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与国外女子学院和女性研究中心进行友好交流,加强联系,增进了解,相互学习,与国外学者共同探讨跨国际研究项目,并且将中国的女性教育与女性学研究信息带到国外,让世界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国女性,了解中国的女性教育。更好地借鉴利用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手段,吸收国外成功经验。1998年3月31日至4月20日,以回春茹、安树芬为首的中华女子学院女性高等教育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和旧金山共七个城市。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综述国外商圈布局技术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商圈布局的现实创造性,提出了现代城市商圈布局的三维动态模型,为城市商圈布局提供了具操作性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等因素的变革,国外大城市(或区域)如伦敦、巴黎、洛杉矶、东京、德国鲁尔地区等,空间组织结构出现了区别于传统工业城市的不同特征,即多中心空间模式。该模式有其重要的理论依托,时至今日,仍旧是国外城市学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部分学者为解决中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开始关注国外大城市多中心空间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对国外大城市(或区域)多中心空间模式的理论演进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以此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4.
齐普夫定律反映了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简单而准确的关系,也是研究判别城市集聚和城市体系合理性的重要原则。关于齐普夫定律中城市的定义一直颇有争议,由于传统的空间研究尺度过于宏观,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城市规模,学术界逐渐开始将眼光转向微观空间尺度,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研究真正起到城市功能的微观城市组团。引入国外研究用于划分城市界限的新方法--城市聚类算法,对中国微观空间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的功能性城市组团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齐普夫定律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基本上服从齐普夫定律。此外,将基于城市聚类算法的城市规模分布研究结果与中国地级、区县级和乡镇街道级空间层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城市聚类算法是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一种较好的新方法,它成功架设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从介绍国外世界城市研究的历史及背景入手,比较分析世界城市学说的主要观点,对若干代表性学派的研究范式之争进行述评,沿着理论演化的脉络,提出中国城市国际化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政治逻辑:国外城市权力结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及权力结构一直是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研究的大问题.从精英论、多元论到增长机器论、城市体制论,再到治理与伙伴制,乃至城市社会运动,论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关于城市权力结构研究的不同流派,并分析了其理论内涵与传承关系,同时提出了目前中国城市政治与行政学研究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间结构视角下我国知识城市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从城市空间结构视角,阐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和构建知识城市的必要性。通过对现有城市的八大类型的分析,从社会、地理和经济三个空间出发,提出中国原型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空间构建,并在国外知识城市的比较分析基础上,评估了中国十大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潜能程度,这有助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开拓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城市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从城市空间结构视角,阐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和构建知识城市的必要性。通过对现有城市的八大类型的分析,从社会、地理和经济三个空间出发,提出中国原型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空间构建,并在国外知识城市的比较分析基础上,评估了中国十大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潜能程度,这有助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开拓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城市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城市化趋势的加强,城市地方学作为新兴的城市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全世界建立和发展起来。就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城市地方学的研究仍集中在一些重要城市,城市地方学研究继续发展的空间很大。通过对当前中国大陆地区的上海学、北京学、温州学,港澳台地区的香港学、澳门学、台北学以及国外的东京学、伦敦学等城市地方学研究进展的梳理与综述,以期有助于此学科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周大鸣对中国农民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也是我国规模性农民工群体刚开始兴起的重要时期。一直以来,周大鸣持续关注着中国农民工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国内主要涉及中国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与转型、“散工”、城市少数民族、城市新移民、农民工与城市化等;国外主要关注海外农民工的研究。当前,农村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仍是主流,进城农民工分布全国各地区和各个行业,对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仍然跟农民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回顾、我国城市住房存在的问题、国外住房政策借鉴和解决中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外城市商业区位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商业区位理论的研究,对我国商业区位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国外城市经济 学、区位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角度回顾了有关商业区位理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在世界上备受瞩目。关于中国的话语无所不在。但是,国外的"中国话语"经常不能准确地反映中国。本文以"中国崛起"话语为例,以选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政界、学界、媒体的文本为分析对象,对国外的"中国话语"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国外关于"中国崛起"的话语与中国的"中国崛起"话语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体现出关于中国话语的一些共性问题。基于这些话语差异和共性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改善国外"中国话语",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具体建议。论文也为整体提升国外的"中国话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依赖单一资源的城市和地区很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受机制的影响而被市场边缘化后,陷入了困境。类似这种情况,国外也有过惨痛的教训。国外的和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的改革实践表明,单一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要想持续发展,除了资金的支持外,还需要地区经济的多元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在概念理解、设计实践和设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误区或偏差。结合国外有益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应加强城市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快城市设计的法制化进程和规范城市设计的管理制度以及普及城市设计教育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图片文献学的角度对城市林业学科的景观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所收集的国外城市城市林业图册,选择有代表性的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四个国家的图册进行分类处理、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的城市生态建设特点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城市社区福利和社区福利模式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分析国外社区福利模式入手,通过阐述几种代表性社区福利模式在中国社区的适用性,结合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试提出一种新的城市社区福利发展模式———市场偏重型社区福利模式,并着重论述了我国市场偏重型社区福利模式建立的现实基础、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任务,以及政府、市场和社区在社区福利建设中的职能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形象特色的营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特色的保护和发扬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从城市审美文化入手,阐述了城市景观形象特色主要表现的六个方面:城市自然环境;城市布局;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标志性建筑及景观;城市生态及园林绿地。通过与国外一些著名城市的对比,评述了上海在城市形象特色营建上的成功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城市适应的视角,从适应理论、适应标准、影响因素和适应过程等方面对我国流动儿童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国外移民文化适应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现代社区管理新模式研究在国外主要是从社会学领域进行研究的。一般来说主要集中于现代社区变迁的研究、现代城市社区运行机制和过程的研究、现代社区类型的研究、现代社区管理新模式研究等,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以发达国家城市为背景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城市现代社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说这些研究还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