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责任结"的产生是正副职对责任主体、领导主体责任及相互间责任链的意义、关系认识不清造成的。搭建正副职责任担当的"交织点",正职统领副职不要用"术",而要用责任"引";副职配合正职不要用"目",而要用责任"心";落实班子主体责任不要用"表",而要用责任"和"。修正正副职责任担当的"误会点",要明晰责任生成的根源,摒弃与责任担当不相适应的传统"情结",强化优势因素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组合。培育正副职责任担当的"激情点",要牢牢树立螺旋式上升的担当合力意识,持之以恒地增强责任担当的本领,正确认识自身在一地发展中的责任担当,消除责任担当中的权力干扰。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正副职的心理位差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正职处于心理上位,常有一种居高临下、"我比你强"的心态,希望得到副职的尊重;副职易产生谦恭拘谨、"吾不如人"的心态,希望得到正职的认可.一方面,心理位差使副职不易越位,便于维护正职的威信,增强指挥效果,加强集中统一;另一方面,心理位差又使正职自估偏高、副职过于谦恭和拘束,导致正副职间的心理相容度大幅降低,不利于形成正常和良好的工作关系.因此,如何把握心理位差,提高彼此的心理相容度,是正副职都应悉心体味并能善于驾驭的一个重要的人际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领导班子中,体制的规范、制度的约束、分工的制约和情感的交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协调着正副职的关系,但是,正职在班子中的主导地位和副职的从属地位,还是使正职和副职的关系有些微妙。对副职来说,处于从属地位如何主动工作,是一种方法和艺术,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作为副职,何种情况下该"静",何种情况下该"动",需要审慎思考和把握。否则,就难以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使自己的工作失去应有的  相似文献   

4.
王彦 《领导科学》2000,(11):36-37
大凡人们在讨论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问题时,总是着眼于“正职如何善待副职”、“副职如何配合正职工作”一类的问题,这当然是应该的。因为正职居于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对领导班子领导效能的发挥、正副职……  相似文献   

5.
一个单位的领导系统中,正副职之间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同志关系,可谓工作好干、关系难处.那么,副职如何准确定位,当好正职的"配角"呢?  相似文献   

6.
单位资深副职领导"富贵病"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工作中逐渐求稳惰化、晋升希望渺茫后组织承诺发生变化、居功自傲等。单位资深副职领导"富贵病"之所以产生,一是正职领导岗位较少导致众多副职领导难以晋升,二是副职领导长期任职积累的人脉和圈子成为其滋生"富贵病"的土壤,三是缺乏有效的引导和严格的规制。根除单位资深副职领导的"富贵病",需要制定严明的权力监管制度,净化单位政治生态;注重领导素质培养,提升单位资深副职领导的领导素质;单位正职领导要统筹兼顾,提升单位资深副职领导的组织承诺;建立副职之间的工作分工轮换制度,解决资深副职领导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副职领导的“人和”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领导班子中,副职由于处在“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特殊位置,工作中必然会遇到来自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副职必须讲究方法,努力提高“人和”艺术,使自己纵横捭阖,得心应手,发挥粘合上下左右、沟通方方面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和上之术:找准位置,甘当绿叶扶红花正副职的关系能否有机协调,直接影响到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协调过程中,往往更需要副职维护正职的核心地位,因此副职在处理同正职的关系中负有重要责任,尤应注重在思想、组织、工作等方面处理与正职的关系。1、思想上要尊重而不俗气,…  相似文献   

8.
<正>正职和副职的密切配合是决定领导效能和集体领导水平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实际领导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正职与副职之间的"不和谐音符":有的正职大权独揽,副职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有的副职喧宾夺主,正职的权威不足;有的副职不敢大胆工作,畏首畏尾;有的副职一意孤行,擅作主张。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认识水平和领导能力的差异,也有客观制度建设不足的缺憾,而副职角色定位能力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  相似文献   

9.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年轻干部被提拔使用.由于常常会与年长的正职搭班子,而正副职年岁差距大,知识结构悬殊,看问题、想事情的思路不一,在一些单位出现了年轻副职与年长正职间合作不愉快、思想不统一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象,年轻副职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0.
<正>职易对副职失去信任的主要原因有:位置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反叛;权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分羹;生活因素,正职害怕副职陷害自己;威望因素,正职害怕副职超越;形象因素,正职害怕副职直谏。副职消解正职信任危机的对策有以下几种:一是以诚心取得正职的信任,二是以业绩取得正职的信任,三是以事实取得正职的信任,四是以人品取得正职的信任,五是以善意取得正职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正>中层副职是部门中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领导群体。言其重要是因为副职担负着部门的业务工作和基础性的执行管理工作;说其独特是因为副职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充当正职领导的助手,又是正职领导与下级沟通的桥梁,既是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又是上传下达的"传送带"。在各级、各类组织中,中层副职是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身处基础管理的最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单位,副职与正职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副职在正职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正职负责。副职助手作用发挥得好坏,不仅关系到正职抓工作落实的质量,而且还直接影响着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但是,对于这一……  相似文献   

13.
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是当好副职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副职处理不好与正职之间的关系问题,往往源于不知彼,也不知己.因此,了解正职和了解自己,做到知己知彼是解决怎样当好副职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正副职之间的关系是单位各种领导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从副职的角度看,与正职出现某种分歧甚或冲突是正常的,只要出以公心、坚持原则、秉持团结和维护大局的良好愿望正视分歧和冲突,积极有效地化解分歧和冲突,求同存异,相互礼让,无论谁是谁非,这些分歧和冲突一般都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5.
身为副职,如何使自己的工作被正职认同呢?从哲学的辩证思维角度出发,副职应做到以下"四忌". 一忌站位不分高低.身为副职,欲使自己在所处位置上有所作为,首先,要知道自己与正职的职责、权力之别.副职纵使能力再强、资历再深,也要尊重正职,甘居正职之下.大到决策拍板,小到座位排列、讲话做派等小节,在局外人无法感知的这些微妙之处,正职、副职无不心照不宣.倘有哪位副职擅越"雷池",若遇胸襟开阔的正职倒也无妨,可若遇上个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正职,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结个疙瘩.其次,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舞台所在.  相似文献   

16.
"反对派"副职会产生分裂领导集体、阻滞决策执行、恶化单位风气等危害。对此,一把手一方面可通过制定权力清单、制度清单、责任清单和构建监督网络体系的"控术"来规范副职行为,另一方面可通过主动避让、充分信任、保障利益、坦诚沟通的"放术"积极引导副职转变思维,实现对"反对派"副职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17.
领导班子作为一个整体,总是由正职和副职组合而成,领导活动也总是由正职和副职的共同行为所构成。正职与副职的职责不同,要求不同,因此,在研究如何当好一把手的同时,也必须研究如何作一个称职的乃至优秀的副职的问题。我认为,要当好副职,就要明确角色特征,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之下,副职职权的特点可概括为"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其虽身处决策层,但在具体决策中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且须对所分管的工作负责,而分管工作的成效又受制于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和服从意识。人们对副职体制的探讨多集中于副职如何在正职和分管中层之间运权游刃有余,而忽略了副职在正职和分管中层之间到底有何权力。唯有确立副  相似文献   

19.
正职领导大多希望副职能够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分散工作压力、分解工作难题,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希望副职敢于负责,能够独当一面;希望副职踏实肯干,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些愿望能否实现,固然有赖于副职的素质和努力,也与正职领导对副职的态度和工作艺术密切相关。为此,正职领导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副职,主动协商。正职领导如果能够尊重副职,主动与副职协商工作,不仅可以使副职获得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而且可以向副职传达一种角色期待——正职期望副职帮忙分忧解难,从而促使副职注意站在全局高度、围绕正职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工作,…  相似文献   

20.
副职是许多领导者从政生涯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职务。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副职,是每一位副职领导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好副职有很多标准,这个标准也有很多参照系。其中,正职对好副职的理解更为重要,因为副职主要是配合正职开展工作的,没有正职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副职就很难做好工作。因此,站在正职的角度来探讨怎样当好副职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认为,把握好“大”与“小”,坚持好“前”与“后”,处理好“上”与“下”,是做一个好副职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副职的职责很多,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就是为正职当好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