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随着党政机关对年轻干部选任力度的不断加大,年轻干部在机关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各个单位中重要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具有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个人潜力大等优势,但部分年轻干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浮气躁、自视过高、好逸恶劳等"短板",需要历练和打磨。年轻干部少接"天线"、多接"地气",对个人成长大有裨益。一、少接"天线",摒弃急功近利之念年轻干部少接"天线",必须坚定三种认识。坚定"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认识,不必苛求"高起点"。年轻干部要沉下心来,积极主动做一些看似枯燥烦琐的小事、吃力不讨好的杂事、劳心费力的难事,通过  相似文献   

2.
正注重培养教育年轻干部。培养教育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必经之路。要积极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宪法以及党史等专题培训班,旨在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理论培训,注重提升年轻干部的道德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力促年轻干部在  相似文献   

3.
<正>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重大,尤其是处在价值多元、思想多变的时代,年轻干部更容易产生"为"和"位"的心理困惑":有为才有位"还是"有位才有为"?本文以"为"和"位"为切入点,浅析年轻干部"成长烦恼"的心理困惑及应对策略。"有为有位"型年轻干部的心理困惑及应对策略。"有为有位"型年轻干部较易产生夜郎自大、急功冒进心理,表现为坚信自己有过人之处,急于做出一番政绩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对目前的位置不满意、处心积虑寻求新的跳板,极易掉入贪  相似文献   

4.
人际根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人情味、温情化的美好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际根脉发生了嬗变,被注入了许多功利化甚至腐朽化的内容.尤其是近年来,在用人领域频繁曝光的"关系网""官二代""近亲繁殖"等问题,使人际根脉在广被诟病的同时又被有些人推崇,甚至有些人将"人脉决定成败"奉为职场圭臬.这一方面暴露出我国目前在用人上的确存在漏洞,另一方面也渲染了人际根脉的魔力,对干部尤其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年轻干部产生了某些误导."无根干部"怎样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困扰很多年轻干部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年轻干部在成长的道路上,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面临机遇、个人努力等因素,有的人走得"快"一些,有的人走得"慢"一些,有的人名气响一些、荣誉多一些,有的人沉闷一些、平淡一些。这本是人之常理,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年轻干部热衷于搞"自我设计","镀金"思想较为严重,一心想着"到点就提拔",急功近利,静不下心、沉不住气。有的眼高手低,乐于对别人评头论足,片面地认为别人提拔是有门路、有关系,不是凭真本事、真学  相似文献   

6.
<正>讲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应用工具,也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讲话更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年轻干部"会讲话",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工作执行力,而且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年轻干部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群众面前讲话底气不足,在领导面前讲话胆气不足,在公开场合讲话才气不足,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不敢讲话""不善讲话""不会讲话"等问题,不仅影响话语的传导效果,也影响自己的职场形  相似文献   

7.
沈继培 《领导科学》2022,(12):25-28
对年轻干部而言,进入单位的最初一段时间非常关键。在这个关键时段,能够影响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年轻干部的直接领导是重要因素。一些年轻干部因没有跟对领导者,陷入了“跟错人”困境,直接导致开局不利。陷入“跟错人”困境的年轻干部,可凭借稳定心神、做好本职,确立目标、培育优势,预先准备、成竹在胸,坚持原则、有所不为,广结善缘、优化环境,创造机会、趁势而出等策略,彻底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8.
<正>年轻干部的优势很多,如学历高、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有闯劲等。与此同时,年轻干部的劣势也很明显,如从政经验少、社会阅历浅、承受挫折能力差等。这些优势和劣势,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工作有重要作用,扬优抑劣至关重要。扬优要把握时机,否则优势就可能转化为劣势;抑劣要靠主观自觉,否则,劣势就会被放大,甚至把优势拉进劣势的"深渊"。一般来说,年轻干部初涉从政之路,犯大错误或大失误的概率较小,故应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多"墩墩苗",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张掖市在深入分析研判当前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计划"和"穗选计划",建立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接受锻炼,为长远发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少年轻干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生活和舆论"三重"高压。笔者认为,年轻干部要谨怀"三心",端正人生追求,构筑坚强防线,变压力为动力,直面"三高"。一、怀阳光心态,直面工作高压如今的年轻干部大多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王雪锋 《领导之友》2014,(12):23-23
正基层年轻干部是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培养选拔基层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后继有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基层组织,党的号召就会像石头掉在大海里,影子都看不见。如何培养基层年轻干部,让他们真正学到本领,能担大任,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基层年轻干部,须"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识才之眼光、爱才之品质、敬才  相似文献   

12.
人气,指气质、精神、名气,是年轻干部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基石.它以年轻干部的成绩以及外在表现为基础,像滚雪球一样汇聚他人的关注和认可,为年轻干部带来无限的发展资源与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年轻干部该如何聚"人气"、成"大器"呢?笔者认为,他们应当做到"五重",修炼"五气". 一、要重内涵,多养"才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来鉴定他的才能.年轻干部往往工作时间短、经验少、人际关系匮乏,要想获得他人关注和认可,就必须多养"才气",勤修"内功",确保胸中有货.一是有信仰.信仰是精神的原动力,也是行动的最高标准.年轻干部要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并保持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理想的高度统一,不断在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中健康成长.二是会学习.要严格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勤思考,多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年轻干部"软骨病""缺钙症"的主要症状是:怕担责,遇事能躲就躲;怕困难,工作拈轻怕重;怕学习,思想空洞零碎;怕麻烦,问题能推就推;怕吃亏,工作浮于表面;怕吃苦,不愿深入基层。年轻干部之所以有"软骨病""缺钙症",主要是因为缺乏精神淬炼、基层锻炼、为民情怀和斗争精神。年轻干部根治"软骨病""缺钙症",应补足"精神之钙"、实践"强筋壮骨"、坚持"活血化瘀"、涵养"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4.
<正>突出政治教育,提升党性修养。为解决部分年轻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论储备不系统、政治要求不高等问题,华阴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党校,开展党性"铸魂"工程,为年轻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突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以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为导向,充分利用西岳大讲堂、党员干部夜校、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教育培训平台,坚持政治与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变革环境下,年轻干部需要始终保持燃烧般的热情、惊人的斗志、执着的信念而渐入"工作狂态",如此才能创新突破、才敢亮剑示威、才愿全力以赴。这就需要领导者破除套路偏见,让年轻干部"敢狂";认可试错价值,让年轻干部"想狂";营造动态氛围,让年轻干部"可狂"。  相似文献   

16.
年轻干部从最底层进入,在单位领导新老更替轮回中,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几次在官位面前的抉择。在机遇面前,年轻干部是"争",还是"让",抑或是被动地顺其自然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勇气、智慧和耐心。一、积极寻找组织需要和个人理想的契合点,要主动"争"现代社会对年轻干部的竞争意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中央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要求各地到2015年,厅局级以下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7.
<正>年轻干部要学会驾好属于自己的"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奋勇向前,早日到达成功的站点。一要找准"航向"明确目标。年轻干部要运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造福于民,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锤炼自己。二要摸透"水性"稳步向前。年轻干部要摆正姿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树爱民利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的加大,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从实践来看,年轻干部要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应当"四戒"。一戒自恃清高。有的年轻干部自恃学有所长,往往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结果把自己推到了众人的对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某单位党委书记在与新提拔任职的年轻干部谈话时强调,年轻干部必须常怀"空杯心态",把学习融入工作、融入生活,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持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从而为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提供知识和能力支撑。这位党委书记关于年轻干部要常怀"空杯心态"的观点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0.
<正>组织部门在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中不能做一切包办的封建"家长",而应做一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老农民"。播种前要先"育壤"。组织部门应经常开展面向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为民服务等知识、技能的培训,并设置科学考评指标,提拔使用德才兼备的干部,营造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他们感觉事业有奔头、干事有劲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