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中的湘籍女红军王文珍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英雄史诗般的奇迹。在这支队伍中,湖南籍的红军女战士特别引入注目。参加长征的湘籍女红军有蔡畅、刘英、李贞。陈琼英、蹇先任、蹇先佛、陈罗英、马忆湘、邱一涵、吴仲廉、曾洪林...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中的湘江战役余辉,胡燕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第一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精心布置了湘江封锁线,妄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中央红军由于领导者指挥的错误,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但红军战士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终于突破了敌人封锁线,胜利渡过湘江,为...  相似文献   

3.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攻占会理县城。部队在会理附近休整几天。在此期间,在红军高级领导层中泛起了一股波澜,流传说毛泽东指挥红军不行,要求撤换领导。凯丰甚至指着毛泽东的鼻子嘲讽他:“你懂什么军事?至多读了几遍《孙子兵法》!”林彪也是要求撤换毛泽东领导权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民政部离退休干部局于1996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杯柔召开老部长座谈会,范宝俊副部长到会主持并讲了话。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王国权、张邦英、卓雄、袁血’卒、史怀壁、黄庆熙、潘友河、廖经天、章明九位老部长。座谈中他们回忆起红军长征这段经历,都是记忆犹新,历历在国,虽然年事已高,但心胸豁达,情绪高昂,可谓谈笑风生。老部长们一致认为,红军长征所取得的胜利与当时同敌人的斗争,同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斗争息息相关,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对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王增勤 《老年人》2009,(4):44-45
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及后方机关8万余人,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长征之初,红军很顺利地通过了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二三道封锁线,但深入湖南腹地后,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发生了惨烈的湘江之战,损失惨重。红军为什么能几乎兵不血刃地顺利通过前三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6.
陈卉 《当代老年》2006,(12):32-33
“让历史告诉未来” 雪山、草地、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纷繁的战事、伤病的折磨…… 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空间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倒在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更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经历过长征的人们又有多少长眠在日后漫长的革命征服中,即使今天健在的老红军也已到了生命的暮年。英雄老矣,然而正是这些逝去的活着的英雄们,为改变中国的命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书写了—部大气磅礴的红色史诗。历史不能忘了他们! 为纪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特别策划:寻访健在的红军长征亲历者。让广大读者和这些老红军战士—起重温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相似文献   

7.
梅兴 《当代老年》2006,(11):30-31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里,有两位姐妹红军,姐姐叫蹇先任,妹妹叫蹇先佛,姐妹俩分别嫁给了两位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一同走完长征路,用她们可歌可泣的战斗经历,写下了战地女杰的人生传奇。  相似文献   

8.
陈卉 《当代老年》2006,(10):28-30
“让历史告诉未来” 雪山、草地、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纷繁的战事、伤病的折磨…… 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究竟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倒在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更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经历过长征的人们又有多少长眠在日后漫长的革命征程中。即使今天健在的老红军也已到了生命的暮年。英雄老矣.然而正是这些逝去的活着的英雄们,为改变中国的命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书写了—部大气磅礴的红色史诗。历史不能忘了他们!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特别策划:寻访健在的红军长征亲历者。让广大读者和这些老红军战士—起重温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相似文献   

9.
杨汉南 《老年人》2006,(2):37-37
1928年5月23日,江西省委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称:江西政治局面,近来赣西朱毛红军已攻入……朱毛已占永新、宁冈、遂川、万安。”这是最早将红四军称为“朱毛红军”。1929年3月14日,挺进闽西的红四军全歼守敌郭凤鸣旅,占领长汀,声威大震。从此“,朱毛红军”的称谓便屡屡出现。这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对“朱毛红军”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会的《政治报告记录》中称:“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及彭德怀的军队可以称为红军”。8月,中共中央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也使用了“朱毛红军”的称谓。从此“,朱毛红军”的称谓得到中央的肯定和认…  相似文献   

10.
谭燕  郑华生 《老年人》2003,(3):24-25
今年87岁的蒋文模,是如今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老红军战士之一,他十几岁就当红军,与人民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提起他一家四代当兵报国,蒋老深有感触地说,当年是当红军的父亲指引他加入革命队伍,他是红军战士,同时又是红军的后代,理所当然要关心和支持人民军队建设,把子孙后代送进部队,担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2002年12月,蒋老的孙子蒋典飞又穿上了军装,成了这个家庭的第六个军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贺龙在湘鄂西闹革命,湖南省石门县所街乡柳仕坡村的贫苦农民蒋南庭领头“闹红”,当上了乡农会主席。后来,他参加红军,是威震敌胆…  相似文献   

11.
平江红军将领知多少曾卓贻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处湘、鄂、赣边区的平江县有20余万人为革命牺牲了生命,死难烈士在册者2万余人,占全省烈士的五分之一。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除地方赤卫队和各级党政干部外,平江参加正规红军的达8万余人,为省...  相似文献   

12.
作为红军后代,我曾多次听父亲讲过红军长征的故事。2014年是我的父亲诞辰100周年,抚今追昔,我更加怀念已故去的父亲,更加缅怀为新中国诞生英勇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无数红军指战员。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也献给与他一样把生命献给共和国事业的人。  相似文献   

13.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时,仅有30位女性随军,其余女红军干部、战士和家属则全部留在了苏区。对留下者而言,无疑意味着等待她们的是艰苦、斗争、等待、悲惨、壮烈。她们中,有的为了一句承诺,守望终生;有的未来得及留下姓名便战死沙场;有的乞讨度日但坚守信念,千里迢迢寻找部队……  相似文献   

14.
马广志 《当代老年》2008,(11):29-29
最早创建的红四军,便是朱德、毛泽东两军会师后,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红四军。这是红军史上第一个“红四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  相似文献   

15.
肖淼 《当代老年》2006,(10):32-33
湘江战役,在军史、党史上可谓是血流成河的惨烈之战。从军史角度而言,这是人民军队创建以来受创最重、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血的教训,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从党史角度来说,它以残酷的事实表明博古、李德错误路线的领导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同时也为召开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的历史轨迹姚涤新今年,是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60周年。回顾当年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必将激励我们继往开来,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红一方面军长征1934年10月10日,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7.
将星闪耀长征路──红军长征中的湘籍将领侧记夏远生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丽史册上,数以千百计的湘籍红军将领战功赫赫,英名永存。这里撷取若干闪光的情节片断,谨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长征先遣屡建成奇功拉开长征序幕的是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多年了,建国也50年了,健在的老红军战士已经不多。可是,在北京,还居住着一对健健旺旺的红军亲兄弟,堪称稀奇。受《老年人》杂志之托,我去采访了这对高龄老红军兄弟。没想到他们是我的赣南同乡,交谈起来格外亲切。同年读私塾同年当红军哥...  相似文献   

19.
余果 《老年世界》2006,(21):4-7
每一个走进老红军王定国位于北京亚运村的家的人,都会被墙上到处挂着的老人的书法绘画作品所吸引——“记腊子口”八年抗战忆延安“红军西进歌”等书法作品展示了老人独创的笔锋。绘画作品“强渡嘉陵江”“雄鸡一唱天下白”及“红军不怕远征难”等,是老人对红军、对长征的深情礼赞。作为现在在世年纪最长的女红军,王定国的长征情结不仅蕴结于心中,更倾注于笔端。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做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罗海藩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既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这一工作.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创办了红军医院,收治和救护了一大批红军干部战士,以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