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敖包文化”的形成与演变鄂·苏日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都信仰过敖包、有过敖包祭,“敖包文化”在这些民族的原始文化发展中起到过重要的启蒙作用。本文就“敖包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并将其与萨满教及“萨满教文化”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2.
37 祭敖包     
《中文信息》2007,(12):63-66
薄荷片推荐: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在呼伦贝尔草原,希拉穆仁草原等地区,都能看到盛大的祭赦包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我县旅游资源的五个特点是:土、新、奇、特、美”。 “土”,我县的蒙古族是黑龙江省世居土著民族。公元9世纪就游牧于嫩江、乌裕尔河、通肯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立了带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土著风情和灿烂的文化。蒙古包、勒勒车,使人追思在那广阔的草原上的游牧生活;那达慕、蒙古族风俗婚礼,祭山、祭敖包,使人领略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蒙古式摔跤,蒙古族舞蹈,使人看到马背民族的英勇骤悍。这里还有许多与土著风情相关的古文化遗址,比较著名的有大山旧、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四代王爷墓地,六处辽金时代古城遗址,寿山将军墓等。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继图腾崇拜之后的自然崇拜中就有对天地林木山岳江海的崇拜。文明社会之后,统治阶级尤其是最高统治者把这种自然崇拜纳入自己承天应命、天命神授的范围之内。于是,通过封禅、祭海等活动以显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及“四海会同”之义。青海湖古代又称西海,自唐以来对西海屡有封号,至于对其之祭祀,在古代为遥祭,由清代开始为近祭和会盟,当代为民间祭或敖包祭。各种祭祀的形式、内容和社会意义也各有不同,本文拟就此问题试作一些初步考察。遥祭纪略原始的自然崇拜在人类进入初级的文…  相似文献   

5.
<正> 蒙古语的分布,与同系属语言的关系 蒙古语是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 我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青海等省。此外,在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也有少数聚居或散居的蒙古族。绝大部分地区的蒙古族人民都使用着本民族语言。有些地区的蒙古族人民兼通汉语,青海省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藏语;新疆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维吾尔语或哈萨克族语,还有少数蒙古族由于长期与别的民族杂居而转用了其他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6.
塞北地区和广阔的草原上有许多以敖包命名的地名、山名;寺庙附近的山顶和高埠处也有叫敖包的垒筑物。 敖包,藏语原义为“堆”,引伸为供奉的山岳。敖包有一个旗供奉的,有一个苏木供奉的,叫做胡硕敖包、苏木敖包。还有氏族部落敖包,如克列亦惕敖包,就是这一姓氏族部落共同供奉的敖包。还有寺庙敖包,这个敖包是寺庙喇嘛们供奉的,别人不祭祀。敖包有用石头垒筑的,有用柳条围建的。一股垒筑七个堆,中间为主体敖包,旁衬小敖包。主体敖包垒筑成三层塔型,上竖旗杆,悬挂梵文经旗,小敖包只垒一层平台或垒成馒头型,也竖旗杆,挂经旗。在举行敖包祭典时,对敖包的石头和柳条进行补修,悬挂新的经旗。还在敖包与敖包之间用绳子悬挂很多五色纸旗。 有一些敖包只有一堆石头,中竖一根旗杆,旗杆漆皮剥落,也无经旗,这些都是多年遗弃,无人奉祭的敖包。  相似文献   

7.
祭灶(火)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 蒙古民族的祭灶、祭火习俗由来已久。从成吉思汗时代先民到其后裔,都非常崇拜火和灶神(火神)。他们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氏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同时,也是赐予人们一切幸福和财富,以及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 在《蒙古秘史》中就曾经记载过关于崇拜“火炉木塔”(火盘或炉灶)的事实。即当中占木真(成吉思汗)拔箭射其三弟时,其二弟别克帖儿求道:“……勿毁我炉灶,勿抛弃别勒古台!”(参见《蒙古秘史》卷二)。蒙古语中“火炉木塔”就是传家宝(或祖传家产),也是传宗接代之宝,若毁炉灶,就等于断子绝孙,灭家族。若抛弃别勒古台(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就等于失去家产的继承者,因为古代蒙古人的继承法是末子为家业的世袭者,也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祭海”、“跳神”礼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 ,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族原来信仰萨满教 ,相信万物有灵 ,尤其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 ,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 ,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更加富有宗教色彩。与此同时 ,环湖地区的藏族也参加了这项祭祀活动。一公元 2 0 0 0年 8月 14日是庚辰年农历 7月 15日。这天是青海湖一年一度“祭海”的日子 ,地点在青海湖南岸江西沟乡元者村。上午 10点 30分左右 ,村民们穿着节日盛装 ,手捧哈达、青稞炒面、酥油等祭品前来参祭。 11时许 ,煨桑台左前方帐篷中传出一喇嘛高声诵念经文、真言的诵唱…  相似文献   

9.
清代称之为“厄鲁特蒙古”的,是我国古老蒙古族的一支。又称为“漠西蒙古”或简称“两蒙古”。元代称它为“斡亦刺”“或“斡亦刺惕”(蒙古语为“森林之人”或“林木中百姓”之意)明代称它为“瓦刺”。清代称它为“厄鲁特”、“额鲁特”或“卫拉特”。这些不同的称呼,都是由“Oirat”一词,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史籍中汉译音转而来。明末清初(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厄鲁特蒙古分为四大部,他们是:游牧于  相似文献   

10.
史诗《格萨(斯)尔》形成于漫漫历史长河中,积累有多重文化因素,宗教文化是其中之一。不论藏族《格萨尔》还是蒙古族《格斯尔》都蕴涵有无比丰富、繁复离奇的宗教成分,记录着藏蒙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宗教文化的某些信息。本文旨在通过对藏族《格萨尔》和蒙古族《格斯尔》的宗教内涵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反映在这部史诗中两个民族宗教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异同。蕴涵在史诗《格萨(斯)尔》中最古老的宗教文化是萨满教文化。萨满教是蒙古族和藏族的固有宗教或说传统宗教,在蒙古族称“博”,在藏族则称“苯”或“苯钵”教。萨满教的一大特点是自…  相似文献   

11.
卜辞取祭考     
卜辞取祭考彭明瀚殷人特别迷信,信鬼而尊神,先鬼后礼,奉行多神崇拜。据甲骨文反映,殷人有繁杂的祭谱和祭仪。笔者已考订出殷人用人牲的祭把在卜辞中称为“伐祭”,用毛(兽)牲的祭祀为“兽祭”①,那么,用羽牲的祭祀是否有特殊的祭名呢?我们认为有,那就是“取祭”...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与哲学──《蒙古族哲学史》前言陶克陶一个新消息!蒙古民族哲学史苑囿的新树终于开出了花朵,这就是《蒙古民族哲学史》。树可贵,花亦可贵──开山第一次。亚里士多德说:“政治学术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这是为他的《政治学》辩护的。据我看,哲学、哲学...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的妇女敖包产生于遥远的母系氏族时期。那时,敖包是善种神灵聚集的场所,妇女是祭祀敖包的主要成员和主持祭祀的人。现留存在蒙古民间的妇女敖包、安代、渥都干都是那个时代的遗迹。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开始,将在全区调查党的民族语文政策的执行情况,这对推行民族语文工作,是有重大意义的。 我们从实际出发,试将全区分为三类: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蒙古族聚居的农村,划为蒙古语地区;蒙汉杂居的乡村城镇。划为混合使用蒙汉语言的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失掉蒙古语的地区。全区共202万蒙古族中,近一百三十万属第一类,近60万属第二类,近15万属第三类地区。总之,全区蒙古族的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使用本族语言。  相似文献   

15.
《学术探索》2013,(5):F0003-F0003
《寨神——哈尼族文化实证研究》一书是作者对国内外哈尼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它以哈尼族最具特征的“昂玛吐”祭寨神活动为切入点,对哈尼族文化做了全面、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是一部国内外哈尼族文化研究的最具有权威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学专著。  相似文献   

16.
把高大挺拔或古朴苍劲的树木视为神灵的居所、神灵的象征甚至是神灵的化身,在北方民族的生命崇拜意识中是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普遍意义的.神树的造型从远古以来就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萨满教的法事仪轨之中,出现在"敖包祭"中,后来逐渐成为东部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地区民俗祭祀活动之中的主要对泉.并演化为多神崇拜意识之一反映在日常的生活和诸多文化活动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使北方民族宗教文化的审美形态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神树造型则以不同的形态变化及物化形式形象地展现出北方宗教文化的审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萨满教是满族主要的宗教信仰 ,清代满族举行祭祀神杆活动 ,是萨满教信仰的突出标志。关于神杆所祭之神众说纷纭 ,近年又有“祭天”和“祭乌鹊”两说。其实 ,通过堂子祭神的演变与满族起源传说及结合对与满族关系密切的赫哲族习俗的考察 ,可以认定祭祀神杆即是祭祖。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秦人应是少皞氏族的一支,从以下几点作一探考: 一、主少皞之神:《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皆云,秦襄公始为诸侯时(前770年),“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按照“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原则,秦人所祭少皞明为氏族神,或至上神兼宗祖神。  相似文献   

19.
敖包祭祀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锁  王磊 《西域研究》2006,9(2):76-82
本文利用有关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资料,分析了敖包的基本形制和祭祀方式的起源,可以看出在其作为蒙古族的一种传统信仰方式出现之前,具有相似性的一种“灵石”信仰的早期形式则在北方草原地区已经出现,可以认为,无论从形制上还是从祭祀的形式上,敖包都是这种草原文化传统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傩”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巫术活动,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人类的祖宗戏”,是宗教与艺术混合的产物.傩长期以来根植于贵州广大农村地区,其发展经历了从“悦神”的傩祭到“娱人”的傩戏的转变,反映出贵州地域文化艺术受中原文化、荆楚巫文化的深刻影响.透过弥漫着神秘宗教色彩的贵州傩戏艺术,可以窥视到各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民风民俗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