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有40万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有14万人学成回国,此外,“海归”的人数正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海归派”已成为才市新宠……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5,(5):108-110
人事部等颁布8项指标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最缺四类人才;北京资助高层次留学人才高级海归将获60万资助;河南省出台人才培训奖惩举措;深圳:重大贡献人才可重奖50万。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4,(12):56-57
河南大力引进留学人才海归博士享受正处待遇、东北三省人才交流大会3万人竞聘1.2万个岗位、哈尔宾市构筑人才高地谋划科学发展、人才租赁杭州浮出水面发展前途待时间考验、汕头明年起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4.
前些年,“海归”炙手可热,似乎只要到国外“镀”上一层金, 回来就可以“卖”出个天价。而如今,在国内人才市场上,部分被 称为“海归”人才的留学归国人员开始体会到就业的艰难,面对四 处碰壁的求职遭遇,“海归”们不得不选择暂时“待业”……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某市举办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据了解,与会的5000多名各种应聘人才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海归”人员,但是这些“海归”们实际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的并不多,一些“海归”明确表示自己找工作的期望值最少在年薪30万元左右,而不少用人单位对此高标准打了退堂鼓,更有单位对高薪”海归”是否“物有所值”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甚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充满了机遇,在“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方针的指引下,大批的海外留学生也纷纷归国寻找发展机会,回国创业、回国服务的留学人员数以万计,所从事的工作也遍布各个行业。仅以上海为例,现在每年出去的人虽然仍以30%的速度增长,但回国人员的增长速度却是50%,中国出现了第四次留学海归潮。南京才市上的“海归”派目前南京人才市场上“海归”人才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那些在外留学多年,有着资深的教育背景,同时还具有若干年国外工作经历的海外留学人才。这部分留学人员人数相对较少,但往往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和…  相似文献   

7.
谭程 《人才瞭望》2013,(10):47-48
近年来,随着留学逐渐平民化,一些家庭已将留学当成一种教育投资.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出国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然而,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是,不少花高价留学归来的海归年薪不到4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内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首先是"回国潮"一浪比一浪高,2012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比2011年增 长了46.57%,海归感慨竞争太激烈.  相似文献   

8.
正人才是否真正达到了国际化的目标,重要的是看职场上是否能获得成功。四位嘉宾分别从政府、国企、私企和外企角度,就海归国际化人才和本土国际化人才如何适应职场发展的需要发表观点。选才标准大不同徐皓庆(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越来越多留学人才选择了回国发展,回国就业的海归如何选择工作,从企业或单位来说,又如何选择海归人才呢?李斌(神华集团监事会主席、资深人力资源专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03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70.0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7.28万人。2003年,我国年度留学回国人数首次突破两万人,为2.01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12.3%,其中自费留学回国人数增长了15%,公派留学回国人数增长了7.4%。曾几何时,留学是极少数人才能争取到的荣耀;而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出国留学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势头的高涨,海外学子归国大潮涌起,有了在国外游学的经历,他们更加珍惜中国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积极争取国内的发展和创业机遇,实现各自不同的抱负和梦想。本刊记者采访了改革开放后,不同时期留学、不同时期回国的9名“海归”,试图从中探寻时代变迁下,人们对留学、回归的不同选择、经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12,(10):56-56
自国家2008年底颁布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引才计划"千人计划"以来,中国兴起了一股海外留学人才回归的创新创业高潮。2008年当年回国的海归有5万人,2009年就突破10万人,2010年达到13.48万多人,2011年回国海归达到18.62万人,创历史新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归国之一,正在迎来海归创新创业大潮。归国留学人员在创新创业上不仅体现在创建高科技企业,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更体现在通过创新创业带来新思想、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才交流》2007,(11):13-15
8月20日上午,曾在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留学、刚回到深圳创业的凌杏园博士,从深圳市副市长刘应力手中接过深圳市出国留学人员资格证书,成为了深圳市第一万名海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海归教师进入高校。笔者旨在通过分析海归教师的特点及对海归教师挂职锻炼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海归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日,教育部的2015年度《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学生赴海外留学人数再创新高,达52.37万人,同期学成归国人员也达40.91万人,年度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呈逐年拉近的态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成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海归”就业难也正在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北京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一名软件工程师,附加条件是“有留学背景者优先”。原以为很难吊起“海归”的胃口,结果竟然引来3名喝过洋墨水的“海归”硕士竞相面试。同为“海归”的该企业老板唏嘘不已:“在国外学习两年,最少也要20几万元,以这种工资水平,不吃不喝也得10年才能收回投资。”该老总说,他们公司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土”硕士,月薪最低也有6000元。看来,在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面前,“海归”自降身价实属无奈之举。北京一家媒体以“留学两年花费人民币20万(大多在领有奖学金情况下),换来月薪人民币2500元”为题…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向海内外发出公告新增的149名教授和149名副教授岗位,全部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今后所增高级职称岗位将一律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此举一出台,当即接到421名海内外学者的申请。目前,南京大学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的第一批教授名单已经揭晓,经南京大学专业职务聘任委员会综合院系评价结果以及同行专家的意见,并经过投票表决,共有81位教授和117位副教授接受本次聘任,其中有17位来自海外的学者加盟南大,他们分别来自美、日、加拿大、法等国及香港等地的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或公司。作为科技教育人才大市的南京,拥有在校大学生近40万人,南京市每万人所拥有的大学生排全国第一,是北京的2.7倍,上海的3.8倍,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大职责。因此,随着南京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人才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包括南京大学在内的各大高校近两年来特别注重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从主管南京市留学人员的市留学回国工作站,笔者了解到,近两年通过工作站落户南京的留学人员有一半左右进入了高校。这些海归学者们在南京生活得如何?他们的海外留学背景为他们在南京的工作提供了哪些帮助?他们有没有出现“水土不适”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访问了几位落户南京的海归教授。  相似文献   

16.
海归人才是国际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归人才的开发和管理是中国参与人才竞争的重要环节之一.海归人才具有技术、语言、管理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回国创业、工作、生活中仍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针对海归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管理体系和措施,以更好地利用海归人才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05,(8):55-55
深圳市今年上半年引进的留学归国人员超过800人,创历史新高。到目前为止,深圳市经市引智办发证的留学归国人员突破7300人,约占广东省留学归国人员的六成。“海归”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以高学历为主。85%以上都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约15%;二是以外地籍贯的留学归国人员为主。90%以上的“海归”出国前都不是深圳人;三是以创业为主。30%以上的人选择在深圳创业。目前,全市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企业达500多家,总投资额达21亿多元,涌现出了朗科、益心达、赛百诺等一批知名企业。2004年全市留学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36亿元,海归经济已成…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11,(2):30-30
不久前,安徽省面向全省公推公选27名副厅级干部,并将报名者的范围扩展到皖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这意味着海归亦可竞争副厅级领导职位。无独有偶,5年前,79位留学美国、日本、乌克兰等国的海归博士与安徽省滁州市签约,分别担任了该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商务局副局长等要职。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美国华盛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提供的资料,中国在近20年内流失了几十万学子,累计共有40多万人到103个国家和地区留学,学成归国的仅10万人。另据资料显示,中国大陆仅在美国本科以上的各类人才已达45万人,仅在美国硅谷的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就有6万名是中国人。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5月,一部以中国顶尖的留学培训机构"新东方"创始人为原型的《中国合伙人》火遍了全国银幕。一个海归带着两位"土鳖"的创业故事把观众带回了那个千千万万中国学子沉醉于美国梦的80年代。如今,新东方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培训集团,已帮助千千万万中国学子实现"留学梦"。新东方是输送留学人才的基地,也是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的典范,它的成功本身就彰显了人才归国创新创业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