:年长员工感知的代际支持氛围、高管支持对其线下代际知识贡献和获取行为有正向影响;但组织制度支持对其线下代际知识贡献有负向影响,对其线下代际知识获取没有显著影响。工作意义与年长员工线下代际知识贡献负相关,与其线下代际知识获取正相关但不显著。3类感知组织因素中,只有感知代际支持氛围能显著削弱工作意义与年长员工线下代际知识贡献的负向关系,并加强工作意义与其线下代际知识获取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邓春平  毛基业 《管理评论》2012,(2):131-139,176
离岸IT服务外包是一个知识密集过程,从海外客户到国内供应商的有效知识转移是成功的关键。然而,针对客户的不同控制模式和供应商的吸收能力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的不同影响,以及这两种知识转移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还极其有限。本文基于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客户的正式控制对显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比非正式控制的作用更强。隐性知识转移比显性知识转移更依赖于供应商的吸收能力,显性知识转移对隐性知识转移有积极促进作用。研究还显示,正式控制对离岸IT服务外包绩效有直接影响,但知识转移对外包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知识转移的角度将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分成:显性转移、隐性转移、混合转移三种,并对三种模式中知识转移的流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比较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姜亚芬 《经营管理者》2013,(28):289-289
"道高一丈,魔高一尺",在政治权力的角逐场上,权力的博弈让很多腐败走向"地下",权力腐败之毒瘤逐步向政治肌体转移渗透,变成更多更难根治的腐败顽疾。一条被中外实践反复证明的权力腐败律要求我们给权力套上枷锁和缰绳,要给权力的运行以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与约束。政治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共生关系使得扫除潜规则中隐性权力的毒瘤成为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论家族企业权力的代际传递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以家族企业的定义作为研究突破口,将家族企业划分为家族业主制企业、家族合伙制企业、古典家族股份公司和现代家族股份公司四类,并且对各自特征进行了比较;通过特征引出了关于家族企业保留所有权的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情感与凝聚力、产权、决策和契约四大因素;进而对家族企业的代际传递成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继承人和掌门人、普遍凝聚力和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三个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家族企业进行权力代际转移应该分为四个阶段完成:准备阶段,融合阶段前期,融合阶段后期,移交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多个健康测度指标,首次通过区分子女对父母生活照料的时间投入和经济支持两种代际转移方式,研究了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由于子女的外出决策与父母的健康状况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的三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以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后对父母生活照料的减少对父母的身心健康有负向影响,而外出子女的经济支持作为一种收入转移对父母的身心健康有正向影响;总体上,子女外出务工对父母健康的总效应为正。本文从代际转移的视角识别了两种代际转移方式对父母健康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并给出了实证依据,研究结论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当前针对子女外出务工影响父母健康结论的分歧,另一方面可为农村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