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经济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所制定的基本治国方略。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是“治国”的决策与执行主体,因此,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行政伦理和公务员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行政伦理的良性运行是指行政伦理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普遍、有效的认同、接受和实践。行政伦理的良性运行是在多种道德参数的综合作用中实现的,其中,伦理道德的规范准则、社会环境和公务员的道德主体性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基本因素。一、规范条件和建构规范体系的方法论要求规范的合理性、规范体系的相对完善性和权威性,是行政伦理得以良性运行的规范条件。行政伦理规范的合理性,是指它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可行性。行政伦理规范只有具有合理性,才…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担负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的总和即为行政道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公务员的价值观念也正在悄然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法》创新职位分类制度,确立了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公务员法》规范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方式,建立起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公务员法》注重对公务员实绩的考核与奖励,规范了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分配。《公务员法》明确公务员的义务、责任与权利,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的权益救济机制。《公务员法》解读  相似文献   

5.
一套科学的公务员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影响公务员激励机制运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公务员的偏好、国家法律制度、行政文化等等,本文主要是以公务员法为基准,通过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我国《暂行条例》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近一步揭示我国《公务员法》中激励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公务员法》,并于2006 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对加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国家行政效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虽然官场潜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公务员法》的有效实施,但《公务员法》至少是对官场潜规则的一个挑战,一种遏制,它的实施必将使扑朔迷离的官场潜规则逐渐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7.
国家使用公务员的目的,是通过公务员行使法定权力,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因此,《公务员法》中的“公务员义务与权利”是国家与公务员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础内容,它既是国家对公务员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务员行政行为的直接依据。同时,《公务员法》还以“惩戒”、“法律责任”的规范形成对公务员履职的监督机制,以“申诉控告”的规范为公务员权利的救济机制,力求责权相应,监督救济并举,保证实现国家公共管理目的。第一,义务与权利。《公务员法》第十二条对公务员“义务”的规定涉及九项内容,即: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对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适用问题,均提出"由财政部另行规定"。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为确保资产核算的严谨性、延续性,笔者建议新行政、事业财务规则施行后建议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执行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相似文献   

9.
王晓庆 《经营管理者》2009,(24):326-326
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建设在西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中国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但新时期,公共行政伦理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为概念的不一致和其体制的不完善。而从人性、现存体制以及传统影响的角度看,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建设都十分有必要。在当代中国,可以从教育、监督和制度化三个方面,促进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朝圣 《决策导刊》2006,(10):44-45
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政治素质、思想作风、职业素养、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实施公务员法的全过程,贯穿到健全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全过程,贯穿到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公务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觉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这为贯彻落实《公务员法》,  相似文献   

11.
段兵  振华 《决策探索》2005,(8):20-21
历时5年,前后修改14稿的《公务员法》,于2004年4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管理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公务员法》凝结了我国11年来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绎验.借鉴了国外公务员管理的做法,对规范公务员管理,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更多的是直接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基层公务员行政行为选择的伦理困境是客观存在的亊实。面对伦理困难,探求化解伦理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政伦理构建是当前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行政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出发,借鉴西方伦理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当前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从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尝试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途径,以期为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公务员管理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公务员入口不严、出口不畅、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对此,《公务员法》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严把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形成了解决这个问题较为系统、具体的制度。具体而言:第一,明确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条件,规范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方式。明确公务员队伍入口条件,这既是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又是严把公务员入口关的重要制度措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了年龄条件、品行条件、文化条件、工作能力、身体条件等七项条件;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规定了拟任职所要求的资格条件;第二十四条规定了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相似文献   

15.
张新刚 《领导文萃》2011,(21):126-128
官员的政治伦理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似乎是个学术性问题。记得2002年起草公务员法的时候,有专家提出要将公务员伦理问题单写一章,但最终未被采纳。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组织部门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考核必须建立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公务员法》颁布施行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公务员考核制度,希望通过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误区:有些地方采用私营企业的末位淘汰办法,实行所谓的年度末位淘汰制;有些地方为了规避《公务员法》中考核录用标准,实行轮流坐庄的办法,扭曲了公务员考核制度。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央某部门实行严格的公务员末位淘汰制,并且把淘汰下来的公务员集中起来办学习班。由于机关内部天怨人怒,始作俑者自己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逃避本单位公务员考核形成的“风暴”。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当代行政制度…  相似文献   

17.
《决策探索》2010,(9):31-31
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标志着公务员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五年探索,五年创新,我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亮点纷呈。新形势,新起点,如何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公务员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办公室业务》2009,(3):63-63
国家公务员局将在今年加大力度推进公务员相关制度建设。其中包括会同中组部研究制定公务员辞职、辞退规定,积极推进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制度建设等重要举措。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士秋在3月3日召开的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的情况。“要加快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建设进程。”杨士秋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10个公务员法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中国特色执政伦理思想体系,明确了执政价值理念的价值属性、价值认同和价值目标,认为政党道德建设、政府道德建设、官员道德建设和公务员道德建设的价值定位和社会期待应符合"公共人(组织)"的基本精神。这些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执政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日趋完善,但在实践过程中却会常常碰到制度伦理缺失、“问责”执行官员的道德伦理缺陷、问责主体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及咨询机构缺乏等瓶颈问题。因此,我国需通过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树立“问责”执行官员的现代行政伦理意识、完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和建立行政伦理咨询机构、追求问责氛围的伦理化等相关对策以致力于更好的发挥行政问责制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