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领导决策过程中领导班子与下属沉默螺旋现象的表现沉默螺旋效应是指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是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也被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这种决策效应,如果是正确的决策,当然最后的结果表明民意的准确  相似文献   

2.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3.
在领导决策中,"集体沉默"现象严重影响了组织目标的实现,降低了领导合力,弱化了创新激情,影响了组织效能,不利于干部成长。要打破领导决策中的"集体沉默",应增加沉默成本,强化制度合力,优化心理环境,提升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潘松挺  俞萍 《经营与管理》2014,(10):130-133
员工沉默现象在组织中较为普遍,领导方式是影响员工沉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权威领导的华人组织中更易导致沉默行为的出现。然而,当对权威领导的内涵进行重新划分时,是否会对员工沉默行为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笔者通过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研究专权领导与尚严领导如何影响员工沉默行为的产生,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1.当下基层存在一批沉默干部,他们谨守为官慎言、信奉沉默是金,被迫或主动选择不说话、不说真话、不说有实质内容的话。对于这种干部群体失语现象,你怎么看?测评要素:把握时政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准确把握这一现象的本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群体失语必然导致群体失态、群体失责。(2)全面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有的基层干部不会说。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遇事凭感觉,张嘴就露怯,暴露出部分基层干部业务素养欠缺。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政领导班子担负着推动本地区、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而在决策过程中,党政领导班子出现了一种被称为"集体沉默"的行为,即领导班子成员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原因,有意不充分阐明自己观点和意见的群体行为,在推行官员问责制的背景下,责任基本上由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来承担,大多数"沉默者"安全地逃避了责任追究,无形中助长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使党政领导班子"集体沉默"现象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郑玉超 《领导科学》2005,(24):32-33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领导制定决策完全依赖于个人拍脑袋,缺乏充分的民主、相关咨询和有效监督,使决策存在潜在风险和不稳定性;执行决策过程中,发现偏差甚至出现重大问题,也不及时跟踪反馈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修正和完善,导致隐患重重甚至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损失。在决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存在的这些现象,我们称之为领导决策不科学现象。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可以尽量减少和有效规避领导决策不科学现象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在不断提高领导者和决策层文化水平、决策能力和知识素养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健全决策“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8.
决策执行"跑偏"主要有偷梁换柱、以偏概全、南辕北辙三种表现,其主要是领悟不透彻、执行不规范、监督不到位、问责不严苛等原因造成的。领导者可将决策传达精细化、决策执行规范化、执行监督完善化、问责惩戒严格化作为防范决策执行"跑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理想化预期收益、模糊化决策风险、激进化权威树立构成领导干部决策冲动的主因。决策冲动极易产生削弱领导权威认同、扰乱组织管理秩序、掏空组织发展根基三重危害。可通过完善领导决策规章制度、构建多元论证比对机制、培育干部科学决策理念消除领导干部的决策冲动。  相似文献   

10.
沉默行为能够降低组织信息决策质量和员工工作绩效,而组织排斥是影响员工沉默的重要因素。实证研究表明,职场排斥显著正向影响员工沉默,心理所有权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不安全感对职场排斥与心理所有权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基于此,领导者应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建立职场排斥报告制度,消除职场排斥现象;应明确团队使命和愿景,建立所有权文化,提升员工的心理所有权;应畅通员工晋升通道,激励员工不断进取,降低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进而引导员工打破沉默、积极建言。  相似文献   

11.
<正>"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乡长是干出来的、县长是跑出来的、市长是买出来的、省长是生出来的"等俗语形象地显现了当前公务员晋升中的"潜规则",充分凸显了公务员群体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对于升职"天花板"等晋升"亚健康"现象的强烈反应。笔者认为,应重视晋升制约失衡等问题,充分认识职位晋升在政府组织中的实际意义,从源头上对晋升"亚健康"现象予以消除。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边缘人,从广义上说,是指游离于社会或者单位内部主流群体的人。从狭义上说,是指那些性格孤僻,落落寡合,不善与人交际,工作上不显山露水,事业上无所成就,整天沉默寡言,不被领导重视,不受群众待见,在单位里没有话语权,即使偶尔表达意见也不被重视和采纳,最终沦为单位里"沉默的羔羊"、社会上"沉寂的火山"的人。如果从广义上进行细分,边缘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特立独行者、制度破坏者和"沉默的羔羊"或"沉寂  相似文献   

13.
组织内或多或少地存在员工向领导打"小报告"的现象。员工打"小报告"行为的产生有组织沟通流程不健全、组织内部存在利益冲突、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可能引发员工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组织管理制度部分失效,造成组织决策方向偏离等后果。在影响成本视角下,应对员工打"小报告"行为,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组织信息流程,以制度激励员工正面反映问题的积极性,以负激励防止员工滥用打"小报告"的方式,慎重对待"小报告"信息,合理辨别员工诉求。  相似文献   

14.
惜字如金     
本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莫言几乎真正做到了莫言。记者采访,他沉默;小组讨论,他依旧沉默。同样沉默的还有张国立,他只是不停摆手说"大家都是朋友,不要为难我"。宋丹丹的回答很简短:"还不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树立领导权威,在心理层面能够有效凝聚下属群体,在管理层面能够切实维护工作秩序,在实践层面能够强力贯彻领导意旨。领导者在树立权威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谨慎而不严苛""精细而不刻薄""真诚而不烦琐"三大原则。树立和巩固领导权威,领导者可以借鉴和学习法家思想倡导的管理理念,通过"法""术""势"的手段来指导实践,进而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  相似文献   

16.
权威类型、决策程序对高管决策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层管理团队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类型的权威对团队决策过程的质量会有怎样影响这一黑箱问题目前尚未探明.该文利用200多名MBA学员展开权威类型、决策程序对高层管理团队的决策效率和过程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层管理团队权威的存在显著地提高了决策过程的效率和满意度,并且,决策过程满意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知识权威和复合权威,决策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权力权威的作用等.结论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决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干部作为一个负有特殊使命和责任的职业群体,具有鲜明的权威性特征。领导权威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是一种以职位权力或个人特质为基础而形成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实现领导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过度解读领导权威,片面强调领导权威的重要性,把权威当面子,片面认为维护权威就是毫不妥协、唯我独尊。在领导过程中,他们为维护自身所谓的权威,决策不留余地,对利益缺少共享思维,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管理环境的复杂多变,高层管理团队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类型的权威将会对决策的结果起到怎样的作用,已成为企业重大决策非常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利用200多名MBA学生开展了权威类型、决策程序对高层管理团队决策结果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知识权威和复合权威的团队能够明显提高高层决策结果的质量,引导组织决策得到满意、认可的决策方案,同时权威采取的决策程序对于结果的一致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等,其研究结论将为高层管理团队的组成和决策效率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失误也是最大的失误。为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各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不外乎围绕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三段论”来展开。因此,围绕“三段论”,笔者谈几点个人看法。第一,民主化不等于科学化———只有提高决策群体的决策素质,夯实决策基础,才能使决策的民主化更接近于科学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不可能有决策的科学化,但决策民主化不等于决策科学化。有时决策过程是民主的,但形成的决策却是错误的。这并不是民主决策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决策班子素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下,哈尔滨市的中小企业得以快速成长,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最大的企业群体。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体量小、成长慢、创新能力弱等差距。同时,在中小企业培育方面,哈尔滨市还存在着梯度培育体系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缓慢、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据此,本文从构建分层分类梯度培育体系,实施精准政策扶持;优化产业生态系统,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聚焦优质服务,形成创新驱动合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