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治民民主"和"民治民主"是国家治理民主的两种民主形态。在思想理念和政治实践中,这两种民主形态对民主的理解不同。"治民民主"把民主理解为"为民做主""替民做主""让民做主"和"由民做主","民治民主"把民主理解为"民做主"。"治民民主"的主要特征是"官主民主",官主动而民被动,路径自  相似文献   

2.
<正>"治民民主"和"民治民主"是国家治理民主的两种形态。在思想理念和政治实践中,这两种民主形态对民主的理解不同。"治民民主"把民主理解为"为民做主""替民做主""让民做主"和"由民做主";而"民治民主"把民主理解为民做主。"治民民主"的主要特征是官主民主,官主动而民被动,路径自上而下,官员自主性强,法律以治民为重点,治民的工具理性;而"民治民主"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民主,民主动而官被动,路  相似文献   

3.
"和谐"政治思想内涵可分为"贵和""守和""持和"三部分。社会主体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困境具体表现在"和谐"的社会治理理念尚未有效贯彻、缺乏稳固的社会治理结构、社会治理方式缺乏有效性导致社会发展失衡三个方面。"和谐"政治思想对提升社会主体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贵和","和谐"治理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守和",形成稳固的社会治理结构。三是"持和",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
新视野     
<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维度与层级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少有以下五个重要维度:其一,从管理到治理。管制、管理是单向一维的,而治理是开放多元的。其二,从他治到共治。社会各方参与的"共治"模式,才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根本之道,也  相似文献   

5.
<正>君臣关系涉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是历代政治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韩非子君臣关系的思想,将君主放在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他从"人性恶"的价值论出发,讲究"以法治国",强调"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将赏罚作为保持君主耳聪目明的手段,以达到国家治理"一断于法"的目标。其中一些关于处理君臣矛盾的思想观念对秦汉以后的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主要体现在目标指向、治理格局、治理路径、重要指标、技术支撑等方面。兰考县在政治建设方面坚定"四个意识",把党领导一切的原则贯彻到县域治理各个领域;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注重文化引领,发扬红色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建设方面永葆为民宗旨,注重民生提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新突破;在生态建设方面严守生态红线,推进生态建设,实现生态治理和循环经济双赢。根据兰考实践,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注重改革创新,发挥制度优势,共建共治共享,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发挥大数据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实质,就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合作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官民共治.这些年来,包括政治学界在内的中国知识界越来越重视并倡导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治理或官民共治.这决不是知识分子的标新立异,也不是他们不懂中国国情,更不是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结果,不是西方的"陷阱",不是所谓的"杂音"和"噪音".恰恰相反,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为推动社会政治进步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尽管在官场严重腐败的背景下,学界也难于幸免.但我始终相信,中国知识界中恪守良知、担当道义的大有人在.他们既扎实地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又充分地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贡献于振兴中华的大业,一点一滴地推动着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正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历史遗产,其基本表现主要为重民、贵民、爱民等,与党所践行的群众路线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线索,分析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弘扬民本思想,让群众路线更加深入人心。一、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里程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令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我国的民本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新视野     
<正>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四条标准民主化。治理方式民主化要将"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赋"与"权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统一起来。停留在"理念"上的民主治理,在实践层面上很可能演变为"替人民当家做主"。法治化。法治是现代治国理政最重要的方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的现代化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执政的重要前提。政治统治的巩固与否在于能否取信于民。“民信”是贯穿诚信与政治统治之间的一根主线。这一思想在中华元典《周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取信于民思想有两个前提:一是民本思想,二是重德观念。从《易经》到《易传》,民本思想已经历了从萌芽到牢固确立的过程。《易·临》卦,特别强调了统治者应临民视事,深入下层,体察民情,并提出了“咸临”(以感化措施临治其民)、“敦临”(以敦厚的态度临治其民,使民心悦服)、“知临”(运用智慧治理其民,知人善任)、“至临”(国王亲自处理国事,礼贤下士)等体察民情的不同方法。《易传》…  相似文献   

11.
韩非子应急管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所提出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先控制、"利害相反"的损益控制、"治吏不治民"的人事控制与局势控制、"参疑内争"的权力控制等应急控制思想;"循天顺人"、授官尽能,"不得越官而有功"的权责分明与赏罚必信等应急用人思想;"治强生于法""死生随法度""刑过不避大臣"等应急法治思想,为当今社会的应急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可资借鉴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是对规模巨大的海量信息进行获取、管理和处理,使之帮助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架构和思维模式。大数据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技术方法。大数据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助推器,是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的新通道,是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密钥",是国家安全的"神盾"和"防火墙"。以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必须建立大数据国家战略,保证数据公开,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数据立法,加强国际合作和培育大数据战略人才。  相似文献   

13.
政府治理理念顺应人类社会的时代变迁,呈现"掌控民众""为民做主""为民服务"的进化样态,由此导引的社会治理模式及政府类型演进是:统治行政及统治型政府—管理行政及管理型政府—服务行政及服务型政府。中国处在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交融期,管理行政及管理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仍发挥重要作用,但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强力实施服务行政,建设中国特色并具时代先进性的服务型政府,争取使中国在后工业化进程中获得良好发展先机,并领导中国社会率先走进后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14.
海关工作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探索谋划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适应国家改革战略的迫切需要。海关应进行一次深刻的体制改革和执法理念改革,重新确定海关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主体定位,通过推进"权利体系"、"法治体系"、"民主治理""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海关治理体系"现代化,将改革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过程中,伦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治理理念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不仅是"硬治理",而且包括"软治理"。文化、价值观与伦理是国家治理的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的伦理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从国家治理的方式看,德治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具有导向作用;五是从国家治理主体角度说,提高道德素质是各级管理者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与命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着重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智慧,为如今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思想火花,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习近平同志一直以来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传统文化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非凡,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意蕴的阐释彰显着科学性。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进行深刻剖析,可以发现他对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深刻认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维体现着民本思想、精细化社会治理蕴含着古代精准思维的智慧、现代知行观传承着传统知行合一观、依法治国实践回应着传统法治文化理念、反腐倡廉工作弘扬着传统廉政思想、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蕴含着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其政治参与的状况直接影响民主建设的成效。新生代农民工根本利益的落实与维护,将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剖析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进展状况及问题原因,探索以多元治理理念引领其政治参与,协调好政府、社会组织、用人单位、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共治关系。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我们可以从诸多古代先贤那里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贾谊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民本思想的一些内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对当代领导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贾谊(公元前200年一前168年),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初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关心国事民事,锐意改革,留下了《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著名政论.他从秦朝灭亡的教训中,提出了民本思想,把"民"作为国家的根本,"民无不为本""无不为命""无不为功""无不为力".  相似文献   

19.
<正>理性重塑治理理念与价值规范:为全民共建共享提供思想根基。树立合作共治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准则。重塑公平正义理念。确立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价值观念。科学定位多元主体与要素涵盖:为全民共建共享提供体系支撑。在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政通人和"历来是我国理想的政治理念之一。清人论政,极重求"通"。清代的一些谈论政风吏治的作品中,往往对"通"字给予很大关注,并且赋予相当丰富的内容。例如,陈弘谋的《从政遗规》和金庸斋的《居官必览》,都曾引用过"为政,通下情为急"这句话。袁守定的《图民录》则强调:"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卷三)还有人说:"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隐,达民之情。"所以"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彭忠德、李正容编著《居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