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局长的儿子     
刘局长有一个宝贝儿子名叫小宝,刘局长对他很是宠爱.他经常对人说:“这小子太像我了,你看我俩都是大眼睛、蒜头鼻子,尤其是这吃四方的嘴,简直就是我的翻版嘛!”局长的嘴的确与众不同,长得四四方方的,他管这样的嘴叫吃四方的嘴,还说只有有出息的人才会长这样的嘴.  相似文献   

2.
组织奖     
##正##我调到局里任办公室主任不久,一把手张局长就将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里:"小王,咱局里还有点活动经费,过几天我准备安排召开一个运动会,你去组织一下,看有多少人报名参加。然后再设计个方案,看如何组织,如何颁奖。"我说:"好的,您放心好了。"  相似文献   

3.
李敖  林正茂 《领导文萃》2006,(2):114-118
我写的书有九十六本被查禁了,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论是古今中外,我写的书是被查禁最多的一个人,直到写呀写呀写,把国民党写垮了为止,他们对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当年查禁我书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宋楚瑜,那次参加所谓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他作为“副总统”落选了。他查禁我的书的时候是新闻局的局长。查禁我的单位不只新闻局,还有很多单位,不过,新闻局是个重要的单位。他有一次来看我,我跟他笑,我说:楚瑜兄啊,你们打不过我们。虽然你是国民党的文公会主任,虽然你是新闻局的局长,可是,搞宣传你们打不过我们。怎么样打不过我们?我说:我李敖可以把…  相似文献   

4.
文章     
郑和柳是同学,分别在北市和南市粮食局做秘书,报刊上时有他们的文章发表. 让郑感到奇怪的是,柳发表的文章署名总是两个人.郑不解,打电话问柳:“李君是谁呀?”柳说:“是我拜的老师,文章是他给润色的.”郑当然不信,就打电话问在南市的文友唐,唐说:“李君是柳的局长,快到退休年龄了.”郑恍然大悟,柳是在拍局长的马屁呢. 郑文章写得好,终于引起局长的关注.局长把郑请到办公室,绕了十万八千里的弯子才说:“这次有个高职名额,我各方面条件都没得说,就是专业论文不够,你看能不能……”往后的话,局长确实不好明说,只能意会.郑就认真地说:“您需要哪方面的资料我给找,要不,您写好论文后我帮润润色?”局长一听气得两眼直翻:老子要是能写得出来,找你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一皮志远看到阴局长的第一眼有种恍惚感。阴局长那一头乌黑的头发说没就没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锃亮的秃瓢。原来阴局长在外面一直戴着假发。皮志远把手伸进裤兜,那里有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二十张"老人头"和一份掩耳盗铃的申请报告——"老人头"是他今晚汇报的核心内容。阴局长的电话响了,皮志远把信封放在沙发上,说,阴局长,我就不打扰您了,我写了个报告,请您有时间过目一下。  相似文献   

6.
舍得     
<正>局里的人都知道,我这个科长是王副局长一手提拔起来的,我俩关系很铁,可以说无话不说。半年前,局长另有重用,上级指定王副局长主持工作,但另外两个副局长对此并不服气。刘副局长年轻,研究生毕业,是局里的业务专家,而张副局长在部队当过团长,还立过一等功。虽然王副局长是局里的元老,但论业务比不上刘副局长,论资历又不如张副局长,所以他最终能不能被顺利扶正,还真不好说。在两个副局长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王副局长  相似文献   

7.
取经     
办公室主任高升,调到了另外一个单位任副职.由于我平时喜欢写点小东西,单位就将我从业务科调到办公室,接任办公室主任. 前不久,头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由于我们的工业发展跟不上形势,我想带几个人去外面学习取经,至于去哪里、怎么去,你安排一下,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 我听到是工业上的学习取经,就从网上搜索,找出几个十分发达的老工业城市,并按中国交通图册的最优线路,草拟了一个方案,拿给头儿审核.头儿一看,有点不高兴了,对我说:“这个肯定不行,你重新弄一个过来.”  相似文献   

8.
张局长是农家出身,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当上了局长,但天天都有来找他办事的人和忙不完的事情,弄得张局长十分疲惫和反感。周日,张局长把电话调成了静音,陪着孩子到公园去玩,正和孩子在草地上躺着的时候,一张笑呵呵的脸出现在他的眼前。张局长赶紧坐起来,气愤地问:"李老板,你怎么来了?"来人笑得更甜了,说:"我一直跟着你,张局长,我们的款项可不能再拖了。"张局长不耐烦地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明天上班的时候找我。"李老板赶紧说:"张局长,不  相似文献   

9.
帮局长理财     
正那天一上班,局长就将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小王,我听人说最近你在上班时间炒股票了?有这回事吗?"我诚实地说:"有这回事,不过我是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偶尔上去看看,我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犯这个错误!"局长说:"其实这也算不上多大的错,但上班炒股总是不对的,你一定要注意影响!对了,有个问题想问你,怎么那么多人炒股,难道炒股真的很赚钱吗?"我说:"当然是真的啊!不瞒您说,我只炒了这半  相似文献   

10.
兜圈子     
正第一天来局办公室上班,我就看到上级暗访组给局里的一个反馈单。反馈意见很具体,在评价我们局作风建设总体较好后,指出了一个具体问题,就是项目科长老吴办事存在"兜圈子"现象,导致办事人员要来来回回跑很多趟。我们局是个大单位,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来之不易,老吴的问题应该开门见山,由领导直接跟他反馈提醒。局办公室主任大林是我的学长,看到他在反馈单上写下"呈请万局长阅示"后,我说:"万局长是一把手,他提醒最有力度。"大林诡异地一笑,对我道:"我可说不准。"  相似文献   

11.
局长获奖     
正我到局里上班不到半年,县里结合工作实际,要对各级干部进行一次安全知识进万家公开答题测试,而且要根据准确率的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我是管宣传的,拿回试卷,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地发下去并交代收卷时间,我这个任务算完成一半了。局长不在,电话中局长说卷子先放在我这儿,等他回来了再取。  相似文献   

12.
官人     
部里换新部长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听说部里有个单位没搞好团结,几个局长有劲不往工作上使,相互拆台,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火。老袁是单位的局长,下边有七个副局长:张、王、李、赵、丰、方、刘,其中张、王是一派,方、刘、丰是一派,赵、李各是独立一派,加上老袁,一共五派,在窝里相互拆台。新部长了解情况后,决定进行一次大换班。听到这个风声后,几个局长心神不宁,弄得整个单位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在局办公室做秘书已有10年光景,至今仍是大头兵一个,怪就怪在我这人有点迂腐,只管埋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最近,我们局新换了一位局长,我心想这回我可得加把劲儿,在新局长面前多多表现自己,好取得新局长的信任,以铺就自己的升迁之路。可是,令我大失所望的是,这位新局长有点贪,除非你有人有钱,他才会高看你一眼,否则,你就是再务实能干,他也看不到眼里。一天晚饭时,我正在闷闷不乐地吃饭,老婆突然说:"老公,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头也不抬地说:"你能有啥  相似文献   

14.
尊重     
正"小张,这个党建征文由你来写一下吧。"王局长拿着一个文件,笑眯眯地对财务科新来人员小张说。小张弄不明白,局办公室有那么多笔杆子,这事怎么会落到自己头上呢?他小心翼翼地问道:"王局,我是学财会专业的,这个恐怕写不好啊!""六千字,好写。你平时喜  相似文献   

15.
给下属送礼     
正张局长原先的单位确实一般,不过手下还算有那么几十号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或生病住院,总还是有一些下属会给他送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虽然发不了财,却能让张局长的自尊心或者说虚荣心得到些许的满足。后来,张局长被调到了另外一个单位,让他没想到的是,新官上任的第一个中秋节,竟然没有一个下属给他送礼。  相似文献   

16.
组织     
正财务科文科长刚刚从外面回来,赵局长就通知他到办公室去一趟。赵局长:钱副局长的调令下来了。文科长:我知道。赵局长:组织上说了,从局里的业务骨干里推荐一名继任。文科长:我也知道。赵局长:孙副局长的意思是推荐业务科王科长。文科长:我没意见。赵局长:李副局长的意思是推荐保卫科张科长。文科长:我也没意见。赵局长:我的意思是……文科长:你的意思我明白。赵局长:你当财务科科长已经十年了吧?文科长:十一年零两个月零五天。赵局长:你的业务能力在局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文科长:谢谢局长夸奖。  相似文献   

17.
张局长     
<正>说实话,张局长真不是好领导。首先,张局长不勤政廉政。每天八点上班,他九点还没有到岗。凡是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他一个人包圆,其他副职根本没有机会。只要他在办公室,外面的人排着队拜访他,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拿着礼物,还有人一不小心露出装满钞票的信封。  相似文献   

18.
修电脑     
正局长的办公电脑坏了。刚好,办公室小刘是电脑高手,主任想也没想便将这个差事交给了他。小刘不负重托,来到局长办公室,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局长拍拍小刘的肩膀,说:"小伙子不错,又会写材料,又能修电脑。"局长这一句话让小刘激动了好几天。两个月之后,局长的电脑又出了毛病。有了上次的经验,小刘轻车熟路,没费多少工夫,又一次将电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一毕业我就被分到县政府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上班的第二天,办公室老主任就让我为曹操写一份对赤壁之战的总结。刚参加工作就能接受如此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不用说有多激动了。我花了十天时间采访参战人员,五天时间整理资料,三天时间深入思考,客观地分析总结了曹操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没有做到知彼知己。希望这份总结能让曹操头脑清醒,今后能多打胜仗。谁知道老主任说我写的总结不行:"曹操是丞相,你把失败的责任归结于领导,会  相似文献   

20.
“零花钱”     
市住建局李局长的办公室可真算得上是门庭若市,经常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找上门来,希望能从李局长手里拿到项目,可是每次都会吃闭门羹,被李局长推出来.局里的人看在眼里,都说李局长清廉、正直,是一位好领导. 这不,某建筑公司的黄董事长手提着两瓶茅台酒外加两条大中华走进李局长办公室,还没开口,就被李局长严厉斥责了一番:"说了多少次了,不要跟我搞这些,快把东西拿回去,那个项目我办不了,你另找他人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