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苏格拉底参加"美的竞赛",结果"完败",但这并不能否认苏格拉底的魅力。苏格拉底以其自身提出了如何看待外表丑的问题,他自己的答案是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比较而言,外在的丑根本无足轻重。柏拉图发展了内在美的观点,形成了更为完善的灵魂美思想。在古希腊时期,内在美、灵魂美的提出为审视外表的丑陋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2.
《庄子·秋水》是古文名篇,开头部分有"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和"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云云。句中的"美"和"丑"在文中意义重大,但选者在注释时常将其忽略不注或释为"美景"和"鄙陋""见识短浅"。忽略不注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美""丑"在文中的真正意义,而释为"美景"和"鄙陋"、"见识短浅"则有误。其实,这里的"美""丑"应是与"大""小"同义。将"美""丑"训为"大""小"才符合《庄子·秋水》一文的意旨。  相似文献   

3.
《左传齐晋鞌之战》篇,齐将逢丑父与齐顷公在战车易位,冒充齐侯被俘。晋将主帅卻克识破,将杀逢丑父,逢丑父义激卻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将为戮乎?“这句话,高等院校全国统一教材《古代汉语》解为:“直到目前为止,没有能代替自己国君承担患难的人,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丑从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领域,从而打破了一直以来丑在审美领域处于"他者"的尴尬文化身份,丑以其最本真的状态由边缘走向中心.本文拟从"审美"到"审丑"的视界转变,来探讨审丑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丑的美学意义之所在,从而揭示丑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所代表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
“写意画”之“写意”辨正陈琼关键词写意,写意画,工笔画,中国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J212.1历代以来,人们根据不同表现手法将中国画分为"工笔画"与"写意画"两大类。但细究其实,笔者认为,这里的"写意画"之"写意"却并非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精粹的"...  相似文献   

6.
朱熹对"中庸"的解释,体现出其理学的实践性特征。具体而论,他一方面主张"在中"之"中"、"时中"之"中"的区别,同时又将二者贯通起来,以"在中"之"中"来统摄"时中"之"中",兼体用而言"时中",体现出深厚的理学意味,也展现出理学家"体用一源"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释"庸"为"平常",拓展了"庸"字的实践范围,也加强了"庸"字的实践意蕴,体现了朱熹思想的实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阐明"儒、道、佛"三教所涵之心性义理,试图如其生活世界,而做一展开运用,因之而豁显其相关的意义治疗学思维。首先,笔者阐述了撰写《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的因缘,并借此表达了对于教育学、心理学之追求本土化的意愿。之后,文章概括的指出儒家所重在"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生",道家之所重在"尊道贵德、慈俭虚靜、自然无为",佛家之所重在"悲智双运、涅槃寂静、缘起性空"。进一步言之,儒家重在"仁",他著重人伦教化的落实,并开启主体的自觉性,是"我,就在这里"。道家重在"慈",他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是"我,归返天地"。佛教重在"悲",他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并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是"我,当下空无"。之后,文章对于心性之学所可能展开的心灵意识之诠释做了大略之理釐清,并因而对于"道、德、理、性、气、情"及"志、意、心、念、识、欲"等做了话语的转化,试图呼吁本土心理学的辅道学之可能。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美学的研究蓬勃兴盛,曾经被人们称之为“哥德巴赫猜想”的美学之“谜”逐渐被解开,美的神秘感被打破了。然而,作为美的对立面的“丑”究竟是什么?丑的本质是怎样的?丑的形态包括哪些?它们是如何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它们在各门艺术种类中是如何表现的等诸问题,依然是一个理论之“谜”。目前,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对丑的研究工作做得是很不够的。在我们有限的范围内所见到的寥寥几文,大都是  相似文献   

9.
黑色幽默的喜剧性不应是想当然的、而是一个需要论证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以明确喜剧的内在规定性或边界为前提。美学意义上的喜剧,可以从是否以"丑"为直接的表现对象、是否以"笑"为首要追求的审美反应效果两方面来作为起码标准或底线,界定出其大致的美学范围。黑色幽默作品从艺术构成诸元素及其审美完成的各环节上均体现出与之相符的基本特征,例如人物的"丑角化"、情节的"滑稽化"、语言的"诙谐化"、修辞的"反讽化"、结构的"戏拟化"以及主题的"荒诞化"等等,因而理当被归入喜剧范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对清华简"保训"之"中"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保训"之"中"指思想观念,二是认为"保训"之"中"指某种实物。结合"中"在相关历史文献中的字义考察,"保训"之"中"应为一种与刑罚、权力有关的判词,体现了后世"中道"思想在前期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14.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6.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9.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20.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