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当代老年》2008,(1):4-4
一张一米多长的办公桌,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近日,64岁的福州市民陈传建笑呵呵地把它推到3楼的阳台外墙边,麻利地掀开桌面的木板,露出桌内藏着一个可以折叠的钢铁支架。老陈介绍,这叫“高楼逃生桌”,特别适合在写字楼内使用。老陈说,十多年前他得知马尾一起高楼大火烧死了数十人,便有了研制高楼火灾逃生器的想法,一直潜心钻研到如今,这台构思精巧的“逃生桌”终于成型。  相似文献   

2.
刘佳 《老人世界》2014,(1):50-51
中国人向来希望热闹的氛围,特别是在新年与春节期间,人们总是喜欢做上一桌大鱼大肉,来增添节日的喜庆,犒劳一下一年的辛劳。而无酒不成宴,无肉不成席,便成了年节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3.
厨趣     
无须竞选,家中的“特级厨师”自然非我莫属。那原因,除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之外,则在于我确能做几道挺像样的菜。每逢客人莅临,需要设宴招待,我便在厨中一展身手,噼里啪啦舞铲弄勺,居然能够四盘八碗地摆满一桌,令客人抚掌惊呼、口角流涎,临末自然少不了一句“味道好极了”之类的赞语。于是,我的烹饪技术便在家中得到了认同。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日记     
王大庆 《老年世界》2007,(23):15-15
母亲文化不高,仅读过5年私塾,却爱好写日记。每天晚上,母亲收拾好桌碗后,便戴起老花眼镜,蜷伏在桌边,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简练质朴的文字记录在她的日记中。从母亲退休的那年起,她老人家就开始写日记,每年厚厚的一大本,至今已写了30本。  相似文献   

5.
据俄罗斯报载,莫斯科出了“桌虫”。所谓“桌虫”便是指一些成群结队、携妻带儿、大摇大摆混入外交招待会或酒会吃喝一通的家伙。某年,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准备庆祝天皇寿辰。大量请柬竞不翼而飞。为此,使馆只好重印。活动当天,不料手持原来请柬的“桌虫”们蜂拥而至,令日本人大惑不解。一家俄国报纸载文披露,抖出此事的作者还险些遭受殴打。  相似文献   

6.
被忘却的最后一支舞文/叶倾城我是在舞厅的大堂里遇到她的。雪,红酒,烛光,女伴的发香,幽扬的钢琴曲,无以名状的节日气氛,这是圣诞夜,舞厅里人潮汹涌,我却一眼便看到了她。她是和朋友一起来的,一桌红男绿女,唯有她,黑衣黑裙,颈间的珠链谈如一挂水迹。笑着,长...  相似文献   

7.
我和弟弟迈克是孪生兄弟,他虽然从比我晚出生5分钟,但他在生活上的智商却比我小至少5年。从幼稚园到大学,几乎都是我在照顾他。小时候,父母给他的零花钱常常被他的同桌骗去买比萨饼吃。于是,在我的一再要求下,老师终于同意我跟迈克同桌,因为有我在迈克身边,迈克原来的同桌便再也没有骗过他的零花钱。  相似文献   

8.
刘继荣 《老年世界》2008,(19):22-23
在德克士餐厅里,儿子问我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他说:“你看,那些爷爷奶奶,他们根本不吃,只是买给身边的孩子吃。”我一桌一桌地看过去,真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女性天地》2010,(9):60-60
中秋正值花好月圆之时,在这个象征团团圆圆的时刻,在家花点时间筹备一桌团圆饭,月亮初上之时,一家人围坐一桌,品馔浅酌,多么温馨幸福。下面,小编向大家推荐几款美食绝招,大家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0.
开心5分钟     
都漂亮 妻子给我发来两张穿着不同衣服的自拍照,问我:"哪个漂亮?" 我机智地回答:"都漂亮." 妻子开心地说:"那我两件衣服都买啦!" 观众席 跟朋友出去吃饭,坐下来点好餐后等了很久,隔壁桌比我们晚来都吃完了,我们的菜还没上. 朋友按耐不住了,便问服务员:"你好,我想问一下,我们这桌是观众席吗?"  相似文献   

11.
洪伍 《当代老年》2008,(12):9-9
我两房儿媳加孙子孙女再加上我们老两口,坐下来不请不约正好一桌(8人)。每顿开饭,孩子们都拣几样我和老伴喜爱吃的、有利老人健康的菜肴摆在我们这一边。遇有难得尝鲜的菜,我们顾及孩子不大伸筷子,他们抢着往我们碗里夹。哪碗菜烧得稍多了点,他们怕我们舍不得倒掉,吃剩菜影响健康,便主动多伸伸筷子,大家齐动嘴,“三下五除二”,这难题也就“解决”了。听儿媳曾教育孩子说:要看菜吃饭,关顾老人,筷子头上可有孝心哩。  相似文献   

12.
官员如是说     
当我还是科员的时候,有一次,一家下属单位的领导来处里“跑”项目。眼瞅着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自然免不了在外吃一桌便饭。酒桌上,大家都很客气地相互恭维,斯文得很。也谈工作,也谈笑话。然而,在我们纷纷离桌的时候,我的口袋里被塞进了一个信封。我立即意识到什么事发生了,于是我奋力往出拿,又塞给了那个还没记清楚名字的领导,甩开膀子,大步流星地往前走。过了一会儿,同处的人回来了,比我早来一年的小马把一个信封放在我的桌  相似文献   

13.
    
我和一位同事在校长室和陈秘书聊天。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陈秘书礼貌地说声“对不起”,便拿起了听筒。是外线。找隔壁办公室的一位老师。陈秘书回答说:“请稍等,我去叫一下。”’便把听筒放在了桌上。就在这时,他做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深深地吸引了我。──他放下听筒,就顺手拿起桌角上的一串钥匙,动作麻利地镇上了抽屉。然后他就出去了。他的脸上一直带着笑意。顺便说一句,我们来校长室是为了找校长。我们和陈秘书谈天是因为校长不在。现在,桌上剩下的是一叠稿纸,一张表格,一支笔,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应该在抽屉…  相似文献   

14.
人生的味道     
秋文 《金色年华》2014,(12):5-5
一桌丰盛的宴席,少不了酸甜苦辣成的各色味道。人生的味道,犹如桌宴上的美味佳肴,缺少了任何一种,都不能称其为完美的人生。回味走过的人生之路,每时每刻品尝到的不恰恰就是这五味俱全的味道吗?试想,走过的人生,谁没有过心酸的日子?谁都有过不如意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郭源  金声 《老人世界》2008,(1):9-11
指婴为婚结秦晋.十八年后她却成了没有新郎的新娘 故事追溯到1920年春节,河南省社旗县农民朱世贵来到方城县券桥乡拜访朋友王耀亭。午饭时,他见耀亭不到两岁的儿子王化玖聪明伶俐,讨人喜爱,就自然想起了刚满周岁的女儿朱宝莹。为了加深两家的感情,他提出欲将女儿许配给王化玖的想法。耀亭一听,连声称好。双方经过协商,按约定时间抱着幼小的儿女见了一面,吃了一桌酒席,便结为秦晋之好,按照当地风俗叫做娃娃亲。  相似文献   

16.
北京后海的羊房胡同里,有一家特殊的菜馆,叫厉家菜馆。一家门脸不显眼的小院里,“厉家菜”的招牌挂在墙上,题字的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很小的一个地方,大概就能摆那么三四桌,一天就做这么三四桌菜,而且只做晚饭。到厉家菜馆,你不能点菜,也没有菜单,老板说做什么,你就吃什么。  相似文献   

17.
当罗吉走入我家的时候,我才13岁罗吉那时刚上大学,他比我整整大了五岁.罗吉的妈妈和我的妈妈是中学好友。当罗吉考上这座城市的某所大学时.远在外地的乔阿姨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给妈妈打来电话让她多多关照自己远离家乡的儿子这以后.罗吉便成为我们家的常客他时常在星期天来我们家吃饭,妈妈总会在罗吉来时做上一桌丰盛的菜肴来款待他罗吉是那种健康俊朗的男孩子,他懂事聪慧.很快便博得我爸妈的欢心,他们对罗吉的有爱溢于言表倒是我这个才上初中一年级的黄毛丫头受到了冷落─—因他的到来让本来受宠的我品尝到了被疏忽的滋味但由于…  相似文献   

18.
二十多年前,我做为一名煤矿业余作者,去省城沈阳参加笔会时,便听一位名作家说,上海人非常精细,他去那里改稿,作品发表后,寄来稿酬,汇款附言上注明,扣除多少本稿纸钱。我们这些有钱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没钱便喝白水就咸菜啃苞米面窝头的东北文人,特别是我这类准文人,听得目瞪口呆。我们没有什么钱,但我们有大方。在矿区小酒馆,常见三五个伙计凑一桌喝酒,你敬我,我敬你,你要打倒我,我要灭你,一盅又一盅,一瓶又一瓶。酒馆的门始终敞开,见有人路过,即使不认识,也吆喝他进来喝酒。于是,过路汉子不赶路了,不去办事了,钻进酒馆同饮。如果你不给面儿,想扬长而去,屋里的人便会跌跌撞撞扑出去,像逮逃犯一般,硬把你拽进来——添菜,续酒,彼此抢着掏兜儿。我的钱没了,就去掏你的兜儿,直喝到所有的挎兜空空荡荡,东倒西歪地趴一桌子,躺一地人,才拉倒。  相似文献   

19.
秋天的树叶     
蔡鑫 《华夏少年》2007,(11):43-44
盼望着,盼望着,秋天桌了,天高了,云更白了。在蓝天白云下,除了累累硕果,还有那绚丽的色彩。你快瞧,这树叶的深绿、翠绿、黄绿、橙黄、金黄、火红……真是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20.
《伴侣(A版)》2014,(8):14-14
婚庆开销近20年间涨速惊人,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选择在五星级酒店举办婚宴,一桌酒席的售价也是令人咂舌,加上司仪、鲜花、现场布置等费用,花费着实不菲。那么结婚应该谁买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