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原,生于中国辽宁锦州,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文系名誉主任。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是中国大陆当代第一部将叙事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此后陆续发表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游神》等作品组成“西藏系列”。马原的小说创作引起中国当代小说观念的根本变化,也使他本人成为中国先锋小说的开创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王蒙的“季节系列”之所以被看成王蒙五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路标性的作品 ,被看作当代长篇小说创作重要的收获 ,不仅仅由于它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思想深度 ,而且由于它在小说文体上有着相当成功的探索与创造。王蒙的小说文体探索不是从“季节系列”开始 ,但“季节系列”应该说是其小说文体探索与创造的总结。我把“季节系列”所创造的文体称为骚体小说。所谓骚体小说 ,指的是承袭楚骚、辞赋所开启的 ,在结构、叙述与语言上均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小说文体。“季节系列”作为骚体小说比较典范的文本 ,其最主要的特征乃是杂语喧哗和语言上的狂欢 ,其次还有极致化的描写以及主观化的叙述、跳跃交错的结构形式和象征、反讽的运用等等。“季节系列”的文体特征以及骚体小说的研究 ,是当代小说文体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仅仅是这种研究的抛砖引玉之举。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在短篇小说的创作方面造诣颇高。他的小说影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并不为潮流所动,因而他又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的主要小说集有《邂逅集》《晚饭花集》《莱萸集》《初访福建》等。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色,从而具体论证其小说作品在文体方面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具体意义,以使读者对汪曾祺其人以及他的艺术成就有所了解;同时,也充分了解他的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把小说家文体意识的自觉看成是创作成熟的标志,也许并无不妥.检视新时期小说创作演进轨迹,小说文体作为一种存在,经历了80年代初文体的觉醒、80年代中后期的文体实验及当下文体自觉三阶段.对小说文体的重视和强调,弥补了20世纪中国小说重“写什么”轻“怎样写”的缺失,使小说得以从政治观念的附庸地位上解脱,获得“我性”特色.现实的存在往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新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历史现实便将思想启蒙、政治变革.图存救亡等需要由其它部门承担的任务交给了文学,而文学也迅速对历史和现实赋予的这些任务作出了庄严的承诺.在沉重而庄严的使命重压之下,小说文体自身  相似文献   

5.
清末小说理论家夏曾佑在论及古典小说创作时,说过那么一句话:“叙实事易,叙议论难”(《小说原理》)。我觉得,这话说得比较肯切。它既肯定了小说创作的艰辛,也道出了形象描写和文学议论兼容的艺术辩证法。这在古典小说理论中也算得上是“出格”的。  相似文献   

6.
王蒙小说是一种生活化小说,他的小说创作,既看重"艺术直觉"、艺术联想,同时又强调生活,这是王蒙小说生成的前提,这种小说生成的思维方式又影响了他的文本形式,也促成了王蒙小说文体的多样化,从而使其小说从文本形式到精神内质都向生活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7.
自班固《汉志》建立“小说”之学,确立了“小道”的学术性核心特征,直至唐人撰修《隋志》时,虽然“小说”创作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文学色彩,但其理论构建层面未发生重要变化.欧阳修撰修《崇文总目》与《新唐书》,在将部分“杂传”作品界定为“小说”类所作的持续努力,使“小说”从一种没有固定表述体式的学术之说,逐渐转变成一种具有显著文学特征的叙事性文体.在传统“小说”观念向近现代“小说”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欧阳修为“小说”引入“杂传”的书写体式,确立“小说”的独立文体位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初,王蒙的基本文学主张是强调创作题材的现实性、重大性和思想情绪的积极、乐观,但他这一时期发表的“意识流”系列短篇小说所隐含的主题却是对现实的深刻质疑与困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面对走向“失重”的文学,王蒙率先提出要“重建理想”,而他自己的小说却充满了残谑嘲弄和语言的狂欢。王蒙的这种批评与创作之间的错位与矛盾,对于思考文学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温奉桥  李萌羽 《东方论坛》2006,(3):31-36,52
诗情小说构成了王蒙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国诗化小说的当代发展和衍化形态。王蒙诗情小说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审美品格上,它们是“梦”与“诗”的产物,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艺术形式上,则呈现出“心灵故事”和“复调”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作家胡柯,1935年生于大庸。大学毕业后即进行业余创作,且入迷成瘾。60年代初在县文化馆任文学专干。说是“专干”,其实不专:为了辅导文学新人,四大文体都要尝试;采编民间文艺资料,更是日常事务。后来又主编自治州党报文艺副刊,后来又担任《雪峰》文学杂志社主编。小说创作数量可观,发表、出版3部长篇:《映花河畔》、《叛将风云》、《雾山野男女》;中短篇已结集的有《鸳鸯岭》。创作小说累计近百万字。我们关于胡柯的研究将涵盖他的全部创作,本篇评论则止于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