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原是指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中国人最讲规矩,《韩非子·解老》中说,"万物莫不有规矩。"《史记·礼书》也有"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认为讲规矩需要强制约束。但现今的职场和人际环境,所谓"规矩"却是一种必须用心熟谙的潜规则,否则就会被斥为不讲规矩,旋即遭到冷遇,甚至有净身出局的不测。这种"规矩"与书上说的、墙上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作风建设开局,出台八项规定,坚决整治"四风",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制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强化了制度的执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权力正加快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少数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由此感叹"为官不易",进而"为官不为",消极对待工作。规矩严、约束多,所以做事难、工作推不动,这在逻辑上讲不通,在理论上很荒唐,在实践中危害大。应该看到,不是现在规矩严了,而是过去约束松了;规矩  相似文献   

3.
<正>在两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规矩",频度之高、强度之大都超乎寻常。现阶段,抓规矩的重要性无须再去强调,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才能让规矩立得起来。或许从规矩多到规矩少再到规矩无的嬗变历程和教训中,可以找到如何立起规矩的关键。首先,要讲规矩。讲都不讲,规矩就会被不断忘记,规矩意识就会不断丧失,就不可能有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规矩"概  相似文献   

4.
<正>历朝都有风纪监察部门,明代也不例外。明代不仅有,而且还是人数最多、权力最大的。明代纪检干部可以约束皇帝,甚至把皇帝搞得都没脾气。但奇怪的是,明代却成了贪腐最严重的朝代之一。尤其是明代的中后期,腐败形势更为严峻,朱元璋的"剥皮实草"治贪酷刑早已被人遗忘,强大的纪检干部也被拉下水,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为官不易"的感叹,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制度规定正在产生约束效力。从前"为官太易",干部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工作作风都缺乏足够约束,干部对不正之风习以为常。现在层层禁令成为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6.
社论社评     
正调心态不应是"形势所迫",更不能阳奉阴违,而是要学会办事讲规矩、用权受约束。如果脑子不装事、心里不想事、手里不干事,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干部有什么价值?2014年6月26日《要调心态,更要在状态》评论员人民日报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固然需要人们改变观念,也需要多一些"工士"这样的教育创新,大胆推动职教改革。2014年6月23日《让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社论新京报  相似文献   

7.
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1953年8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这六条规定:"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  相似文献   

8.
干部监督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围绕更加有效地开展干部监督工作,各地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笔者认为,要增强干部监督的严密性、连续性和针对性,需特别关注干部的几个"结合部"。  相似文献   

9.
吴明华 《决策》2014,(12):36-38
<正>在体制外,很多人为他的这些反腐举动叫好;但在体制内,"坏了官场规矩"的范松青,每次都引来一身的非议,令很多人头痛不已。在官场,范松青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人。"我做这些事,领导看到不太高兴,认为我老是在找麻烦,想说又不好说,让领导很头痛;家里妻子也头痛,总是反对我,包括写提案、出书和接受采访,她只想求平安;我自己也很头痛,因为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告诉《决策》。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严管干部日益成为干部工作新常态。但是,极个别干部"钱不敢收了,事也不办了";少数干部高唱"为官不易"论调,过一天算一天;还有的干部抱着"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心态,遇到问题绕道走。这些问题的存在,危害无疑是巨大的。察其思路,有四项举措可供采用。  相似文献   

11.
正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1953年8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这六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的内容、机制、方式和责任追究等进行了规范和完善。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监督,强化纪律和规矩约束,全面加强和系统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重要制度成果。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从严管理干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党组  相似文献   

13.
正党办干部是党办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能力素质和品德修养直接影响党办的职责履行和对外形象。作为党办干部,必须自觉提升做人、做事、做官的境界。第一,做人要有风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强化党性修养,严守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说公道话,干阳光事,做正派人,不阿谀奉承,不两面三刀,不蝇营狗苟。第二,做事要有风格。要讲政治规矩,严格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讲保密规矩,严守党的秘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兢兢业业、精益求  相似文献   

14.
<正>对一个活动的开展来说,好的制度、"对症"的制度固然有它的必要性,但是再"完美"的制度,如果不去抓落实,也只是"纸上谈兵"。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际,笔者认为,"重落实"才是保证此次活动成效显著的"良方"。"重落实"要求干部用心去贴近百姓,体察百姓的生活疾苦,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内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地"想当然";"重落实"要求干部用脚去丈量距离,真正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而不是坐在车里看一看,走马观花当"了解";"重落实"要求干部用情去走入基层,与群众拉家常,而不是始  相似文献   

15.
正树立鲜明导向,把实干担当的干部用起来。出台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工作办法,树立注重实干的鲜明导向。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定期面向基层公开遴选优秀干部,对获得县级以上表彰的报考人员予以加分,力争让"干得好的也能考得好"。从严管理监督,把履职尽责的规矩立起来。组织开展强化责任担当专项行动,在查履职尽责和执法监督、改革和发展措施落实、保障民生和服务群众情况的过程中,发现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相似文献   

16.
<正>身在职场,不少人有身不由己的感觉,有时是陷入应酬不能自拔,有时是疲于开会苦不堪言,有时是遭遇"规矩"无可奈何,尽管抱怨烦琐、麻烦、自捆手脚,却被一个"都是为了工作"所掩盖。对此,笔者提出这样一种理念:不妨"简单一点"。  相似文献   

17.
<正>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讲规矩、守规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据观察,在市、县两级机关单位中,为数不少的中层干部规矩意识不强,要么不懂,要么懂而不守,不仅影响上下级关系,也严重影响工作推进。中层干部是联结上下的桥梁和纽带,其特定地位决定了特定的规矩。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及其身边人的行为,科学、合理地评价使用领导身边人,一直是干部管理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本刊特组织"构建领导干部身边人科学管理机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纪检干部要讲规矩、树正气,善做党和人民的"安全卫士"。一、"查杀木马",惩治腐败。纪检干部要切实承担起党章赋予的"三项主要任务""五项经常性工作"以及《行政监察法》赋予的法定职责,以"查杀木马"的态度、力度狠刹不正之风。二、"清理插件",保持队伍纯洁。保持纪检干部队伍纯洁性,重用那些对党忠诚、干净做事、尽职尽责的纪检干部,对那些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干部采取组织手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表述虽有不同,但核心内容是一样的,即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践行上述标准,朝着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的目标努力,笔者以为机关干部要做到“四要”“四不要”。一要让讲规矩成为习惯和自觉。一位领导同志讲,按规矩办事是最没有后遗症的工作方式。这是世事洞明的肺腑之言。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重要论述,联系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实际,学思践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做到一切按纪律和规矩办事,不给工作留后遗症,也不给人生留后遗症。二要让爱学习成为习惯和自觉。熵增定律揭示了万物演化的终极法则,人类终将走向毁灭,整个宇宙也终将归于热寂,但通过增加生命活力,可以实现小范围的熵减。学习是对抗熵增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