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激励是领导者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领导者方法,但激励是以下属的需要为前提的,一旦下属政治上无所进步了、物质上无所求了,领导者的激励就会呈边际递减之势,下属工作激情减退了,工作积极性不高了,领导者说的话也不好使了,布置的任务推进也缓慢了。那么,领导者对激励边际递减效应有何应变之策呢?一、适量施压——防被激励者变懒一是思想施压。一个人什么荣誉都得了,对政治进  相似文献   

2.
《领导科学》2015,(10):61
领导者的境界,不在于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做什么,而在于知道自己到底不能够做什么;不在于知道自己比多少人更加威风八面,而在于知道自己到底可以为多少人提供帮助。领导者的敏锐使得领导者总要比身边所有人更早地发现问题,更完美地界定问题,至于到解决问题的时候,反倒要虚己,敢于将自己腾出来,放胆给周围人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3.
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领导者与部属之间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感情上的联系,故有亲疏好恶之分。如果两者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部属就会产生亲切感。亲切感不仅能更好地使部属接受领导者的影响,而且可以成为促使部属不断上进的动力。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作为领导者,如果一味以权压人,对部属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摆架子、逞威风,就只会使部属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领导者善于“用情”,待人处事仁慈和蔼,通情达理,对部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就一定能使部属产生亲近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正>领导者在现实管理工作中担任着许多重要的角色。他既要对组织活动的愿景、核心价值观及最终目的进行设计,又要时刻把自己的个人愿景与组织相联系,为之不懈努力,还要教育和引导被他影响的人和他一起不懈奋斗。现代很多理论将领导者的成功要素主要归结为智商和情商,我们认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领导者还应具备较强的财商、科商和艺商。一、智商:领导者的"大脑"智商,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  相似文献   

5.
<正>领导性格理论又称为领导特质理论,侧重于探讨性格与职业、职务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可通过性格类型的认知,觉察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探究自己的优势潜能和个性局限,在把握自我性格类型的"轴心"和"主线"的过程中,找到职业发展的支点和杠杆,从而更加游刃有余地驾驭自己的事业之舟。一、各种类型领导者的性格特征及事业发展趋势(一)能力型领导者的性格特征及事业发展趋势一是为人豪爽、善于行动。能力型性格的领导者为  相似文献   

6.
有些领导者喜欢集所有权力于一身,在某些大公司,身兼数职的总裁很常见,他们可能会将权力分散到各个下层部门领导,或者任命一个三人副总裁小组,而不是给自己任命一位二当家。也许是因为害怕权力受甄威胁的缘故,这种现象在公司创力叭掌权时代很普遍,老总只想要一个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的团队。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本领恐慌应当是我们现代人必须面对和注意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注意发挥团队精神,注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巧借部属之长,是解决本领恐慌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里关键在一个“巧”字,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一要借在漫不经心的交谈中。这种方法如同“青蛙理论”,就是要让部属在不知不觉的闲谈中,将自己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事情处理的看法说出来,让领导者从中受到启发,变部属的智慧为领导者的智慧,最终为领导者决策起作用。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有两点:一是领导者要善于…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处于矛盾的漩涡,难免会碰到令自己尴尬的言语和行为。对此,有的领导可以从容处之,随机应变,化尴尬于一瞬间;而有的领导则进退两难,束手无策,陷入十分难堪的境地。面对一些使自己尴尬的言行,领导者既不可视而不见,装傻作呆,更不能恼羞成怒,激化矛盾,而应机智敏锐、随机应变地加以化解。沉着镇定,泰然自若。尴尬有时来自他人,有时源于自身;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有时有害,有时无害。但不管哪种情况,都具有突发性特点,什么时候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导火线是什么,都是领导者难以预料的。因此,当尴尬发生后,领导者决…  相似文献   

9.
如何化解下属对自己的不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领导,难免遇到下属对自己不满的情况。这虽然很正常,但是领导者要善于对下属做工作,与之多沟通意见,多交流思想,巧于化解下属对自己的不满。切不可对此熟视无睹、置之不顾,更不能以同样的态度反过来去对待下属,这样既不能体现领导的风度、品格,又不能体现领导应有的水平,更  相似文献   

10.
秦德君 《决策》2005,(1):54-55
领导者的形象之光,本质上是来自于内在的人格之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领导者的形象塑造,重在人格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问题92:荣辱之心,人皆有之。任何人在工作过程中,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领导者的认可和褒奖。如果应该得到奖励而没有给予奖励,就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得到了奖励后,就能最大限度地焕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你若作为领导者,该如何对下属的工作成绩进行有效的奖励呢?请作答。  相似文献   

12.
人们为了维护尊严或保持威信,往往喜欢别人顺从自己,一旦有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会以一种排斥的态度来对待,这大概是很多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领导者尤其如此.其实,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应该善听音、广纳言,既有自己的主张,又能容纳众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下君尽己之力,中君尽人之能,上君尽人之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最核心的是如何做到尽人之智,“让天下英雄尽入彀中。”这就要求领导者具备相应的驭人与识人之术。  相似文献   

14.
管理语丝     
<正>企业领导者培植下属就是提拔自己。领导的实质是领导"人心",管理的实质也是管理"人心"。所以,作为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的企业领导者要轻"领"重"导"、轻"管"重"理"。企业领导者:要管"事"则要先管"人",要管"人"则要先管"心",要管"心"则要先知"心"。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企业领导者,才能有望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在组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指导者,决策者,促进者的角色,其作用最终体现于对人才的规划,选拔,使用和培养上。人才学是研究人才的学科,领导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将人才学引入自己的学习领域,利用人才学的理论成果,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工作的规划、选拔、使用和培养各环节,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更好地发挥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执赏罚二柄,这是别人不能够替代的。激励手段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领导技巧,寓激励于责备之中,更是一项需要用智慧和经验来把控的技巧。面对下属过错,领导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顺利寓激励于责备之中,让下属心服口服,真正从自己的过错中吸取经验教训,更上一层楼,达到最终激励目的。一、领导者要学习批评教育的激励技巧领导者要想正常行使职权,必须先有组织授权,还要懂得识人用人,更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在行使权力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尤其是性情中人,往往很不能理解千古一人的项羽怎么会完败于贪财好色、流氓习气浓郁的刘邦.道理很简单,领导者之间的斗争不是单打独斗,谁善于识人、谁善于用人,谁才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但是从世故与人情的角度来看,领导者使用身边的"大腕"往往有天然的难言之痛——当下属熠熠发光的时候,领导者往往会被抢了风头.因此人们感慨,千里马其实是常有的,但是作为领导者却鲜有伯乐的精神气度.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领导者需要的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并不是领导者与生俱来的。美国学者特鲁在《幽默就是力量》一书中指出:"幽默有赖自己去寻得,当你越能够利用它,将它与人分享,它就越成长,最终发展成你人格中独特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一面。"这说明要将人类文化中的特质——幽默内化为领导者自身的人格特质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19.
正一、领导者与追随者一个优秀的组织内只存在两种人:领导者和追随者。要么领导别人,要么追随别人,处于中间状态的人,是在把自己边缘化以至于郁郁不得志,甚至出局。领导者是掌握权力的人,其权力有两种来源:岗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岗位权力包括合法权、奖赏权、强迫权、生态权、信息权,个人权力包括专家权、参照权。追随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者有共同利益、信仰、目标的人,即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万能药方拥有丰富领导经验的领导者往往会陷入"一服药方,永久治病"的误区。在过去的领导生涯中,领导者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与艺术,视作自己的独家秘方,但将之运用到现代的年轻下属身上时常常失去了过去应有的效果。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同样是领导者对领导艺术的权变理念理解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